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对劲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对劲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太原城以北,汾水东岸。

汾水自北向东南流淌,在太原城北面,河水由东西向折而向南,变为南北向。

此时洪承畴率领明军各部正沿着河水向北行进,各镇将士快速赶路,不断能够见到各镇的夜不收在左近驰骋。

洪承畴派出心腹守备前去送信之后,便一直心神不宁,从太原城到山东,有数百里的路途,沿途不断有流贼兵马肆虐,万一消息走漏,不但援兵不会来,就连明军各部的虚实也会被流贼知晓。

特别是昨日,洪承畴收到督标营夜不收的禀报,在太原城东面发现了小股流贼骁骑的踪影,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非常精悍,绝不是普通的斥候兵马。

这个消息让洪承畴非常的警觉,当即召集各镇总兵官议事,决定率军北上,先夹击流贼右营兵马,回合山西镇、大同镇兵马,然后就地获取钱粮补给后,再整顿兵马南下应敌。

由此,明军各部才急匆匆的从太原城中出发,临走之前还将城中一切可以吃紧肚子的东西都带上了,致使城中百姓哭号震天。

大军向北行进两天后,各部夜不收纷纷传回消息,在大军周边陆续出现了流贼的斥候。

这些流贼斥候非常的嚣张,根本不顾十一万明军的威势,一路尾随而来,甚至还胆敢策马冲到近前,观察行进中的明军军阵,让洪承畴怒不可遏,当即命吴三桂率部出击,驱散流贼斥候。

可是即便如

此,明军各部依然没有摆脱流贼斥候的纠缠,反而明军周围的流贼兵马越来越多,到了离开太原城的第四天,开始有大队流贼兵马出现,多则上千、少则数百,竟然全都是精悍的流贼骁骑,开始跟着明军各部一路向北,期间不断对明军将士进行骚扰。

洪承畴见状心中大惊,急忙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固守。

中军大帐内,洪承畴与各镇总兵官举行军议,但是众人都不说话,就连洪承畴也是眉头紧锁,脸色非常的凝重。

密云镇总兵官唐通眼神闪躲,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前屯卫总兵官王廷臣不断与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交换着眼神,二人这一路上走得很近,言语之间也颇多退兵之意。

援剿总兵左光先则是盯着洪承畴身旁的笔架,不知道是在走神,还是在品评那几支毛笔。

至于宁远镇总兵官吴三桂,此时则与洪承畴一样,面色凝重,眉头紧锁,始终在低头思索着。

许久之后,洪承畴开口说道:“以本督对流贼兵马的熟知,此番我军周边的贼寇,绝不是小股散兵,而是流贼主力的前驱。看样子,李自成是暗中将主力大军从河南一带调来了,此贼是想突袭我军,以便彻底消灭朝廷的精锐兵马。”

“诸位!”

洪承畴突然提高了音量,说道:“今日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本督不管诸位心中如何作想,都要尽心与本督一道,

抗击流贼大军,唯有如此,我等才有出路!”

随后洪承畴的目光扫向唐通,冷声说道:“此番如果有谁动摇军心、妄想撤军,别怪本督翻脸无情!即便朝廷没有派驻监军在侧,本督也有尚方宝剑在手,可以先斩后奏!”

唐通顿时觉得脖子一凉,随即慷慨激昂的大声吼道:“我等愿誓死追随督臣,剿灭贼寇,保境安民!”

其余几人也纷纷振臂高呼,此刻所有人都在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是心中如何想,就只有自己本人知道了。

洪承畴说道:“好!如此军心可用。当年卢象升率部前往巨鹿,以残部迎战数万清军精锐,一战成名,还打出了一个山东总督刘衍。今日我军的境况与当初的卢象升部颇为相似,只要诸位与本督同心同德,一举重创贼寇大军,诸位之中难保不会出现下一个刘衍!”

此话一出,吴三桂的眼中荡起一丝波澜,不过却是一闪而过。

这时,左光先问道:“督臣,我等自当与督臣共进退,只是如今各部粮草已经断顿了,将士们已经两、三天没饭吃,再这样下去,我等也约束不了兵马啊?”

唐通急忙说道:“督臣,不如我军前往附近城池催要钱粮?”

众人都知道,现在的山西境内,除了正被围攻的大同府之外,已经没有大明朝廷的城池了,唐通的意思,分明就是纵兵劫掠地方,以补充军用。

可是没人反驳,反而都期

盼的看向洪承畴。

洪承畴面色纠结,自己身为大明内阁首辅、大军统帅,自然对这种流贼一般的做法深恶痛绝,可是残酷的现实却让洪承畴无法拒绝,沉默了片刻之后,只好说道:“大军全速北上前往忻州,忻州富庶,应该还有钱粮留存。”

“大军抵达忻州之后就地驻守,同时派夜不收向北侦查,联络大同镇总兵官王朴、山西镇总兵官李辅明。”

“遵命!”

明军各部原地休整了两个时辰,随后洪承畴不敢在旷野之中扎营过夜,督促着各镇兵马继续北上行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此时天色渐晚,从四面八方策马而来的流贼骑兵却越来越多,甚至到了黄昏时分,洪承畴听闻为大军断后的宁远镇奏报,已经可以远远望见流贼步卒大军的踪迹,那几乎遮天蔽日的尘土狼烟,让军中最为精锐的宁远镇将士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甚至吴三桂连杀十几人,才弹压住躁动的军心。

“流贼有多少兵马?”

洪承畴此时已经放弃了马车,而是与督标营将士一起策马行进,连续高强度的行军,让洪承畴很是吃不消,却只能咬牙坚持。

一旁,前来禀报消息的一名宁远镇游击将军说道:“启禀督臣,流贼兵马无边无际,无法估算具体兵力。只是我部夜不收回报,发现了流贼中营、左营、前营、后营、火器营的战旗,甚至还发现了李自成大顺王的大纛!”

听到这里,洪承畴

的脸色顿时红润了起来,甚至呈现出一种近乎病态的红色。

好半天,洪承畴才缓了一口气,挥了挥手,打发那个游击将军回去复命。

此时,洪承畴的心中早已经翻江倒海,暗道李自成真是看得起自己,竟然集中所有兵马、上百万的大军前来突袭自己,当真是下了本钱!

“怎么办?”

洪承畴此时当真希望有奇迹出现,刘衍能够率领山东的十几万精锐兵马出现在自己面前,然后如同神兵天降一般,摧枯拉朽将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荡灭,然后洪承畴与刘衍一同凯旋回京,享受万千荣耀。

可是残酷的现实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一刀刀将洪承畴的心脏刨开,用痛彻心扉的感觉告诉洪承畴,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自己现如今只能以手中的十一万饥饿兵马对抗百万贼寇!

“传令各部,加快速度,明日入夜之前,必须抵达忻州城!”

忻州东倚太行山,西临黄河,南接太原、阳泉、吕梁,北邻朔州、大同,自古便是山西重镇,城池坚固、库存丰厚,正因为如此,所以洪承畴才会选择忻州作为临时落脚点。

相传当年汉高祖刘邦北上抗击匈奴,兵困平城,脱围时大军南辙,到忻口方摆脱匈奴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忻州老城“跨西岗而城,岗占城之半,是为九龙之塬”。大明万历二十六年十

月,忻州城墙修竣后,共有四座城门,连同洞门八座,洞门城门重重相对,彼此相通。

“鸠工庀材,始建于同治七年四月,迄于同治九年十月,前后将及三年,修缮完竣。于是,雉垛斯伟,楼橹崇焕。”

忻州老城平面近似方形的多边形,城池周长九里零二十步。城垣依坡顺势蜿蜒起伏,呈曲线形。城垣内边四面均为缓坡形,遇有敌情,军民蜂拥而至城墙端。城垣西北角为钝角,东南角的城垣高度最低,这是“天不满西北,地不平东南”在城市建筑上的体现。

忻州城的北门为“拱辰门”,南门为“景贤门”,东门为“永丰门”,西门为“新兴门”。

洪承畴率领明军各部日夜赶路,赶到忻州南面景贤门的时候,各镇兵马已经疲惫不堪,上到各镇的总兵官,下到普通的明军士兵,在连日饥渴行军,同时还要警惕流贼突袭的情况下,早已经没有了出发时候的意气风发,此时就如同一支庞大的乞丐队伍,哪里还有官军的样子。

洪承畴望着巍峨的城池,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不知道是流贼大军集结速度太慢,还是官军各部的行进速度太快,此时流贼各部还没有合围上来,这让洪承畴心中既高兴,又紧张。

同时,忻州的情况也比洪承畴预想的要好,城池虽然被流贼攻陷,可是流贼兵马似乎只是劫掠了一番就撤走了,并没有派兵驻守。此

时城中经过官军先头兵马的搜查,并没有发现流贼的守军,各处的府库之中竟然还存留一些粮草,虽然不多,但也能让各部将士吃上几顿饱饭了。

进入城中,洪承畴先是派督标营的兵马张贴安民告示,然后命左光先部接管城防,其余各镇兵马抓紧时间休整。

另外,洪承畴还派人在城中搜罗粮食,并且征召青壮男丁备用。

如此,忻州城内顿时乱成一团,原本洪承畴下达的命令是按照十税四的比例搜罗百姓手中的存粮。

可是各镇兵马在执行的时候,却根本不理会这些条条框框,城中百姓在流贼兵马劫掠的时候,就千方百计的藏粮食,现在面对官军,却又要被全部抢走,如何肯罢休,于是纷纷闹僵起来。

洪承畴闻讯大惊,急忙斩杀了几个闹得过分的兵卒,又关押了几个领头闹事的百姓,这才暂时平息了事态。

可是第二日一大早,洪承畴便接到左光先的急报:流贼主力抵达城外,正在部署围城!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