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寒心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九十三章 寒心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朝会之后,陈演和魏藻德便来到了御书房,此时崇祯帝已经换了一身道袍,非常疲惫的坐在了一张黄花梨的圈椅上。王承恩端来了一杯热茶放在崇祯帝手边,然后便站在了后面。

崇祯帝揉了揉太阳穴,看向陈演和魏藻德,说道:“说说吧,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将刘衍调往别处?又有什么样的人选,可以接替刘衍掌管山东新军和驻防军?”

陈演和魏藻德对视一眼,二人想不到刚才在朝中的一番争论之言,却被崇祯帝信以为真,现在真的过来询问具体对策了,二人顿时哑口无言,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

崇祯帝正等着二人的办法,一会儿之后崇祯帝便差异的看了过去,问道:“你们刚才在朝堂上不是还振振有词吗,现在怎么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魏藻德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与陈阁老也不好独言,是不是再召集群臣商议一下?”

魏藻德的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可不想承担这件事的责任,有事还是朝野大议,大家一起扛。

陈演更是点头不说话,直接当起了“沉默者”。

刚才在乾清宫上,崇祯帝听到魏藻德和陈演的话,还觉得与自己的想法颇为契合,认为他们二人一定有不同寻常的见解,既可以平复现在的紧张局面,又可以解决刘衍这个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

可是现实却让崇祯帝再次失望了,随即将手边的一摞

奏折砸了过去,怒吼道:“滚出去!都是无用之臣,朕养你们何用!”

魏藻德和陈演狼狈的退出了御书房,随即二人便结伴朝着宫门走去,一路上还在小声说着什么。

御书房内,崇祯帝双眼赤红的喘着气,心中这股怒火依然没有消散。

王承恩轻声说道:“皇爷,不如让陈新甲去一趟刘衍军中,或是先将赏赐和抚恤的钱粮送过去,也好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朕不需要什么台阶!”

崇祯帝说道:“朕是大明的皇帝,岂能被一个总督挟持!”

“陛下!老仆还是觉得刚才在大殿上,陈新甲的一句话说的对: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剿灭李自成、解救洪承畴!只要洪承畴平安回到朝中,陛下便可以用洪承畴去对付刘衍,而不用亲自上阵了。”

崇祯帝思索片刻,说道:“朕要再想想,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平稳的拿掉刘衍山东总督的职务,将其调往别处!”

王承恩此时恨不得将魏藻德、陈演生吞活剥了,这两个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已经败坏的局势越发的不可收拾。

“朕要睡一会儿,朕,乏了!”

此时的崇祯帝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固执的性格、败坏的局势,让崇祯帝感到身心疲惫。

“是。”

王承恩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御书房,站在寒风中思前想后,随后叫来了一名心腹小太监,附在其耳边说了一阵,便低声问道:“记下了吗?”

“干爹放心,儿子记住了!”

“嗯。”

王承恩随即换了语气,用极其严厉的语气说道:“把话带到了,就先回老家带上一年,沿途不要停留,也不要回京,到时候杂家会派人去你老家接你。如果让杂家知道你到了外面乱嚼舌根子,或者到处乱窜,可别怪杂家不念及咱们爷们的父子之情!”

那小太监急忙跪在地上,磕头说道:“哎呀,干爹哪里话,儿子这条命都是干爹的,当真是半点差错都不敢有,否则天打五雷轰!”

“嗯,去办差吧!”

王承恩看着急匆匆离开的小太监,又招手将不远处的随行锦衣卫叫到跟前,指着那个小太监说道:“等他办完了差事,送他回老家!”

那锦衣卫眼神中透出一缕杀气,点了点头,一言不发的朝着宫外走去了。

当天晚上,德胜门外,新军亲卫营大营。

“哎呀!刘督臣,别打了,杂家说的都是真话,这等大事,杂家怎敢胡言乱语啊!”

此时被王承恩派出来的小太监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趴在地上站不起来了,脸上、身上满是鲜血。

刘衍眉头紧锁,这个小太监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崇祯帝要免去自己山东总督之职,将自己调往别处,这就等于要拿掉自己这些年以来的一切!

刘衍想不明白,崇祯帝不愿意大军进城还能说得过去,毕竟此时大明各地都不愿意外军进城,更何况的北京城。

但是如今

崇祯帝还要仰仗自己率军击败李自成、救出洪承畴,在这个时候要拿掉自己,夺了自己的兵权和根基,这他妈的是什么骚操作?崇祯帝是不是嫌亡国的速度太慢了,想给大明帝国丧钟的敲响提提速?

所以这个自称是王承恩派来的小太监禀报完毕,刘衍第一个反应就是:丫是肯定是李自成派来的奸细,要离间自己与朝廷的关系!

于是便有了苗绍、陈勋、许铭三人暴打小太监的场面,可是三人几乎将那小太监打成残废,小太监也依然没有改口,刘衍便挥了挥手,说道:“给些银子,让他走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还不快滚!”

“是,杂家这就滚!”

那小太监挣扎着起身,狼狈的逃出了大帐,随即苗绍便问道:“督臣,这个太监不能留啊,那是个隐患,不如杀了!”

刘衍说道:“王承恩是个人精,他会善后的,自有人灭口,不用咱们动手。”

陈勋担忧的说道:“督臣,陛下要免去督臣山东总督的职务,这算哪门子事啊!督臣准备怎么办?”

许铭想的更深一层,说道:“是不是督臣不准备返回山东的事情,被陛下看透了?”

其余王越、汪博、张义、荀景云、钱樰、沈拓等人也全都在场,众人对此也非常的担忧。

而刘衍则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崇祯帝虽然也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其性格缺陷太严重了,又太信赖那些东林党人,对于权谋方面并没有

高深的造诣。

如果是嘉靖、万历那样几乎是万年老狐狸的存在,刘衍自然会如履薄冰,可是崇祯帝与这两位“先帝”相比,就是一个小白,至少在帝王权术上,根本不是一个层面。

倒不是刘衍看不起崇祯帝,而是现在刘衍只是就事论事,并没表露出任何准备率军驻扎北京的企图,崇祯帝定然是看不出刘衍下一步计划的。

“也许,咱们的陛下是被朝中那些文官灌输了太多的东西,认为武将就应该听令,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反抗,否则就是欺君罔上,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打压!”

刘衍苦笑着说道:“陛下是把我当成曹操,甚至是董卓了!”

苗绍不以为意的说道:“我看咱们这位陛下虽然励精图治,可却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结果就是越忙越乱,越勤政国朝败亡的就越快!督臣也不必拘泥于虚名,该干什么就放手去干,反正有咱们十几万将士追随,有何可惧!”

陈勋、许铭、王越等人也是纷纷赞同,就连一向古板的荀景云,此时也是微微点头。

刘衍点了点头,但是心中依然很不舒服,甚至很寒心。自己率领新军将士浴血奋战,可以说已经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至少暂时已经解决了满清入关的威胁。

可就算是这样的巨大功劳,崇祯帝依然秉承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依然听从朝中那些文官的荒谬论调,将自己与大军将士当成威胁皇权

的首要存在,如何不让人寒心?

后世史学家都认为,崇祯帝是最不像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他勤政爱民、勤俭节约、痛恨**、对外强硬,可以说聚集了一个明君应有的所有属性。

但是崇祯帝也有着固执、刻薄、寡恩的性格,而且最为严重的是,崇祯帝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治理国家,在国政中偏听偏信,将文官,具体点是东林党这样的清流当成忠良,一上来就铲除了魏忠贤,裁撤东厂、西厂,自废耳目、破坏朝局平衡,让东林党一家独大,形成所谓的“众正盈朝”的局面。

也就是这样的局面,让魏忠贤时代还能够维持的辽东局势、西北局势,几乎是瞬间土崩瓦解,让大明进入到辽东大片国土沦丧、西北百万流寇肆虐的境地!

所以此时刘衍非常赞同苗绍的话,崇祯帝有一颗挽救大明的心,却没有挽救大明的能力,所以越忙越乱。

如果此时是承平时节,也许崇祯帝会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或者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过渡君王。

可是崇祯帝的运气太差了,不但遇到了明末这个大乱世,还遇上了东林党这些奇葩臣子,遇到了满清这个运气爆棚的“捡漏”王,遇到了李自成这个千年难出一个的搅屎棍,遇到了吴三桂这个足以排到历史前三的大汉奸,也真是可悲可叹了!

此时刘衍盯着大帐内铺在桌子上的舆图,终于下定了决心,对

苗绍、许铭、陈勋等众人说道:“咱们一路从大盘墩走来,其中的艰辛有多少,大家心中都有数,如今咱们到了最难的关口,将来何去何从,本督现在要做一个决断了!”

苗绍、许铭、陈勋、荀景云等人纷纷抱拳,大声说道:“属下愿随督臣刀山火海,一往无前!”

“好!”

刘衍大声说道:“如今大明就好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勇士,非一剂猛药不能救治,而本督与诸位便是这味猛药,咱们在山东推行的新政,便是这味猛药!”

“想让大明将这味猛药喝下去,就需要咱们兵行险着,甚至是以身犯险了,不知道诸位可愿助我?”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