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献计献策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九十九章 献计献策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次日,洪承畴冒着寒风小雪出城,来到新军左营,吴三桂闻讯急忙出来迎接。

“呵呵,长伯啊,营中将士整编如何了?”

吴三桂指着周围正在出操的兵马,说道:“营中将士已经整编完毕了,只是兵备和钱粮缺了不少。”

“嗯,这也是难免的。”

二人边说边走,来到了中军大帐内,洪承畴说道:“昨晚我又仔细想了想长伯的话,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我想去见一见大顺王,向其献策。想了想,还是先跟长伯通个气为好,以免大顺王再询问你的时候,咱们说的不一致。”

吴三桂稍稍压低了声音,问道:“大人想献什么计策?”

洪承畴说道:“如今的天下,大明已经行将就木,没有什么威胁了,唯一能够阻挡大顺问鼎天下的,也只有刘衍而已。既然你我已经没有了退路,那就陪着李自成一条路走到底,只要李自成能够坐上北京城的金銮殿,那你我也不失为开国功臣。”

“只是想要击败刘衍,谈何容易啊,至少以现在大顺军的实力是不行的。”

洪承畴说道:“昨天我也跟李岩、顾君恩谈了谈,从中知道,大顺军各营太过依靠兵力优势了,对于各营兵马的操练、选拔,兵备的武装等,都不是很看重,各营都有自己的操练办法,甚至各营之间的装备都千差万别。所以我准备向大顺王献策:以各营兵马严加操练,并且仿效刘衍

的新军,进行正规化整编,并且在各营之中也筹建火器兵,如此才能与刘衍有一战之力。”

吴三桂非常赞同,说道:“大人此议非常好,我一定全力支持。”

洪承畴笑着说道:“那好,我现在就动身去见大顺王,长伯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是。”

洪承畴乘车来到忻州知府衙门,此时外面的匾额已经更换,换上了一面“大顺行宫”的牌匾。

洪承畴下车进入门房等候,一番通报后,洪承畴便被领到了前院正堂。

“臣拜见陛下!”

洪承畴郑重的叩拜行礼,李自成见状心中欢喜,果然没有了后路,洪承畴态度大变,做起事情来也踏实了很多。

“洪先生不要多礼,坐。”

“谢陛下。”

落座之后,李自成笑着问道:“洪先生今日有何指教?”

洪承畴说道:“启禀陛下,此前李先生做的各营整编方略,臣以为还有需要补充之处,特意前来向陛下禀报。”

“哦?”

李自成思索了一下,随即命人去请李岩和顾君恩,待到二人匆匆赶到之后,李自成便说道:“好了,请洪先生赐教。”

李岩、顾君恩听闻洪承畴有补充的意见,也很好奇,纷纷看向洪承畴。

洪承畴说道:“陛下,臣以为我大顺军此番整编,是以刘衍部为首敌。刘衍部之所以强悍,一是火器犀利,二是全军披甲、防御十足,三是操练严苛、士卒战力强悍,四是钱粮充足、足兵足

饷。”

“我大顺将士要想击败刘衍部,就要从这四点入手进行整顿:一,我大顺军各营除了火器营之外,其余各营也营装备一定的火器,最大程度的缩小我军与刘衍部的火力差距。二,各营骁骑、甲兵应全部披甲,如甲胄不足,也应以盾牌为补充。三,各营操练不能各行其是,而是以刘衍部新军为样版,统一实行严苛的操练,骁骑、甲兵如此,各营死兵同样要参加操练,绝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以人海战术拼伤亡。四,应将各地城池中的府库、各地商贾、士绅处搜集钱粮,供应各营将士,让百万将士安心操练。”

此时李岩和顾君恩都是不断点头,洪承畴的建议与二人非常契合。而李自成也是面露喜色,洪承畴果然不愧是当过蓟辽总督、大明内阁首辅之人,看问题就是一针见血,直接点明了大顺军与刘衍部的差距所在。

洪承畴说完之后,李岩却想到了一个问题,说道:“洪先生所言句句在理,如果将洪先生的献策推行实施,那我大顺各营兵马的战力,定然会大大提升。只是现在时间上是一个大问题,刘衍会给咱们充足的时间操练兵马、调集钱粮吗?”

顾君恩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现在我大顺虽然占据了河南、山西、陕西各地,但是北面大同镇还有王朴、李辅明两支兵马威胁着,南面江南各省也有不少明军驻扎,各地百姓

困苦不堪,在这个时候大肆搜集钱粮供应大军,我担心会生变啊?”

李自成看向洪承畴,说道:“洪先生有何办法解决?”

洪承畴说道:“李先生所提时间问题不足为虑,因为我大顺将士需要时间整编,刘衍同样需要时间。”

“为何?”

李自成、李岩、顾君恩几乎同时发问。

洪承畴说道:“以我对明廷的了解,刘衍率部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朝中东林党人肯定会对其进行打压,双方肯定会因为封赏问题僵持不下。再加上明廷财源枯竭,根本没有钱粮供应刘衍部十几万大军出征,所以短时间内,刘衍是不会出兵来攻的。如果陛下还是不放心,可以多派斥候向北直隶、山东各处探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嗯,此事顾先生抓着点,多派各营斥候去探查。”

顾君恩领命。

随后洪承畴继续说道:“此外就是北面的王朴、李辅明两部兵马,此二人都是首鼠两端之辈,臣可以修书一封,让他们二人率部归降,如此则山西全境便具为大顺所有。”

“好!”

李自成笑着说道:“如果王朴、李辅明愿意归降,孤就封他们二人为果毅将军,连同其二人兵马一起,划归新军左营,由制将军吴三桂统领。”

“是。”

洪承畴说道:“至于各地百姓困苦之事,这是没办法的,只能再让百姓苦一苦,只要我大顺百万雄狮整编操练完毕,击败了刘衍部,便可以为天下百姓

赢得至少十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到时候天下百姓也就能喘口气了。”

顾君恩和李岩对洪承畴的见解非常佩服,纷纷向李自成附议。

“既然如此,那各营的操练之法,就由洪先生拟定,尽快在各营推广。”

“是。”

“各地兵备、火器、钱粮的调运,李先生负责。监视刘衍部动向的事情,顾先生负责。”

“是。”

此后流贼各营开始声势浩大的整编、操练,百万流贼大军按照洪承畴编写的操练方略进行训练,李自成也下定了决心,命刘宗敏、李过、李来亨等各营将领严加督促,李自成自己甚至每天都要到各营随即巡视,发现不认真操练、没有按照洪承畴的方略操练的,或者是疏于管理的,全部都要严加惩处,一连十几天的时间,李自成已经因为操练不严的问题,斩杀了四十多人,一时间全军肃然。

洪承畴写了两封亲笔信,然后派人快马送往大同镇,没过几天王朴和李辅明便收到了洪承畴的亲笔信。

“怎么办?”

李辅明面露恐惧的问道:“现在就连洪阁老都投降李自成了,十一万九边精锐一战覆灭,李自成的百万大军随时都会冲进北直隶,大明已经完了,咱们不如也投降了吧?”

王朴咬着牙说道:“前几日你我不是接到朝廷的塘报,刘衍已经被封鲁国公,有刘衍在,难道还挡不住李自成的兵马吗?”

“可是派出去的夜不收也

传来消息,刘衍现在多半已经与朝廷闹掰了,他的新军封锁了北直隶各处关口,咱们的夜不收都进不去,说不好刘衍是想行废立之事,这天下已经大乱了!”

“更何况……”

李辅明神色惨然的说道:“之前你我没有及时率军前往潼关,刘衍与曹变蛟、杨国柱交情深厚,与那孙传庭据说也神交已久,这笔债,刘衍多半会记在你我的身上,塘报上不是写了,马科已经被刘衍派人杀了吗!”

王朴心中一寒,只觉得自己现在是走投无路,随即说道:“也罢,那咱们就投降李自成吧,有洪承畴在,有吴三桂在,咱们也算是一体的,多少还能有个照应。”

李辅明说道:“好,那咱们就给洪承畴回书吧。”

快马南下,当洪承畴拿到了王朴、李辅明的回书后,顿时大笑起来,急忙带着回书来到“行宫”。

“陛下,事情成了!”

李自成看着回书,笑着说道:“好!洪先生出手果然不同凡响,孤就派洪先生带人去接收王朴、李辅明两部。”

“臣领命!”

崇祯十六年正月初,洪承畴率领老营一千骁骑来到大同城下,王朴和李辅明带着一众部将出城迎接,随即众人进入城内。

“呵呵,咱们也是老熟人了,都坐吧。”

洪承畴坐在正位上,王朴和李辅明恭敬的坐在下首。

洪承畴看着二人的样子,笑着说道:“二位将军能够及时来投,大顺王非常高兴

已经下令,封王总兵为新军左营左果毅将军,封李总兵为新军左营右果毅将军,二位麾下将士也一并整编进新军左营之中。”

“新军左营的制将军便是吴三桂,到时候咱们又能在一起干事情了,一定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

王朴和李辅明彻底放下心来,纷纷行礼感谢。

次日,洪承畴带着王朴、李辅明,以及二人麾下的一万多明军离开了大同城,赶到忻州与流贼大军汇合。

李自成在城中“行宫”设宴,为王朴、李辅明接风洗尘,随即下令将二人兵马整编进新军左营之中,全部充当营中骁骑和甲兵。

各营将领见又有两个大明总兵官来投,众人心中欢喜,酒宴的气氛也越发的热烈起来。

只有陈永福、陈德父子神情淡然,并没有太高兴。

在进攻忻州的战斗中,陈永福击杀了刘肇基,这可是大功一件,李自成只是赏赐了一些钱财,便再没有什么说法了。这次整编,新军右营也是兵力和将领最少的,分到的兵备也是最少的,明摆着就是李自成在故意打压自己。

“唉!”

只是陈永福明白,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默默承受这些。

酒过三巡,李自成端起酒杯,大声说道:“明日又有一批钱粮、兵备运到,由李先生负责分发,各营将士要抓紧时间操练,不得敷衍!”

“遵命!”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