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出征前的准备

明末大军阀 第五百一十六章 出征前的准备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内阁大堂上,刘衍召集内阁众人议事。

此时的内阁群臣中,民政部尚书赵民、财政部尚书岳明、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农事部尚书张耒、商务部尚书宋功明、卫生部尚书鲍学镇、军情部尚书吴国金、吏部尚书王炆镇都是刘衍的绝对心腹。

而参谋部尚书陈新甲也算是刘衍的人,只有礼部尚书黄锦、刑部尚书徐石麒、工部尚书宋世文三人是朝中旧臣,不过如今朝廷内有新政推行,外有大战即将开打,刘衍又将教育权从礼部分离,礼部、工部、刑部的权柄已经被最大程度的削弱,此三人已经在朝政上无法做出影响。

刘衍看着在座的众人,笑着说道:“现在朝廷钱粮丰盈,财政部已经将剿灭李自成的钱粮准备齐备,民夫已经陆续向井陉关方向运输,现在咱们就说一说大军出征前的各项事宜吧。”

众人纷纷抱拳说道:“请阁老吩咐!”

此时礼部尚书黄锦、刑部尚书徐石麒、工部尚书宋世文三人非常恭敬的坐在一旁,基本上是刘衍说什么,三人就点头称是,完全是一副“工具人”的状态,有事就好好干,没事就一言不发,可以说三人准确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刘衍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准备再对三人考察一段时间,如果三人能用,就让他们继续在各自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好了。

“首先是兵力的调配,在晋商之案前,

本公已经命驻防军第四营驻守莱州和青州,驻防军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营全部北上。”

“以驻防军第一营驻守紫荆关、居庸关两处,以驻防军第二营防守古北口、喜峰口两处,以驻防军第三营驻守山海关,将新军后营替换出来。以驻防军第五营驻守北京城,警戒朝廷内外。”

“其余新军各营以及驻防军第六营全部集结于井陉关一带待命。”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担忧的说道:“阁老,如此我军出动的兵力只有十万余人,兵力上的劣势太大了,是不是再从别处抽调一些兵马?”

刘衍摇了摇头,说道:“本公也考虑过,只是山东乃是国朝振兴的根基,不能有失,以驻防军一个营防守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而北京北方的各个关口,也必须要严防死守,以满清的侦查能力,定然能够知道国朝即将与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决战,要是北方兵力空虚,满清再率军南下捡便宜,我军就首尾难以兼顾了。”

这倒不是刘衍小题大做,而是历史上满清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遇到华夏数百年来最为虚弱的时候,遇到了李自成这个搅屎棍,遇到了吴三桂这个千年一见的大汉奸,遇到明朝内部各种奇葩的操作,运气之爆棚,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狗屎运也不为过的。

所以北方各处关隘必须严防死守,北京连同各个关口部署驻防军四个营,已经是最低限

度了。

众人听完刘衍的解释,也是面色凝重,这场仗不好打啊。

这时吴国金说道:“阁老,根据军情部搜集的各种情报显示,现在李自成正在对流贼各营进行整顿,流贼各营的战力和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几乎将西北各省的财力和物力都汇聚了起来,可见李自成的决心之大。”

陈新甲说道:“此战不如我军以防守为主,在消耗流贼的兵力和锐气之后,我军再展开反击,如何?”

刘衍摇头说道:“大战当前,参谋部岂可临战更改作战方略?我军虽然只有李自成十分之一的兵力,但是战力却远胜于流贼大军,哪怕流贼大军经过整编,也是一样的!”

众人看着刘衍信心十足的样子,心中也踏实了许多。

刘衍继续说道:“兵力的问题说完了,现在就说一说本公率军出征后,朝中的部署吧。”

“请阁老下令。”

“此战,大军钱粮补给由财政部、装备部负责,大军后备兵员的征召,由国防部负责。国防部在山东、北直隶各地开始征召新兵进行操练,以各地卫所军户为优先。如果此战迁延日久,国防部就要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运送新兵,以补充各营的兵力消耗。卫生部负责筹集大军药品的筹集、运输事宜”

“同时,征调北京城内的京营各部将士作为辅军,在后方保护运粮民夫,向前线运送钱粮等物资。”

岳明、田辉叙、荀景云、鲍学

镇四人抱拳领命。

此时陈新甲微微皱眉,刘衍这是对京营三万多将士不放心啊,顺带手将京营将士给赶了出去。

于是陈新甲说道:“阁老,不如将三万多京营将士也带到前线去,至少可以作为辅兵使用,对我军兵力也是一个补充啊。”

刘衍笑着说道:“让京营将士押运粮草,也是为大战出力啊,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陈新甲抱拳领命,心中暗道:“阁老还是对京营不放心啊!”

“此战,由参谋部负责协调兵员、物资、兵备的调运等事务,同时负责前线与朝廷的情报联络,本公虽然在前线领军作战,但是也要知晓朝中的重要事务,每三到五日送报一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陈新甲抱拳领命。

“军情部负责各种情报的传递,特别要留意满清方面的动向,同样是三到五天向本公禀报一次。”

吴国金抱拳领命。

刘衍随后看了看众人,说道:“其余各部各司其职,要以朝中稳定为先,凡是有重大事务,要以内阁会议作出决断,以参谋部尚书陈新甲为主,内阁诸位表决之后,以多数为优,经陈尚书首肯后,再向陛下禀报披红。”

众人抱拳称是。

内阁会议之后,刘衍又将驻防军第五营都指挥使、副总兵尚自立找来,说道:“本公率大军出征之后,立即对北京城实行军管,第五营不但要接管北京城的城防,还要进入皇宫进行守卫,本公要你保证在大

战期间,北京城平稳、安宁。”

尚自立抱拳领命,但是又问道:“阁老,要是运粮的京营兵马出入城池的时候,发生事端怎么办?”

刘衍笑着点头,看来驻防军各营的主将也成长起来了,能看到深层次的问题,便说道:“你只记住一点,大军出征之后,不管朝中发生什么变乱,只要守住北京城,看护住陛下和宫中皇族,就是大功一件。如果真的有人想趁着本公出征的机会搞事情,你有权不经过内阁而先斩后奏,哪怕皇亲国戚也是一样!”

尚自立闻言心中也是一凛,这是将北京城交到了自己的手中,自然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抱拳说道:“阁老放心,属下一定将北京城打造成铁桶一块,等候阁老率军凯旋!”

随后刘衍又给驻防军第一营副总兵贾洪雨、第二营副总兵**、第三营副总兵韩秦、第四营副总兵魏汉分别送去了一封亲笔信。

对于驻守北方关口和山海关的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刘衍命众人只管守卫关口,不管是南下趁火打劫的清军,还是从西面杀来的流贼小股兵马,都是两个字:死守!

以驻防军一个营一万两千余人的建制,驻守一到两个关口,还是绰绰有余的,至少守卫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个时间足够刘衍调集兵力作出应对了。

至于留守在莱州和青州的驻防军第四营副总兵魏汉,刘衍则

是命其分兵防守,以灵山卫各处为主要,重点防备流贼小股兵马的突袭。

同时,刘衍还给山东巡抚颜继祖下令,命颜继祖尽快整顿不久前重建的抚标营。

现在颜继祖的抚标营已经有七千多人的规模了,刘衍命颜继祖尽快完成整顿,这七千多人的抚标营已经接受了不少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运过去的兵备,在战力和装备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保证,在关键的时刻,应该也能算是一支奇兵了。

一切事务都部署完毕之后,五月二十日,刘衍入宫向崇祯帝辞行,率领亲卫营、炮营、骑兵营从北京城出发,大军将士浩浩荡荡的朝着北京西南方向真定府的井陉关赶去。

待到刘衍率部出征后,崇祯帝坐在御书房内怅然若失,对身边的王承恩说道:“刘衍终于率军走了,就不知朝中上下会不会有所动荡?”

王承恩也不知道崇祯帝是盼望还是担心,想了一下,便说道:“陛下,刘阁老先是对朝中的东林党进行了数次清洗,几乎将朝中的东林党人铲除一空,然后又对朝廷官制进行了改革,如今朝中内阁成员绝大部分都是刘衍的心腹,朝政已经被刘阁老彻底掌控。”

“同时,刘阁老还在北京城留下足足一个营一万多人的精锐,又以转运大军粮草为由,将京营兵马调出城去。在北京北面的各个关口,还部署了三个营、数万精锐,这一连串的部署

之下,老仆估计朝中大臣即便有人对刘阁老心怀不满,也难以掀起什么风浪的,朝中局势整体上注定是会平稳下去的。”

王承恩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朝廷大臣难以翻身,陛下也不要做无用功,先安心保住自己为上策。

崇祯帝并不是笨人,闻言也只是叹息一声,便闭上了眼睛。

五月二十五日,刘衍率军抵达井陉关,此时的井陉关已经遍布旌旗,新军各营连同驻防军第六营,以及部分京营将士齐聚这里,在关城内外联营十余里,蔚为壮观。

当日,刘衍便召集各营主将在关内的临时中军议事,正要部署具体的方略,就接到军情部的尖哨送来了紧急军情:李自成已经率领百万大军离开了忻州,浩浩荡荡的朝着真定府杀来!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