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五百五十一章 掌控北直隶

明末大军阀 第五百五十一章 掌控北直隶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六月初,行唐县。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新军、驻防军各营折损严重,有八千多将士的伤亡,所以刘衍一直率部逗留在行唐县,一方面为了补充各营损失的兵力,尽快让各营恢复战力,另一方面,刘衍还在谋划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整编新军、驻防军各营!

如今天下初定,按照刘衍的谋划,大明各地都需要仿效新军建制,建立新式的官军驻防各地。

所以刘衍计划将驻防军第一营到第六营全部整编为新军营伍,然后将所有的新军营伍统一整编为大明国防军。

在全面推行新政的同时,刘衍准备仿效后世红色掌权,在大明内部推行两套军事体系:

一个便是以新军、驻防军为主体筹建的国防军,主要用于对外作战,是大明帝国对外征战的主要力量。

另一个便是新建的各地驻防军,主要用于对内,是大明帝国驻守各地的主要兵力。

这样一来,就涉及到许多难题,首要一天就是钱粮,其次就是兵源。

于是这段时间,刘衍便在行唐县谋划这件事情,幸好有后世现成的榜样在,刘衍也整理出一份比较详细的《大明军务整编方略》,不过刘衍却并没有急着对外公开这份方略,甚至没有对陈勋、许铭、苗绍等心腹部下透露任何消息。

此时在行唐县城内,最后一批从青州府调集过来的新兵抵达了城中校场,这批新兵主要是兖州府、东昌府的青壮

全部都是从乡野百姓中,以及可用的军户之中选拔出来的,人数有一千三百余人。

加上这一千三百余人,新军各营的缺额便全部补齐了。

在校场内,陈勋看着刚刚集结完毕的新兵,苗绍正在高台上给众人讲话,然后便是各营主将派人前来选兵。

陈勋的新军前营在之前那批新兵抵达城内的时候,已经补足了缺额,所以这次选兵并没有陈勋的事情。

不过新军前营也初步完成了整顿,所以陈勋便过来看看热闹。

“苗总兵!”

苗绍回头看去,咧着嘴笑着走过来,说道:“怎么,陈总兵有和指教?”

陈勋将苗绍拉到一旁,左右看去见周围没有什么人,便低声说道:“听说没有?”

苗绍诧异的问道:“听说什么啊?”

陈勋说道:“阁老啊,这么长时间在县衙内,到底在筹划什么事情?”

苗绍哑然失笑,说道:“我说陈总兵啊,你没事就去写写信,给嫂子捎回去,也免得嫂子挂念,别老想着跟我这里套话,我也没有稍息可说啊!”

陈勋一副“鬼才信你”的表情,说道:“你少说我,你给老婆写信了?”

苗绍的妻子就是即墨营城那个棉布坊主的女儿,现在也住在济南府城内,平日里常与王芸禾走动。

苗绍大笑着说道:“放心,自打战事结束后,我已经写了好几封信了,肉麻的话说了一大堆!”

陈勋正要笑话苗绍一番,忽然听到城中响

起号角声,紧接着一名传令兵策马赶来,大声说道:“鲁国公有令:各营主将立即前往县衙参加军议!”

“得令!”

陈勋和苗绍顿时收起了笑容,纷纷招呼随行护卫,策马前往县衙。

待到县衙门口的时候,沈拓、汪博、张义、许铭、钱樰等人也陆续到了门口,众人来不及寒暄,便急匆匆的进入县衙,直接来到了正堂内。

见众人齐聚,刘衍直接说道:“本公决定:大军今日整顿一日,明日大军开拔!”

众人诧异,为何突然如此着急?

刘衍继续说道:“亲卫营、骑兵营、炮营随本公直接返回北京城驻守,前营前往宣府镇驻守,后营前往真定府一带驻守,左营前往顺天府各地驻守,右营前往永平府一带驻守,中营前往保定府一带驻守。另外调驻防军第六营前往河间府一带驻守,调驻防军第五营从北京城出发南下,驻防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一带!”

众人闻言,刘衍直接将新军、驻防军全部展开,如此一来,北直隶尽在刘衍掌控之中,再加上山东已经被刘衍打造得铁板一块了,大明最为核心的地带全都是刘衍的地盘。

“如此,阁老想要干什么?”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虽然众人都是刘衍的死忠,就算是刘衍宣布自己要取代崇祯帝,众人都会率部跟随。

只是如今刘衍突然如此部署,众人多少也有些疑惑。

刘衍不等众人开口询问

便直接说道:“本公准备对大军各地军队进行改革,所以为了防止万一,必须要保证北直隶和山东的稳定,各营将士抵达预定驻防区域后,务必尽快掌控当地的要害地带和城池,任何人胆敢反对本公的新政和军改,一律予以镇压,不论是谁!”

众人纷纷起身抱拳,大声说道:“尊领!”

次日,新军各营按照刘衍的部署,陆续从行唐县开拔,刘衍则是率领亲卫营、骑兵营和炮营一路向北,朝着北京城的方向开去。

由于有炮营的拖累,刘衍部大军一路上用了四天多的时间才北京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刘衍策马进入北京城的时候,陈新甲、王炆镇、岳明、赵民等十三尚书率领满朝文武在城南宣武门外等候。

刘衍见到众人,便翻身下马,笑着说道:“诸位都在?好啊!”

众人纷纷拱手说道:“恭贺鲁国公凯旋而回,平定李贼、安定天下,实为大明柱石,百姓之福!”

刘衍大笑起来,对众人说道:“你们真会给本公戴高帽,如今虽然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被歼灭,但是朝廷仍是多事之秋,本公还指望着诸位帮衬,继续在各道推行新政,以及随后要进行的军改!”

众人闻言大为震惊,推行新政的事情众人都知道,如今除了北直隶以外,其余各道、府、县的推广情况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南直隶以及江南各道,基本上都被抵制了。

面对如此局面,刘衍竟

然还要推行军改,这军改是要改什么?

一时间众人满腹狐疑,刘衍却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直接招呼众人说道:“好了,诸位随我进城,一同进宫面圣吧!”

“是!”

随后新军亲卫营、骑兵营、炮营开入北京城内,而驻防军第五营、第六营也已经提前接到了刘衍的命令,此时已经整装待发,同时从崇文门出城,前往各自的驻防区域。

随后刘衍率众入宫,在御书房见到了崇祯帝。

此时崇祯帝依旧是板着脸,但是气息上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冰冷。

内阁众臣再次向崇祯帝恭贺了定州大街,刘衍随后禀报道:“启奏陛下,臣已经将李自成、谷可成、夏国相、王屏藩等人的尸体带来,另外将定州大战前后的斩首也一并带回京城,陛下可选定时日,正式向天下宣布:李贼已经覆灭!”

听完了刘衍的话,崇祯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哪怕是当着刘衍的面,崇祯帝依然泪崩,嚎啕大哭了好一阵,哭声之凄惨、悲凉,即便是刘衍也是忍不住动容,这么多年积攒在心中的苦闷、恐惧等情绪,在一瞬间全部爆发了出来。

陈新甲等十三尚书此时也是纷纷泪目,对于崇祯帝哪怕不是那么的忠诚,但是在情感上也是非常同情的,崇祯帝不管能力如何,至少在勤政方面、爱民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随后御书房内安静了下来,崇祯帝控制住了情绪,然

后重重一声长叹,对刘衍说道:“刘阁老此战立下大功,朕有意册封刘阁老为异姓王,不知诸位尚书以为如何?”

众人都是浑身一震。

大明的异姓王有一个惯例,那就是“活着不受封”!

历史上的明代异姓王,全都是在死后追封的,比如明代“开国六王”: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

这些人生前功劳很大,死后封王,是大明对他们最大的肯定。需要说明的是,不仅跟随朱元璋的将领有这种待遇,在后期帝王身边,也有这样的臣子,例如,跟随朱棣的“靖难四公爵”之一的朱能,他死后被追封为东平王等。

当然朱能虽然姓朱,但他和朱元璋家族无任何血缘关系,同样属于异姓王。

此时众人都不敢说什么,刘衍则是平淡的说道:“封王非吾意,唯愿天下平!”

崇祯帝闻言不由一愣,这句话便是效仿当年戚少保的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见刘衍的心中意思。

崇祯帝叹息一声,说道:“如此大功,不封赏,难以安抚天下臣民,朕也会寝食难安!”

崇祯帝这就是在敲打刘衍,当然是在影射之前德胜门外的两次不愉快。

刘衍见状,便趁机说出自己要以铁腕推行新政、军改,以让垂死的大明帝国重换生机的决心。

“陛下,臣推行的新政可以让百姓休养生息,为大明积

蓄国力,而军改则可以让我大明军队重新恢复开国时候的强悍,两者缺一不可,臣都是要大力推行的。”

“期间,臣肯定会遇到想象不到的艰难,甚至会面对举国上下的责难!臣愿意放弃此番封赏,只希望陛下能够始终与臣站在一边,这已经是大明最后的希望了!”

其实刘衍说的没错,虽然如今已经对内剿灭了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对外重创了满清鞑子,可是大明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除了刘衍所部,以及山东稍稍恢复了生气,整个大明两京一十二省,其实已经没有了多少周旋的余地,再不进行改革,大明就真的没希望了,到时候即便没有李自成,也会有王自成、张自成再冒出来!

崇祯帝听完之后,却认为刘衍这是要当曹操,要篡夺大明的江山社稷,今日刘衍带着内阁十三尚书前来,其实就是在逼宫!

刘衍见状也不气恼,知道崇祯帝一时半会定然不会明白自己的理想和决心,今日将自己的抱负,以及下一步的举措挑明也不是坏事。

于是刘衍傲然言道:“如果当权臣曹操能够拯救大明,能够振兴华夏,能够让天下亿万百姓安乐、富足,那臣也不介意做一个当世曹操!”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