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五百六十三章 国防军的调动

明末大军阀 第五百六十三章 国防军的调动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八月初,驻扎在北直隶和山东各地的国防军十四个军向国防部上报,基本上完成了兵员、装备的整编、集训。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随即向刘衍禀报,刘衍心中大喜,自此大明便有了六十七万余精锐的机动兵力,哪怕每年光军费就要开支四千三百多万银币,这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这六十七万精锐大军能够创造的价值,绝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此时内阁各部已经按照刘衍的部署,抽调了大量的各部主事、侍郎,专门作为巡视组的成员候选人,而所有的候选人都是经过各部尚书的初筛,以及刘衍的复筛,在能力和品行方面,都是过关的。

随后刘衍与国防部尚书田辉叙商议国防军各军调动的事宜。

首先,刘衍提出要优先满足北方防备满清的兵力部署。

眼下北直隶和山东各地因为要为国防军十四个军补充兵力,所以各地驻防军的筹建工作就延后了,到了眼下八月初,也只是筹建了山东莱登营(莱州府、登州府)、兖青营(兖州府、青州府)两个驻防军营,其余各地的驻防军尚在筹建之中。

毕竟以北直隶和山东两地,光是筹建国防军各军,就已经抽调了太多的青壮男丁了,再筹建各地的驻防军,光是征召壮丁这一项,进展就会变慢。

所以,刘衍决定调国防军第一军到第八军,也就是原新军各营的班底,全部布防在北方各处关口。

体如下:

总兵官陈勋率国防军第一军驻守山海关,总兵官王越率国防军第二军驻守抚宁卫,总兵官张义率国防军第三军驻守永平府,总兵官汪博率国防军第四军驻守喜峰口,总兵官沈拓率国防军第五军驻守蓟州镇,总兵官苗绍率国防军第六军驻守迁安,总兵官许铭率国防军第七军驻守遵化,总兵官钱樰率国防军第八军驻守界岭口。

这八个军的兵力将来便是北上进攻满清、收复辽东的基本兵力,此时数十万精锐国防军进驻到山海关-喜峰口一线,也可以震慑满清,让多尔衮彻夜难眠。

对此,国防军尚书田辉叙没有异议,只是担心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会引起满清的强烈反应,甚至会因此而集结兵力南下山海关,与国防军各军对峙。

刘衍笑着说道:“如果多尔衮真的有这样的魄力,那本公还求之不得,只要满清鞑子敢南下,那就打一场好了!”

田辉叙大笑起来,的确如此。

随后刘衍便部署随巡视组南下的兵力。

按照刘衍的计划,巡视组分为四个方向,也就是要组建四个巡视组,每个巡视组都由朝廷各部官吏组成,以参谋部出一人为组长,人数在六十人左右,也就是朝廷十五个部,每部每组约为四人,可以在一地分成四组同时行动。

至于巡视组的方向问题,刘衍提出,以宣府镇、山西为一个方向,主攻西面,以河南、四川

为一个方向,主攻西南,以南直隶、湖广为一个方向,主攻南方,这三个巡视组都是要配备国防军一同南下的。

而最后一个巡视组的方向是北直隶和山东,主要是验收两地的新政、军改推行成果,这个巡视组是不配备国防军的。

“西北巡视组与国防军第九军一同出发,西南巡视组与国防军第十军一起出发,南方巡视组与国防军第十一军一同出发。”

刘衍说道:“第九军总兵官贾洪雨、第十军总兵官**、第十一军总兵官韩秦,都是咱们的老人了,而且熟悉官场,对于官场之中的龌龊很清楚,他们三人率军与巡视组出击,本公才能放心。”

田辉叙点了点头,说道:“阁老考量得对,他们三人的确很合适。”

此外,刘衍也对北京城和山东进行必要的布防,北京这边自然是防备可能南下的清兵,而山东方面,则是防备被巡视组逼反的南方明军。

“以国防军第十二军驻防北京城,以国防军第十三军驻防居庸关、古北口、将军石关三地,以国防军第十四军驻防兖州府各地。”

田辉叙说道:“阁老,兖州府那边已经有兖青驻防营了,即便是有南方叛逆北上,也能抵挡得住,没必要专门调集国防军一个军过去驻扎吧?”

刘衍说道:“被动挨打从来不知本公的作风!调集一个军过去,如果南方的那些武将和士绅、豪强,因为新政、军改

之事,因为巡视组南下而起兵作乱,那就让第十四军南下,直接攻取南京城!”

田辉叙顿时激动了一下,如此做法,的确很像刘衍的作风。

田辉叙将刘衍的部署全部记录完毕,然后便拟定国防部的调兵方略,说道:“属下这就报送参谋部,由参谋部出具调兵令,然后呈报陛下朱批。”

“好。”

数天之后,参谋部发出的调兵令陆续送到了国防军各军,最先接到命令的,便是许铭、苗绍、钱樰三个驻守北京城的总兵官。

“去迁安啊?”

此时苗绍、许铭、钱樰三人正在一处酒肆的二层包间内喝酒,苗绍看着调令,又对许铭、钱樰问道:“你们去哪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许铭扬了扬手里的调令,说道:“我去遵化。”

钱樰抿了一口烧锅酒,然后说道:“我去界岭口。”

“都不远。”

苗绍咧着嘴说道:“阁老如此安排,将来收复辽东的,就是咱们几人了,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啊!”

许铭和钱樰也是咧嘴笑着,纷纷举起了酒杯。

许铭大声说道:“来!为了咱们将来的赫赫战功,咱们再干一杯!”

钱樰的酒量最浅,此时已经有些微醺了,怪叫着说道:“三杯,干三杯!”

当日三人大醉而归,两日后,三人各率国防军第六、第七、第八军出发,三支大军同时从北京城的朝阳门出城,一路向东进发。

三天之后,三支大军抵达遵化城下。

许铭与副总兵杜仲

明、左营参将董云、右营参将陆远站在城门口,国防军第七军四万余将士则是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

苗绍、钱樰带着两军的副总兵和参将前来与众人作别。

苗绍大笑着说道:“咱们今日一别,我估计不出意外的话,下次咱们再见面就是北上辽东了,诸位可要在遵化这里好好练兵啊!”

许铭笑着抱拳说道:“那是自然,到时候咱们兄弟一起北上,再来一次犁庭辽东!”

随后苗绍、钱樰率领两军将士继续向东进发,到了迁安之后,苗绍与副总兵卢英、左营参将吴兴洲、右营参将白明寻率部入城,与钱樰众人作别。

最后钱樰、赵栋等率军前往界岭口驻扎。

与此同时,陈勋也率部抵达了山海关城外,望着巍峨的关城,陈勋心中激荡不已,对身边的副总兵郭铭绪说道:“听说山海关的老龙头最为着名,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郭铭绪笑着说道:“总镇想去看,有的是时间,我看咱们驻扎在山海关,时间短不了,下次再调动的话,就是北上辽东,攻灭满清了。”

“哈哈!”

陈勋笑着说道:“那可好,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总镇咱们也进关吧。”

“嗯。”

大明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随后带兵到此地,以古渝关非控扼之要,于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长

城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前后用二百六十三年时间,建成了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

此时陈勋率领大军进入主关城内,然后与副总兵郭铭绪一起,分兵驻守山海关主城等七处大小关城,以及山海关的长城防线体系。

国防军第一军四万余将士分兵把守,将山海关彻底打造成一处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

此时陈勋站在漫漫雄关之上,放眼望去,北面的大地很是苍茫,看了一会儿,心中便涌起无尽的苍凉。

“辽东啊!”

陈勋感叹道:“朝廷在辽东耗费了多少人命,将士们在辽东流了多少鲜血,可是如今却依然被满清占据,不知道阁老什么时候才会下令北上!”

郭铭绪也是心中感叹,说道:“阁老曾说过: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不可动摇的铁律。我想,等到各地巡视组完成了新政和军改的推广、落实,就是咱们率军北上之日了!”

“希望巡视组一切顺利!”

话分两头,此时在北京城内,刘衍正在内阁官署听着陈新甲的禀报。

“启禀阁老,现在国防军各军都已经调动到位,国防军第九到第十一军也已经护卫各巡视组出发。”

刘衍点头说道:“不算前往北直隶、山东的巡视组,另外三个巡视组的第一站,分别是宣府镇、河南道、南直隶三处,希望他们

都能传来好消息吧。”

陈新甲说道:“阁老放心,那三个巡视组都是朝廷各部的精兵强将,再加上有国防军各部的随行,不会出问题的。”

刘衍说道:“但愿吧,各个巡视组如果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到时候咱们也只能全力以赴去处理了。”

八月中旬,大明朝廷派出四个巡视组,同时以国防军三个军的兵力随同出发,前往各地实地落实新政和军改政策,一时间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震动不已,各地官吏、士绅、豪强心神摇曳,大明各地也是暗潮涌动。

同时,刘衍以大明内阁首辅的名义发布文章,以塘报的形式分发各地,标题便是“改革春风席卷天下,跳梁小丑势必败亡”。

这份文章在大明各地激起强烈的凡响,大明各地的文人、官吏、士绅很快便分为两派,就朝廷推行的新政、军改之策发起了激烈的争论,一时间天下响动、纷争不断。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