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六十二章 开荒与囤积高粱

明末大军阀 第六十二章 开荒与囤积高粱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次日刘衍和小旗官苗绍策马回到大盘堡,此时陈勋已经回到了军屯那边,正在带着数百军户青壮开荒。

赵民为此调拨了一千三百两银子,专门用于购买耕牛和农具,以及兴修水利设施之用。

这几个月肥皂工坊和晒盐场的收入稳定增长,每月刨去各项开支之后,大盘堡都能结余两千多两银子,现在刘衍的手中已经积攒了上万两银子的储蓄,另外大盘堡的库房里还有七千石粮食的库存。

可以说,现在的刘衍在整个王家庄都算是首富,就算是在夏河寨前千户所也能排的上号了。

转眼到了十一月底,灵山卫各处寒风肆虐,南河在寒风中已经上冻,冰面上甚至都能步行通过,不时能看到有王家庄各处烟墩的军户百姓,步行走过南河前往各处。

此时的天气又干又冷,寒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子一般,刮的人生疼。

这天一上午,刘衍正在总旗官厅内查看王家庄各处的舆图,研究着哪里适合贼寇盘踞,根据夜不收这段时间搜集来的消息,哪里有贼寇出没。

就在昨天下午,刘衍已经收到王炆镇派人送来的命令,让刘衍调集人手和兵备,随时做好出病故剿匪的准备。

出兵剿匪是刘衍提出来的建议,为的就是以战练兵,剿匪取财,所以对于王炆镇的命令自然是举双手支持。

昨天傍晚的时候,刘衍已经给几个小旗官下令,命众人进行战前动员,准备出兵剿匪。至于到时候调集哪一旗人马出战,刘衍并没有明说,先让所有墩军将士都做好准备,以防有人懈怠。

“甲长!”

就在刘衍研究舆图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过来,抬头看去,只见小旗官苗绍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进来,说道:“甲长王家庄万福油坊的王掌柜来了,现在总旗官厅外面等候,一起来的还有十辆大车,都在外面的街巷上等候。”

“十辆大车?车上可是高粱!”

苗绍点头说道:“甲长妙算,正是高粱,属下看了看,不下两千斤的上好高粱!”

刘衍笑着说道:“王掌柜的动作还真快啊,走,咱们去看看。”

二人随即朝着大门外走去,总旗官厅占地并不大,很快就来到大门外,王靖当即笑着抱拳上前:“呵呵,刘总旗,又见面了。”

刘衍抱拳行礼,然后看了看王靖身后的十辆大车,笑着说道:“王掌柜真是利落,这么快就收购到这么多的高粱,真是不简单啊!”

王靖摆了摆手,说道:“刘总旗交代的事情,我肯定要竭尽全力去办的,绝不会有半点疏忽。”

“请,咱们进去说吧。”

刘衍将王靖请到了总旗官厅内,苗绍则是出去招呼那十辆大车,前往大盘堡内的库房,那边赵民正在忙着登记近期新开垦出来的荒地数量,正好让赵民将这些高粱录入库房内。

总旗官厅内,刘衍亲自冲茶,王靖连呼不敢,二人在屋内对坐。

“我这官厅小而简陋,王掌柜见笑了。”

王靖摇头说道:“话不能这么说啊。现如今大盘堡在整个夏河寨前千户所都是数得上的大屯堡,这样的规模,这么多的人口,可都是刘总旗的功劳,没有刘总旗,便没有现在的大盘堡。这么说起来,大盘堡便是刘总旗的家,又怎能说小而简陋呢?”

“哈哈。”

刘衍笑了起来,说道:“王掌柜真是太会说了。”

“只是……”

王靖话锋一转,说道:“有个事我想问一下,不知道刘总旗方不方便告知?”

刘衍说道:“王掌柜请讲,只要不是机密之事,我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王靖抱拳谢过,然后说道:“是这样的,此番刘总旗要的两千斤高粱已经凑齐,今天便一次运了过来。只是我有些不明白,刘总旗要这么多的高粱做什么?”

此时的高粱虽然也多用于酿酒,但是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的白酒都是用豆类、大米、糯米,甚至是各种杂粮、果蔬发酵酿成的。所以酿酒所需的高粱数额并不大,王靖自然也没往这方面去想。

高粱需求最大的还是军队,高粱是一种非常好的饲料作物,可以用来喂养战马,所以明军每年都会采购大量的高粱,这才是最大头。当然了,明军采购给出的价格也是非常低的,甚至还经常拖欠,最后直接赖账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此时的朝廷已经非常穷了,军费更是拮据。

刘衍看着王靖的表情,便笑着说道:“王掌柜是不是想问,咱们灵山卫是否有大的行动,所以我才要囤积高粱,想要借机大赚一笔?”

“呵呵,”

王靖笑了笑,说道:“我知道这是军国大事,刘总旗肯定不方便说的。只不过如果真的有这方面的风吹草动的话,还请刘总旗方便的时候知会一声,让小号也跟着赚些零用。”

刘衍大笑起来,说道:“王掌柜想的周全,可是这一次却想的有些多了,咱们灵山卫并没有什么大的行动,我囤积这么多的高粱也不是为了做马料。”“那……”

王靖想要继续问下去,却又意识到有些不妥,于是便嘿嘿一笑,不再说话了。

刘衍看着王靖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道:“既然王掌柜问到了,我也就没必要有所隐瞒,毕竟将来我还需要王掌柜协助,大批量囤积高粱呢。”

王靖明白这是刘衍将他当成自己人了,于是抱拳说道:“刘总旗放心,今日所言只是我心中疑惑而已,从刘总旗嘴中出来,进我耳朵为止,绝不会有别人知晓的。”

刘衍说道:“我之所以大批量囤积高粱,是准备酿酒的。”

“酿酒?”

王靖显然不太相信,毕竟高粱酒在此时还不是很流行,由于蒸馏技术的限制,这个时代的高粱酒口感和口味都很差,远远赶不上黄酒和米酒,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是流行和黄酒与米酒,只有乡野农夫才会去喝高粱酒、杂粮酒等等。

所以当王靖听闻刘衍准备酿造高粱酒的时候,自然是不相信的,这不是明摆着准备亏钱吗?

“呵呵,刘总旗说笑了,这高粱酒能赚到钱吗?”

刘衍说道:“别人酿造高粱酒自然是要亏本的,可是我却不一样,我手中有秘笈!”

王靖误以为这是刘衍在打马虎眼,于是便笑了笑不再追问,刘衍却继续说道:“王掌柜不要多想,我的确是准备酿酒的,而且两千斤高粱还不够,希望王掌柜回去之后,要继续大量收购高粱,只要高粱质量够好,我大盘堡这边有多少收多少!”

这下王靖算是彻底相信了,担心的说道:“刘总旗可要想好了,千万不要莽撞,毕竟刘总旗积攒些银子也不容易。”

“王掌柜的好意我心领了。”

刘衍笑着说道:“不过王掌柜放心,这高粱酒的生意绝不会亏的,这将会是我大盘堡的又一条生财之道,而王掌柜也会跟着大赚特赚的。”

王靖笑着抱拳说道:“呵呵,好,那我就跟着刘总旗发财了。”

就在这时,小旗官苗绍拿着一份交割单走了进来,抱拳说道:“启禀甲长,王掌柜运来的高粱已经全部清点完毕,数量为两千斤,质量良好,按照市价每斤十二文的价格成交,折合白银共计二十四两,这是交割单。”

刘衍接过交割单看了看,然后便递给了王靖,说道:“王掌柜看看可有出入?”

王靖笑着直接将交割单收了起来,并没有看,说道:“不用看,刘总旗办事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随后王靖便接过小旗官苗绍递过来的二十四两银子,笑呵呵的收进了钱袋之中。

“好了,现在财货两清,那我便回去了,继续为刘总旗收购高粱,压榨豆油。”

刘衍笑着将王靖送了出来,然后嘱咐小旗官苗绍一路护送王靖出堡。

走到总旗官厅大门口的时候,刘衍装作无意的说道:“下次王掌柜再来送货的话,可以让王姑娘一同过来,看一看大盘堡的风貌,也可以散散心。上次王姑娘送给我的油脂,我还没来得及谢过呢。”

王靖笑着答应下来,心中暗道:“看来我这傻姑娘的终身大事有门啊,看来回去之后可要琢磨一下了。”

送走了王靖,刘衍去库房查看了一下正在入库的高粱,然后找到赵民询问了一下现在大盘堡的家底。

赵民则是找到刘衍抱怨了一番,原本赵民的想法是过来教书育人的,可是刘衍却把赵民当做了文案书吏,几乎是压榨一般使用,让赵民每天每夜都忙到发狂,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刘衍看着已经消瘦不少的赵民,笑着说道:“赵主事的辛苦我是看在眼里的,不过现在咱们大盘堡的情况就是这样,别说做学问了,就连识字的人都很少。要不是这段时间赵主事教各小旗官以及一些墩军识字,现在堡内恐怕就只有赵主事一个学问人了。”

赵民也是知道这些情况的,不过还是说道:“现在堡内的人口和事务都太多了,就只有我一个人带着几个学徒,实在是忙不过来。倒不是我怕累,而是担心误了堡内的事务。”

刘衍点头说道:“赵主事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这样,这段时间我派人去王家庄一趟,招募一些识字的伙计过来,多少可以帮赵主事一些。”

说到这里,刘衍忽然想到了什么,这赵民之前在王家庄之所以不合群,就是因为理念不同。

赵民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读书人,与那些一心做官、读死书的书呆子不同,赵民想要干实事,想要将自己的所学和精神传递下去。

之前刘衍跟赵民喝过几次酒,赵民便谈及于此,显得非常的激动。

于是刘衍继续说道:“至于其他的,我准备等到咱们大盘堡发展起来之后,再为赵主事建立一处私塾,由赵主事负责教授,专门为咱们大盘堡教授读书人,教出来可以实干的读书人,如何?”

赵民闻言顿时激动起来,站的笔直的行礼而揖,说道:“甲长的大气魄,赵某实在佩服,自当从命!从今以后,赵某便是甲长的马前卒,愿为甲长肝脑涂地!”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