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成年代文小炮灰早逝的双亲 > 第45章 偶遇

穿成年代文小炮灰早逝的双亲 第45章 偶遇

作者:沈一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14 00:42:28 来源:书海阁

向南回村前特地绕着路去了一趟供销社和国营饭店。

半下午了,供销社里此刻没有什么人买东西,反倒是几个营业员,正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些什么,向南不经意地走到供销社门口,装作脚上的解放鞋鞋带松了,蹲下来一边系鞋带一边竖着耳朵听着。

“……那个女的,太过分了,抬着下巴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真是让人火大……”

“可是人家有钱啊……”

“也是,看起来应该是知青,估计家里有背景的吧,不然怎么出手这么阔绰……”

“你没看到她掏钱的样子,‘啪’一下把那么一大堆的票券拍在我们柜台上,啧啧……”

“哼,有钱又怎么样,还不是要乖乖去农村种地……”

“不过她一下买了那么多东西真的很羡慕…”

“刘华说得对,再有钱也比不上咱们这种在供销社工作的……”

叽叽喳喳叽里呱啦……

向南听得差不多了,估计此刻蔡苗要么是在国营饭店要么是已经回去了,站了起来,想了下,又往国营饭店的方向走。

国营饭店和供销社在同一条街上,只不过一个在街头一个在街尾,中间大概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向南慢慢走了过去,在国营饭店斜对面的小巷子站好,往国营饭店看去。

这个年代的国营饭店可是很牛的,营业时间是固定的,每天供应的菜式也是由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根据后勤采购到的菜肉来决定,物资有限,卖完就没了,至于说你爱不爱吃这个菜,爱吃不吃,大把人抢着要,所以很多后世的人从书上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服务态度时,都表示很不可思议,其实这个很正常,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的结果而已。

而一旦过了时间想去国营饭店吃点东西的话,就算人家店里有菜有饭大师傅也在,都不会招待你的。

想吃,可以,开门的时候再来,嗯,就是这么拽~~

当然,这个世界上,有样东西叫权力,这个就不多说了,懂的都懂。还有句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在哪个时代都一样有效,这不,向南就看到此刻国营饭店里有一个人正在吃饭,虽然看不清楚具体是些什么菜色,但估计也不会差就是了,毕竟蔡苗那样的人,久穷乍富,肯定想着去挥霍一番才不会亏待自己。

蔡苗的身边还放着大包小包的一堆东西,想来她在供销社没少买东西,向南轻嗤一声,这人啊,真的是,就不想想她突然买这么多东西会不会引起别人怀疑,毕竟她刚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就算别人不清楚,跟她住一个屋子的人能不清楚,也别说什么家里给她带了很多钱财过来了,真受家里人宠爱的不会是她那个样子,比如那个方庆梅,人家家庭条件是真好,这些从日常的穿着就能看出,而蔡苗呢,衣服不算破旧,但也肯定不是多好,来的时候行李也就那么一个袋子,也别扯什么父母让她带了钱票到了地方直接采买需要的物品,哪个城里人不知道插队的知青要出去买东西有多麻烦,再说从农村去公社去市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还是那句话,千万别把你身边的人当傻子,聪明人多的是。

看了这些,向南大致心里有数了,蔡苗肯定就是上午在后山遇到了什么人,对方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和她做了交易,给了她钱票作为报酬,啧,可千万不要是敌特,不然这个蔡苗就真的麻烦大了。

不过,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把这个人弄走就好了,毕竟她对向家情况算得上是有点了解,一旦变化太大就怕她会怀疑什么,尤其是在向南打算把向小西弄过来这边的形势下。

还是那句话,不怕对手聪明不怕对手狠毒,最怕对手狠毒又愚蠢。

哎,算了,不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见机行事吧,总不能偷偷把蔡苗干掉。

来一趟公社也不容易,再说晚上向东来了的话,肯定要在这边吃饭的,反正向南随身有一个保鲜的空间,秉持着华国人的优良传统,来都来了,那就干脆在公社溜达下,看有没有东西可以买回去。

供销社他是肯定不会去的,公社的供销社和市里的百货大楼没得比,再说估计之前蔡苗那么一通扫荡,也没什么好东西了,那就去黑市吧,反正这边黑市规模虽然不算大,但管得也不严格,再加上周边村民一般很少去到市里,有时反而真能遇到好东西。

公社不大,其实公社就是以前的镇,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街,公社的戈薇会、粮站、国营饭店、供销社、卫生站……等等一些主要办公机构基本都在这条主街上,当地人把这条主街称为大街,大街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小巷子,这些小巷子很多彼此之间是连通的,两边是当地人住的平房。

巷子多且绕,又四通八达,说实话,要不是本地人,还真的容易被这些小巷子给绕晕了头,不过桥南镇,哦,不对,现在都叫公社,桥南公社本来就不大,这些年除了那些来插队的知青,外来人口其实很少,本地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闭着眼都不会走错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向南前世当过侦察兵,来这里之后又跑过好几趟黑市,现在对这里的巷子怎么走也是门清。

一路七绕八绕的,都不知道绕了多少条巷子,终于到了一个地方。

说是黑市,其实就是一条很偏僻的小巷子,周边没有什么人家,但巷子两端都有出口,绕出去又是两条不同方向的巷子,很方便有什么事的时候可以快速跑路,至于黑市怎么形成的,这个向南就不知道了,反正只要有需要,市场就能自动形成,为了吃饱饭,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这个时间其实不算是个好时间,因为很多人一般都是凌晨早早就过来交易的,那个时候巡逻队一般不会出动,路上行人也少,最是方便不过。

到了下午基本就没什么人了,向南其实也就是抱着过来碰碰运气的心态溜达一下。

不过,那个是什么?

一个十七八岁的面色黧黑的青年引起了向南的注意,青年面前放着两个盖得严严实实的小木桶和一个蒙了一层稻草的小竹筐,而青年就那么在角落里蹲着,也不主动招呼人。

向南走到了他的面前,蹲下,压低声音,“哥们,什么好东西?”

也许看到向南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样子,青年倒也不紧张,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确实是好东西。”说着,他把其中一个小木桶上的盖子掀开。

向南眼睛一亮,哇哦,里面居然是满满一桶去了壳的生蚝,个头很大,一个个看着肥肥嫩嫩的很好吃的样子。

看到向南的反应,青年得意一笑,又把小竹筐上的稻草挪走,“看看,这是什么?”

妈呀,满满一筐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鱼饭,有巴浪鱼、乌头、红花桃等等,还有一些是向南叫不出名字的,看得向南眼睛闪闪发亮。

“怎么样,不错吧?”青年看到向南这么真实的反应,更得意了。

“哥们,你是海岛来的?”

嗯,青年倒也直爽,“汫洲的,家里世代打鱼,这些都是家里人弄上来的,本来都是卖给供销社的,但是家里老人病了,需要钱,供销社卖不上价格,我爹就让我直接来这边试试,市区我是不敢去的,但你们这边离市区不是很远,离我们又有点距离,又不是同一个公社,风险没那么大。”

青年的坦率让向南很欣赏,“你这些生蚝看着不错,而且都去了壳,这里一共有多少斤。”

“大概十斤的样子。”青年把另外一个木桶的盖子也掀开了,“这里也是生蚝,不过都是个头小点的。”

向南一看,还真是,一个个看着也就是拇指大小,“这是蚝仔吧。”

嗯是的,青年笑了下,“这个做蚝烙好吃,不过蚝烙费油……”话没说下去,这年头家家都缺油,所以刚才他没给向南推荐这个。

做菜的油对向南来说不算问题,他点了点竹筐,“这里有多少斤鱼饭?”

“二十斤左右吧,都很干净,家里就是做这个的,这些都是我娘和嫂子处理的。”

嗯,你打算怎么卖?

啊?青年愣住了,“你,你,全都要?”

是啊,不行吗?

行行行,那可太行了!青年有点激动,有点手足无措,“我中午就到这里了,等到现在,你是第一个想买的人,那个,”他搓搓手,“这个我们那边供销社收购价去壳生蚝是五分钱一斤,咱们,八分钱一斤行不行?”他有点小心翼翼地问道。

向南挑了挑眉,这么便宜?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汫州就是海岛,那边盛产生蚝,生蚝在那里家家户户都不缺,供销社收购也收购不了多少,再加上这年头保鲜技术有限,没办法运到远一点的地方,最多也就是周边几个城市流通了,卖不上价格很正常。

不过这是供销社的价格,黑市嘛,翻上一倍也是正常的,“那个鱼饭呢?那个怎么卖?”

“鱼饭贵一点,”青年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供销社一毛五一斤,我给您两毛一斤可以吗?”

向南打量了青年一眼,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紧张得脸色都出汗了,神色期盼又窘迫地看着他。

“大的生蚝十斤,蚝仔呢,有多少斤?”

“十五斤左右吧,只多不少。”

嗯,向南点了点头,“这些我都要了,大蚝小蚝都一个价吧,一毛一斤,一共二十五斤就是两块五,鱼饭你卖便宜了,我给你三毛一斤吧,二十斤的话是六块钱,一共是八块五。”

向南掏出一张五块四张一块钱递过去,“这里一共是九块钱,剩下的五毛钱就当是买你的这两个木桶和一个竹筐的钱。”

青年愣住了,摆着手,“不不不,这个木桶和竹筐都是自家做的,不要钱,您要就送给您了,我,我,我找五毛钱给您。”说着,手忙脚乱地翻着自己的口袋。

向南一把按住他的手,“行了,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家里老人生病了现在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拿着吧,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以后每隔半个月给我送点你们那边的海鲜来,我家里人爱吃这个。”青年眼圈都红了,突然弯下腰深深地给向南鞠了个躬,“大哥,我叫洪海涛,家在汫州公社下面的黄冈大队,您去了随便打听洪大鱼就知道了,洪大鱼是我爷,是我们当地很出名的老渔民,我是他的大孙子,这次,就是我爷风湿病犯了,疼得实在受不了,家里人想着送他去市里医院给好好治治。”

向南拍了拍他的肩膀,有孝心的人,还是值得帮一下的,“我姓向,是白水村的知青,白水村你知道吗?”

“知道,我有个堂姐就是嫁到了你们那边的。”

哦?

“我堂姐叫洪水妹,嫁给你们白水村大队长的大儿子。”

洪水妹向南不知道是谁,但是说起大队长的大儿子他就知道了,“林保国?”

是。洪海涛有些不好意思,“我本来想着,要是这些东西都卖不出去,实在不行,就去找堂姐借点钱。”

向南这下更放心了,“你赶紧回去吧,你是怎么来的?”

走着来的,“从我们家那边走到这边大概要五个多小时吧。”

那赶紧走,回去估计都要晚上了。

洪海涛问,“向大哥,要不要我帮你把这些东西先送回去?”

不用,就这么点东西,我一个大男人难道还拿不了?

那,谢谢您了,半个月后我去白水村找您。

行,“知道路怎么走吧?”

知道。

向南等洪海涛走远了,先把竹筐挎到右手臂,再左手提一个木桶,右手提一个木桶,七绕八绕的,就绕出了小巷,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选了个偏僻无人的地方,把东西收进空间,拍拍双手,该回去咯。

喜欢穿成年代文小炮灰早逝的双亲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成年代文小炮灰早逝的双亲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