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一刀倾情 > 第1131章

一刀倾情 第1131章

作者:安喜县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5-14 00:49:59 来源:书海阁

朱十四话音方落,老仆神情大变,颤声说道:“是,是,是老奴胡说八道,还请王爷恕罪!”

他说完之后,便要跪倒请罪。朱十四急忙站了起来,抢到老仆身前将他扶住,口中说道:“大叔,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不过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眼下咱们如丧家之犬,还提它做什么?”

朱十四一边说一边将老仆搀扶起来,请他坐到厉秋风身边的一张椅子上。老仆连连摆手,一脸惊恐地说道:“这可使不得。老奴怎么敢与王爷共坐?这、这可不合礼数……”

朱十四将老仆按坐在椅子上,口中说道:“我和王妃已经说过多少次了。关上府门,咱们便是一家人,不必讲那些繁文缛节。您老人家跟着我爷爷时,便出了许多力。先王在世之时,家道中落,最后连贴身的小僮都不辞而别,阖府上下只剩下你吴大叔和其他两位老人没有走。后来那两位老人家先后离世,大叔却宁肯陪着小王困守在这宅子中,也不肯独自离去。这份恩德,只怕小王终身难以报答。”

朱十四说到这里,眼睛中已是泪光闪动。老仆连连摇头,只是一时之间也说不出话来。

朱十四拿过酒壶,为老仆斟满了一杯酒,接着说道:“老王爷去世之后,先王没有赐名,虽然住在这王府之中,却是名不正、言不顺。几个心怀叵测的叔叔不念亲情,勾结奸贼,私分王府的庄子,最后连王府的宅子也被他们暗地里卖了不少。原本五进的王府大宅,如今只剩下这两进院子。人在困窘之时,连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都信不过,只有吴大叔始终如一陪在咱们身边。今日还和我讲什么上下礼数,难道要我受天谴不成?”

那老仆脸色惶恐,却又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摇晃着脑袋。

朱十四回到自己的椅子旁,并没有坐下。他端起酒杯,大声说道:“今日小王受了奇耻大辱,却又结交了几位朋友,是以既是凶日,也是吉日。小王借花献佛,敬几位朋友和吴大叔一杯!”

他说完之后,将酒杯高高举起,微微躬身,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矮胖子和厉秋风等人也急忙站了起来,先后将酒喝了。朱十四亲自给众人又斟满了酒,这才坐下吃菜。

矮胖子性情豁达,向来不拘小节。虽然身在王府之中,却也没有什么禁忌。几杯酒下肚之后,与朱十四竟然称兄道弟起来。朱十四酒量不高,此时微有醉意,说起话来也没什么禁忌。两人高谈阔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那老仆从来没有与主人和宾客同桌共饮过,虽然坐在椅子上,心下却极是不安。勉强喝了一杯酒,便即站起身来,对朱十四道:“启禀王爷,老奴为王妃和世子、郡主备了一份饭食。折腾了一天,想来王妃和世子、郡主也都饿了。老奴这就将饭食给他们送去,再回来伺候王爷和各位贵客。”

朱十四此时已有了五分醉意,听老仆如此一说,却也没有阻拦,只是冲着他挥了挥手,口中说道:“那就有劳大叔了。大叔去去便回,咱们接着喝酒。”

老仆答应了一声,又向矮胖子、厉秋风和黄姓老者告了声罪,便即匆匆离开了正殿。

朱十四看着老仆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对矮胖子说道:“我这位吴大叔,为人最是老实不过。老王爷在世之时,阖府上下仆妇近百人,没有一人不想法子在王府捞银子。只有吴大叔老老实实,本本份份,随侍在老王爷面前。到了先王掌管王府,家道已然中落,颇有些树倒猢狲散的意思。不少人偷偷拿了府中的银钱、字画,绸缎等贵重之物,趁人不备偷偷溜走。吴大叔身为管家,却是分文不取,竭力帮着先王维持王府的生计。待到先王去世之后,小王勉强管事,府中仆妇大半都已溜走,全靠着吴大叔上下周旋,小王和王妃才能活到今日。若论起恩德,吴大叔对小王的大恩,如同生身父母一般。可是直到现在,他仍然谨守法度,不肯越礼教一步。唉。”

朱十四叹了一口气,脸色凄然,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半晌没有说话。矮胖子道:“王爷,你也是太祖高皇帝的后人,按理说龙子龙孙,不应该落到这步田地才对。这惹祸的根由,到底在哪一个人的身上?”

朱十四苦笑了一声,道:“哪一个人的身上?若论起始作俑者,便是开创大明天下的太祖高皇帝!”

矮胖子虽然见多识广,可是对于皇家的事情所知不多。此时听朱十四竟然埋怨起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心下不由一凛。正想细问究竟,只听朱十四接着说道:“太祖高皇帝出生之时,正赶上元末乱世。他老人家自幼家境贫寒,食不裹腹,衣不敝体,最后父母和兄长在半个月内接连病饿而亡,连安葬之地都没有。太祖高皇帝如丧家之犬,惶恐之极。无奈之下,听了一位姓汪的老婆婆劝说,出家做了和尚,想混碗饭吃。只是乱世之中,就连和尚庙也不能容身。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到处乞讨。这些悲惨的旧事,让太祖高皇帝一辈子都没有忘记。是以他得了天下之后,不忍朱氏子孙再遇如此惨事,亲自定了规矩,凡是朱氏子孙,一出生便被封王,到各地就藩之后,由朝廷拨给俸禄田地,不得从事士农工商之贱役。“太祖高皇帝本来是一番好意,想着让后世子孙不须劳作,便能锦衣玉食,不受贫寒之苦。不过想得极好,却不知道子孙绵延,不出数代,咱们朱家子孙已是遍地开花。拿银子的皇亲越来越多,朝廷便有些顾不过来。每一代皇帝的直系兄弟封王之后,朝廷尚能照顾有加。三代之后,已属旁支,自然少有人问。虽然朝廷设了内务府来管辖诸王事务,但是却没想到这些龌龊官儿大权在手,便与礼部勾结起来作恶。直系亲王他们不敢惹,便换着法子从咱们这些小王身上弄银子。唉,所以说推本溯源,弄成如此局面的那个人,便是太祖高皇帝。”

矮胖子听到这里,似乎有些明白。只是仔细推想,却又觉得与常理不合。正想开口询问,却听朱十四接着说道:“按照皇家制度,诸王就藩之后,若有世子和郡主出生,须得将此事报知礼部。世子和郡主的名字要由礼部拟就,递交内务府核对,再上奏皇帝,由皇帝御批之后,方能记入玉牒。礼部和内务府依照玉牒向各王府发放俸禄,分拨府宅田地。此事原本并不繁杂,可是天下之事,凡是有人经手,便留下了作弊的余地。礼部和内务府那些龌龊官儿,竟然借着此事发起财来。”

朱十四说到这里,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苦笑了一声,接着说道:“那些直系亲王,自然无人敢惹。世子和郡主出生之后,只须递上折子,礼部和内务府便给办得妥妥贴贴。可是轮到了咱们这些远亲,这事情便不那么容易了。将折子递到礼部,往往拖着不给办。须得送上银子,再托人周旋,方能拟好名字,然后再递到内务府。内务府和礼部一个鼻孔出气,银子自然也不能不送,否则便找出种种借口,将折子扣住。

“先王出生之后,老王爷便托人到礼部和内务府疏通关节,原本以为这事情办起来不难。谁知道天杀的王振鼓动英宗皇帝北征,结果土木堡一战全军覆没,连英宗皇帝都被瓦剌捉了去。京城乱成一团,哪还有人顾得上给先王起名字的事情?先王一出生便遭此劫难,一辈子坎坷,竟然是上天注定的了。”

喜欢一刀倾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一刀倾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