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一刀倾情 > 第1133章

一刀倾情 第1133章

作者:安喜县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5-14 00:49:59 来源:书海阁

厉秋风等三人听朱十四说话,虽然不晓得他到底想说什么,却也颇感兴趣。只是厉秋风和黄姓老者只是挑着菜肴吃了几口,并未饮酒。矮胖子却是自斟自饮,甚是潇洒。

只听朱十四说道:“先王说到这里,问我是不是也以为宋太祖是一个迂腐之人。其时我年轻气盛,说话没有什么顾忌,于是大着胆子说道,宋太祖是一个好人,不过称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他若不去讲什么仁义道德,也不会让赵光义篡夺了皇位,害得自己几个儿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先王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看了我一眼,缓缓说道,赵光义做了皇帝之后,宋太祖几个成年的儿子确实死得不明不白,其余的子孙也都是默默无名之辈。可是正因为如此,他这一系的子孙,反倒得了善终。宋太宗虽然做了皇帝,但是一百多年后,大宋遭遇了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太后、皇后、嫔妃及皇子、公主、皇亲国戚数千口也被金人押往五国城,一路上受尽凌辱。其后数十年间,这些出身尊贵的皇族大半被折磨而死,回到临安的只有廖廖数人罢了。而这些人都是赵光义的后人。待到宋高宗逃到临安,虽然继位做了皇帝,却被金国压迫,做了金国的附庸。他偏安一隅,不思恢复中原,任用奸臣秦桧,害死了大忠臣岳飞,留下了千古骂名。宋高宗也是赵光义的后代,后世百姓自然要骂,自然也要骂赵光义的子孙不肖。而且宋高宗儿子早亡,再无子嗣,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将太祖八世孙赵眘作为养子,并立为太子,帝位终于转入了宋太祖一系。最后崖山一战,赵宋全军覆没,大臣陆秀夫负着小皇帝投海而死,没有辱没宋太祖的威名。后世提到宋太祖,都会竖起大拇指。是以冥冥中自有天意。宋太祖仁慈为怀,做下三大善事,保得子孙平安。赵光义却是篡权夺位,报应落到了他后代身上,才有了靖康之耻,还有宋高宗的千古骂名。

“我听先王讲述这些往事,心下有些惊疑,不晓得先王突然说起这些事情,到底有何用意。先王接着说道,我朝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起于草莽之间,最后驱除鞑子,做了皇帝。其间创业艰难,多历生死。只是说句得罪先祖的话,太祖高皇帝登基之后,杀了不少功臣。虽然胡惟庸心怀狡诈,妄图造反,杀之无过。蓝玉骄横不法、不守国法,确有取死之道。但是像李善长、傅友德等名臣大将,或有过失,却罪不致死。太祖高皇帝将这些功臣赐死,实有失误之处。若是傅友德、冯胜等大将俱在,也不会有靖难之役,建文帝也不会阖宫**。再说靖难之役,其根源在于建文帝削藩,逼死了数位亲王。燕王为求自保,起兵靖难,攻入南京之后,又杀了不少建文帝的忠臣。虽然燕王起兵造反,确有不得已的理由,但是杀戮建文帝的忠臣,做的有些过了。后来宣宗做了皇帝,成祖的儿子汉王朱高煦有样学样,竟然也想和燕王一般,起兵推翻宣宗,自己做皇帝。结果事败被擒,又不思改过,最终被宣宗皇帝活活烤死,几个儿子也做了刀下之鬼。再往后便是英宗皇帝,信了王振的鬼话,酿成土木堡之变的惨祸。不只英宗被瓦剌俘虏,朝廷的名臣大将,也大半死于此役。二十万精锐大军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之后,大明再也无力攻打鞑子,只能取守势。

“先王说到这里,我隐隐猜到他为何要提起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往事。果不其然,先王接着说道,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杀戮太重,祸及子孙,与赵光义当年所做之事,倒有些相似。自太祖高皇帝之后,即便是每一位皇帝的直系亲王,时时都有被诛戮之祸,更别提咱们这些旁支小王了。我倒愿你生在一个平常的百姓之家,要少了许多烦恼和忧虑。”

朱十四说到这里,又是一声苦笑,接着说道:“其时先王如此说话,我心中颇为不服。直到后来家道愈发败落,每日里都为衣食忧愁,我才渐渐懂了先王话中的深意。待到了先王故去,留了这座王府给我,我才知道老王爷和先王的不易。更知道‘报应不爽’四字,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自大明立国不过百余年,分封于各地的藩王横死者已有五十余人。至于其他莫名其妙丧命的皇室子弟,更是数不胜数。咱们这些太祖高皇帝的子孙落到这番田地,是替祖宗不债,怨不得别人。”

矮胖子听到这里,自顾自地饮了一杯酒,口中说道:“王爷有此见识,草民佩服。只是如此坐吃山空,毕竟不是办法。不知道王爷日后有何打算?”

朱十四惨然一笑,道:“打算?我能有什么打算?能活一日便算一日罢。如今我这里的情形三位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眼下已是揭不开锅了,哪还有银子送给礼部和内务府那些龌龊官儿打点?说不定哪一日,便和山东越王府一般,全都冻饿而死。哈哈,哈哈。”

朱十四苦笑了两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只见他目光呆滞,脸上尽是苦涩的笑容。便在此时,只听得屋外脚步声响,片刻之后,那老仆到了门口,恭恭敬敬地说道:“王爷,王妃请您过去说话。”

朱十四扶着桌子,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向着矮胖子等人拱了拱手,口中说道:“三位慢饮,我去去就回。”

厉秋风等人急忙站起身来,目送朱十四走出正殿。那老仆向三人拱了拱手,便即随着朱十四去了。

矮胖子坐下之后,拍了拍肚皮,口中说道:“这顿饭吃得倒算是畅快。只是看到这位王爷如此困窘,当真让人慨叹啊。”

他说完之后,看了厉秋风一眼,道:“风儿,你在锦衣卫当差,可知晓这些事情么?”

厉秋风摇了摇头,道:“各地藩王名义上由内务府统管,其实东厂派了许多探子,藏在王府之中打探消息。锦衣卫北司或许也有眼线。不过东厂也好,锦衣卫也罢,派人去探查的都是那些直系亲王。像朱十四这样的旁支亲王,朝廷也懒得去管。赐名之事,徒弟在京城之时也听说过,只是没有想到会如此悲惨。”

黄姓老者在一边说道:“既然礼部和内务府从中作梗,朱十四为何不直接上书皇帝?若是皇帝知道了此事,定然会替皇亲出头,礼部和内务府也就不敢嚣张了。”

厉秋风摇了摇头,道:“黄伯伯,你不晓得其中的关节。自成祖皇帝靖难之后,对于藩王造反,可以说是极为忌惮。除了裁撤藩王护军,要各地的官员监视藩王,不许藩王出城之外,又设内务府,专门负责藩王事务。是以藩王上的折子,除非是紧急军情,这些折子都要交给内务府处置,然后再交到内阁,转呈皇帝。这些藩王被困在封地出不了城,只能依靠写折子向皇帝奏事。可是这折子又须得先交给内务府处置。若是朱十四等人写了折子向皇帝告状,倒是内务府最先看到,自然会想法子将折子毁了,而且还会加以报复。内务府的堂官都是内阁大佬的亲信。就算事发,内阁也会替内务府说话。是以各地的藩王轻易不敢得罪内务府。如此一来,朝廷上下互相援手,皇帝压根不知道各地的藩王竟然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

喜欢一刀倾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一刀倾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