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一刀倾情 > 第3279章

一刀倾情 第3279章

作者:安喜县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5-14 00:49:59 来源:书海阁

李宗扬说到这里,略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原来那伙扶桑国遣隋使逃回扶桑国之后,将中土大乱的情形说给了扶桑国国王。其后扶桑国大举招募兵马,积攒钱粮,打算跨海西征, 夺取中原锦绣江山。只是扶桑国国小民贫,历经数十年,方能积攒起足够的钱粮,拼凑起一支征讨中原的大军。不过扶桑国用了数十年积蓄兵马钱粮,中土却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先是隋炀帝对内横征暴敛,对外胡乱用兵, 使得天下大乱,群雄蜂起, 最后大唐崛起, 一统天下。其后历经贞观之治,到了高宗登基坐殿之时,虽说武氏乱政,不过大唐兵锋甚盛,东征西讨,四夷宾服。东夷国曾经击败隋炀帝杨广派出的东征大军,后来太宗皇帝亲自率领大军东征,虽然将东夷国打得溃退千里,不过最后还是因为粮草不继而退兵。直到高宗皇帝登基之后,派遣大将苏定方等人率领大军东征,打得东夷国望风而逃,只能困守西南一隅,再也无力袭扰大唐。

“扶桑国国王励精图治,自以为兵精粮足,必定能够将战乱不止的中土一举荡平,却不知道大唐崛起, 中土已不复隋朝末年的混乱景象。偏偏他选出的北征大军主帅又是一个贪婪之徒,为了夺取金银财宝, 于北征途中贸然攻打东夷国,结果与征讨东夷的大唐水师相遇。其时统领唐军水师的主将刘仁轨并非名将,在唐军诸将之中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籍籍无名的将军,却将扶桑国倾国之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只能狼狈逃走,扶桑国国王焉能不惧?”

李宗扬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看了厉秋风和慕容丹砚一眼,这才接着说道:“扶桑国从上到下,都是一些愚昧无知之辈,只是居住在大海之中,平日里没有外敌侵扰,这才养成了狂妄自大的性子。此番被大唐打得凄惨无比,这才知道情势不妙,扶桑国国王急忙派出使者前往中土,明面上是去朝见大唐皇帝,其实是想窥探中土虚实。扶桑国使者到了中土之后, 这才知道大唐打败了隋朝, 国力强盛, 远在历朝历代之上,就连肆虐一时的吐蕃、回鹘、契丹等蛮夷,都被唐军打得望风而逃。扶桑国使者亲眼看到大唐官兵悍勇无敌的模样,心中惊骇,对高宗皇帝极是敬畏。待到扶桑国使者回到扶桑,将在中土看到的情形一五一十说给扶桑国国王知道,险些将国王吓死。扶桑人一向欺软怕硬,此时最怕大唐兴兵东征,是以备好礼物,又派使者前往大唐交好。

“大唐一统中土,四夷宾服,压根没有将万里海外的扶桑国放在眼中,并无东征之意。看到扶桑国派出使者前来朝见,高宗皇帝颇为高兴,许诺两国交好,不兴刀兵。其后扶桑国多次派出使者前往大唐,学习大唐的礼仪、百工、兵法等,这些使者自然不能称为遣隋使,而以遣唐使名之。

“在这些遣唐使之中,除了扶桑国官吏之外,还有许多僧人。这些僧人师从大唐高僧,修习大乘佛法,回到扶桑国之后开门授徒,佛教得以在扶桑国传播开来。咱们所在的这座山最初叫作巍山,大唐高宗年间,有一位从中土回来的扶桑僧人来到这里修行。这位僧人四处化缘,积攒银钱,在山上建造了一座寺院,名为圣教寺,香火甚是兴旺。

“方才在下提到的扶桑人晁衡,也是扶桑国派到中土的遣唐使。他仰慕大唐物华天宝,最后没有跟随扶桑国使者回转扶桑,而是留在大唐做官。此人精通医术,又有文采,算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安禄山在幽州造反,一路南下攻克洛阳,又派出叛军击破潼关,兵锋直指长安。李隆基听了杨国忠的主意,弃了长安城逃往蜀地。其时为了不走漏消息,杨国忠压根没有将皇帝弃城逃走的消息告知百官,待到百官上朝之时,才知道皇帝和宰相已经逃出了长安城,登时吓得魂飞魄散,乱作一团。

“李隆基做了皇帝之后,最初在张九龄、姚崇、宋璟等名臣的辅佐之下,尚能励精图治,使得大唐国力强盛,威震四方。只是这几位忠臣离开朝堂之后,李隆基的本性暴露无遗,每日沉迷于酒色之中,朝政被奸相李林甫把持。李林甫狡诈无耻,为了独揽大权陷害忠良,朝廷中的忠义之士大多被他贬斥,许多忠臣良将被他构陷坑害,不是获罪被杀,便是被贬斥流放。其余那些忠臣见此情形,为了自保只得辞官归隐,离开了长安城。是以朝堂之上尽是李林甫的同党,都是一些奸诈小人。后来李林甫病死,杨国忠做了宰相,比李林甫还要卑鄙得多,只要肯给他行贿,他便许以官职,几年下来,朝堂之上再无忠义之士,都是与杨国忠沆瀣一气的卑鄙奸臣。

“听到皇帝李隆基和宰相杨国忠逃走的消息之后,这些龌龊官儿自然不肯为大唐尽忠。许多官吏以为大唐气数已尽,安禄山必定能够做皇帝,是以打算留在长安城,等叛军入城之后,便即向安禄山俯首称臣。另有一些官吏虽然无意投降叛军,却也不想为大唐尽忠,这些年贪污受贿,搜刮百姓已经积攒下了万贯家私,不管逃到哪里都饿不死。是以他们收拾了家中的金银细软,便即带着家人逃出长安城,寻一个稳妥之地买田置地,乐得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

“晁衡虽然是扶桑人,不过对大唐甚是忠心,既不愿意投降叛军,也不打算逃离长安城躲避兵火。他听说李隆基一伙人离开长安城之后向西逃走,便即买了一匹马,纵马向西奔去。李隆基带着杨家姐妹同行,一路上行走不快,晁衡终于在乌梅县地界追上了李隆基一伙人。其时李隆基和杨国忠只想着逃命,对于晁衡赶来投奔并不在意,不只没有夸赞他一片忠心,反倒因为又多了一人吃饭而甚是厌恶,压根不想让他同行。好在寿王李瑁平日里与晁衡素有交情,时常以诗文唱和,此时正是落魄之时,越发感叹晁衡对大唐不离不弃,便将他收在自己的随从之中,带着他一起逃难。”

喜欢一刀倾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一刀倾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