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别的部门,对建立情报司,可能会有意见。
因为司这个单位,就是部这个大部门下的小部门。
以往的时候,朱常洛成立一个新部门,总是以司级筹立,慢慢拓展成部,这样,就不会太惹眼。
这也就差不多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朱常洛成立一个司,就有可能最后独立成部。
独立以后,跟原来的部门,可就没什么关系了。
而锦衣卫辖下的情报司,性质完全不一样。因为他们所需要的人手,全都是本部门的人手,即便是最后成立了部,也都始终是锦衣卫所控制的。
锦衣卫的裁员,跟别的部门有所不同。
别的部门,裁员就意味着活儿没少而人少了,而且收入没有显着的增加。
锦衣卫的收入,在于灰色收入多。只要替皇上办一些灰色事情,那就是财源滚滚。
相比较而言,锦衣卫虽然在人数比例上最多,但一方面是朱常洛亲自出面,另一方面,锦衣卫的职权没减,对于裁撤掉的人也很人性,锦衣卫的裁撤工作,是进行的最好的。
别的部门,裁撤起来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跟叶向高一种内阁成员抬杠拌嘴的,那都是小儿科了。
有种的,直接就对朱常洛开喷,说他就是要将祖宗之法全部抛弃,这是典型的数典忘祖的行为。
最牛的,连朱常洛都略过,直接跑到供奉大明历代皇帝牌位那里哭,那叫一个凄惨悲凉啊,一边哭,一边向死去的历代先帝告状,说如今的皇帝,将所有祖宗建立的朝廷体制,破坏殆尽,利令智昏,眼看着,就是祸及百世啊。
这一次,朱常洛没有采取特别激烈的措施,基本上,就是哪个部门的问题那个部门自己解决。
因为有朱常洛自身裁撤锦衣卫的例子在那摆着,所以,一众大臣有意见归有意见,闹也有闹的,但还真没有一条道走到黑的。
深秋九月,朱常洛忽然接到了巡边皇太子朱由检的奏报。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因病亡故,其子发丧,目前,在汗位继承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和硕贝勒代善,基本上退出了汗位争夺。
也因为代善的退出,由这个年长的和硕贝勒,主持汗位继承的相关事宜。
据得到的消息,目前汗位争夺很激烈,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和硕贝勒皇太极为首,拥立的,也正是皇太极。
另外一派,则是以亡故大汗努尔哈赤曾言,要把汗位传给小贝勒多尔衮,既然努尔哈赤大汗有过这个意思,那理所应当的,应该拥立多尔衮为大汗。
朱常洛接到这份奏报,在第二天的朝堂上,公示讨论。
兵科给事中明时举道:“陛下,后金敌酋亡故,其子争夺汗位,正是人心不稳之时。如今大明军力颇盛,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一鼓击之,可平此心腹大患。”
御史李达道:“陛下,臣以为明时举所言甚善。辽东虽有段时日未动刀兵,但臣闻其对大明蠢蠢欲动者,自上而下不可胜数。努尔哈赤亡故,此乃天赐大明良机,所谓纵敌患生,该打,就是要打。”
随着明时举和李达发言,很多的大臣都跟着附和,这部分意见,并非是轻率之言,而是因为人人都知道现在的大明国力,已经有了显着提升,国库中的积蓄,是足够打一场大仗的。
而且,新军的战斗力,那是有目共睹的,花了那么多钱,打造出那么厉害的军旅,现在又有了机会,打,是完全可行的。
朱常洛静静听着,时不时点点头,算是给发言的大臣一些鼓励。
等赞同打一仗的大臣说完了,朱常洛道:“有哪位爱卿,有不同意见?”
兼职兵部尚书的孙承宗出列,双手抱着笏板,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对后金用兵,大为不妥。”
朱常洛笑了一下道:“孙爱卿可详细说说。”
孙承宗给出的理由是,眼下后金,表面上看是大汗努尔哈赤亡故,群龙无首,人心慌乱。实际上,后金的底子是非常深厚的。
除非是后金和硕贝勒之间,因为汗位而动了刀兵,那样对大明才是机会。
否则,仅仅是争夺汗位,并不能称之为机会。
这个时候,大明一旦对后金用兵,他们因为面临的是生死存亡,必然会抱成团共同抵御大明。
这样,后金和硕贝勒之间的矛盾,反而会因大明得出兵而被逼放下。
大明面对后金,局部有巨大优势,然并没有一鼓作气彻底铲除的实力。
如今后金手里,可是有不少坚固城池,纵然是新军,拥有着强力的火器,攻打这些地方,也是没有十足把握。
战端一开,那就是海量砸银子,没有绝对必胜的把握,轻易不可开启。
应该说,孙承宗的看法,跟朱常洛是比较相似的。但不能因为相似,朱常洛就可以完全站在孙承宗这边。
“叶阁老,位置内阁诸卿,都是怎么想的?”
叶向高听到朱常洛点到自己,赶紧出列道:“陛下,内阁对此事也是众说纷纭。老臣,是比较赞同孙尚书意见的。”
朱常洛点点头道:“诸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容再议吧。”
喜欢穿越到大明当昏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到大明当昏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