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稍事沉吟,回道:“陛下,臣还记得陛下教诲,对于草原部族,威慑,要大于用武。”
朱常洛满意点点头道:“对,草原上用兵的策略,就应该是这样。后金,那是铁板一块,必须要着眼于打,必铲除而能定。草原上鞑靼各部,则是十分松散,只要有了足够的威慑力,打压一部,余者,自可臣服。曹爱卿,可记司马穰苴之言?”
曹文诏最怕的,就是朱常洛考他的读书。
好在孙承宗引导他阅读的,都是对他职业有重大帮助的书,司马穰苴乃战国大将,他的书,自然是在孙承宗推给曹文诏阅读之列。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危必亡。”
“嗯,这下你知道朕为什么要让你读书了吧?有很多东西,都是睿智的前人,通过无数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经典之言,一句道出兴衰存亡。对于我们这些后世的人来说,只要能认知,就能少走弯路。”
“臣谨记陛下教诲,这就去着手准备。”
“慢着,曹爱卿。朕对你的能力,绝无怀疑,对你的忠诚,更是推崇备至。行军用武,全权托付你手,朕甚是放心。不过,有八个字,你要谨记,师出有名,网开一面。”
“臣遵旨。”
实际上,朱常洛是很想过过指挥军旅作战的瘾的。
这就好像是玩电玩,不管谁玩得再好,看着再怎么过瘾,还是不如自己上手去亲自体验一番。
但亲自体验,效果往往会惨不忍睹,一把好牌,在人家手里,就能玩出天际水准,而在你手里,就有可能打烂一手天牌。
在战略上,朱常洛可以发话,但在具体战术上,还是得靠曹文诏这样实战经验丰富,而且是打造新军元老级别的将官。
曹文诏体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官的特质,尽管贺显的草图上已经标明了位置,而且曹文诏找到贺显,反复核对了索赫契部的详细情况,但他还是派出精干的斥候,按照贺显的描述,侦查核对每一处细节。
唯一有点争执的地方,就是谁去打的问题。
五个新军混成旅的骑兵,各自有八百人的编制,草原上第一仗来临,自然是都想着伸手。
不过,打仗归打仗,皇帝身边怎么也得有人保护吧?
最少,得安排两个骑兵队伍保护。
这样一来,五个统领指挥使,就有了争执。
洪承畴道:“都指挥使大人,末将一直担任的是前锋营的角色,本职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既如此,前方有作战任务,末将自然是首当其冲,必须要打主攻的。”
何腾蛟道:“大人,末将带着本部人马,可是在京城足足练了三年,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如今,需要打仗了,我们这些没经过实战的部众,肯定是要见见血啊。不然,光是靠练,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大明的铁血军旅啊?”
严起恒跟何腾蛟一样,都是没有领下属真正打过仗的,这一次,争抢战斗任务,当然是很积极了。
叶经文道:“大人,此番随圣上北狩,这第一战,必须要胜,而且要赢得漂亮。末将和邹燧所部,经历过战斗,为保首战必胜,还是要将末将和邹燧部,提至战斗序列当中去。”
五名新军混成旅指挥使,各说各的理由,说着说着,就争论起来。
曹文诏嗷的一嗓子吼道:“够了!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在朱常洛面前,曹文诏可不敢大声说话,因为他心里实在是太害怕朱常洛了。
但在自己的下属面前,这些人不单单是他的手下,更是他一手教育,一手提拔起来的。
从领兵开始,曹文诏就绝对能够镇得住带的兵。
众人马上停止争吵,垂首等待曹文诏的训示。
“大家都是行伍中人,见了打仗就像过年一样,这一点,都好理解。但再怎么想着打仗,圣上的卫戍,就不管了?”
曹文诏一边说着,一边来回观瞧五个人的反应,一看他们不吵了,安排谁去打,又让曹文诏有些头疼。
哪一个指挥使,都是经历过严格的选拔培训,经历过军学院的学术学习深造,再由曹文诏亲自带着成长起来的。
无论是谁,带人冲上去,只要能按照训练战术打出来,那就是谁也挡不住啊。
这安排谁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曹文诏捏着下巴,竟然想了好一阵子。
“无论本指挥使差遣谁打仗,剩下的,肯定会觉得不公平是不是?那好,本指挥使就让老天来决定吧。”
洪承畴几人听了,不觉都抬起头,彼此看了一眼,都从旁人的眼中,看到了无比的惊讶。
什么?打个仗还要请老天来决定?这是什么节奏?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曹文诏做好了五个阄,胡乱打散,说道:“本指挥使这五个阄里面,有三个是写了战字的。抓到战字,就可以担任攻击任务。抓到空白阄的,就得担任圣上卫戍任务。来,大家各安天命,抓吧。”
五人都感觉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曹文诏这个都指挥使,这样的安排还真的是公平公正。
于是,五人都伸手,抓向了曹文诏制作的阄。
喜欢穿越到大明当昏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到大明当昏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