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前线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第三十七章 第三前线

作者:智能写作机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4 01:08:08 来源:书海阁

“终有一日,我会看到一艘飞船从地球开向月球,会像是五百年前,载着人的帆船从旧大陆开向了新大陆。”

离预定登月的时间已经很近了,飞船网络的代人们并不谈论月球和定班登月飞船的事情。刚从四天休眠中醒过来的李明都找到医生后,便问起他挂在服务舱边缘的一副画里那穿着太空服的中年男人是谁。医生说是当初组织第二次登月的时候设计飞船的首席科学家,是嫦娥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也是祝融计划的参与者。

“二次登月……?我记得很清楚,那年夏天热得很,我居住的地方气温超过了四十二度,我还在读小学。但夏日炎炎阻挡不了全城沸腾,外面的街是人,街外的街也是人,人们奔走相告,举楼欢呼,还有放鞭炮的,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把我吵得睡不着觉,好在过了一会儿,可能是城管,听说还有武装部队一起出面维持了基本的秩序。”

李明都说:

“但我不认识这照片上的人,一点印象也没有。当时宣传的人是另一位,一位……我只记得那位科学家姓杨,是我记错了吗?”

医生只从冬眠的大人们的讨论中偶尔听说一点关于二十一世纪的事情。他好奇地倾听李明都过去的生活,等这人说到后半,他方才解释道:

“对于重大工程,登月工程也好、登火工程也罢,宇航员没办法只能暴露,但真正重要的一些人需要隐蔽起来,这是对于他们的保护,也是为了世界和平的预防。他隐姓埋名了一辈子,在三十年前才正式解禁。而在解禁以前,他就已经不在人间了。”

说完,医生顿了一下,指着照片下面的那行话问:

“这话讲得怎么样?李先生。虽然目前耗时还是不够短,但我们是不是就像从欧洲开船到美洲一样,轻易地来到了月球。”

挂在墙上的照片不曾失色。男人露着正脸,紧皱眉头,身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漠,只稀疏地长着一些牧草。再后头,有一座高昂的建筑。照片里没能拍全,只能见到淡蓝色的网格一直从地上擎到了边框的尽头。当时可能是有沙尘暴,背景是灰蒙蒙的沙尘滚滚,不知为何非挑了这么个日子照相,隐藏在男人背后的辽阔天地一片黯然。肩膀的线条是闪亮的,但脸上光线稀疏。

李明都觉得他看到了一种深沉的思虑:

“听上去,像是某种不祥的预言。”

“不祥的?”

“你知道,欧洲诸国在发现美洲后开始掠夺财富和土地,再后一点,来往于大陆的帆船载满了黑奴。最终,美洲独立了。”

医生摇了摇头,说:

“李先生,你现在还沉浸在欧洲的一套古板的陈旧的奴隶贸易的世界观里。现在是二十二世纪,你应当抛开那些二十一世纪的思想,那些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

李明都不置可否,讲:

“我是知道得比较少。”

大约在下午,地球和群星落到了身后,变作了他们身后一轮蔚蓝色的明月,月球的形状在他们身前变得明显,是一轮银白色的地球。

医生带着李明都在通道里略走几步,来到一扇开阔的舷窗的前头。一片广阔的、起伏的、灰色的山野就在那时映入了他的眼帘。月球的半面正对着太阳,于是每一片月海的边缘都闪烁着明亮的光芒,环形坑的纹理分毫毕现,月亮上没有任何生命,也就没有任何多余的点缀物,它是简单的,它是原始的,野蛮的,它是石头,是岩石、是一片死亡的寂静的大地。

他正观察月球的时候,站在他身边的医生忽然说道:

“李先生,其实我很好奇。”

“好奇什么?”

“你为什么要主动前往第三前线?”

“我不是说了吗?”盈盈的月色比起原先已大了不知多少万里,广寒的明辉静静洒在即将到来的访客的身上,“我的机器在你们手里,在第三前线,它肯定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我的意识和那机器不能完全分割开来,那么对于我而言,了解我自身、配合你们、来到第三前线,不就像病人求医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只是这样吗?”

医生笑了笑,还要继续说些什么时候,李明都忽的发声道:

“喂,医生,我们组织的基地在哪儿啊?”

他便终止了思绪,伸出了手。

在医生的指点下,李明都转目就看到了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浓墨重彩。

那是在雨海,靠近阿基米德环形山和斯匹次卑尔根山脉的一束特别的亮光。医生说民间一般叫它第一前线,亮光是天文部门向宇宙发射的激光,它正射在太空船上为太空船导航。

在那亮光的附近,散布着密集的人类的建筑,彼此交通互连,犹如一片针脚向上的芯片,冷冽地面对宇宙。而在芯片的上方,数不尽的机蜂正在盘旋,犹如飞舞的鸟群。

这时,李明都看到除了第一前线以外,月球的正面上还零星地分布着其他的建筑群。各不相同的建筑群存在于不同的月海边缘,互不相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再睡一会儿吧,李先生。”

医生继续说:

“我们不是去第一前线的,要去第三前线。第一前线在正面,第三前线在月背,还需要旅行一个晚上。”

飞船切入了月球的轨道。

等李明都再醒来的时候,他在狭小的胶囊似的居住舱里,对着显示器眯了眯。显示器从蓝天白云的城市变幻成了真实的同步外界的太空景象。

几颗悄然滑过月球天际的卫星,像是在群山之上振翅的小鸟。稍微转目,他就看到了一片远比月球的正面要狼藉得多的背面。尽管在这一时间段,太阳没有照耀到这片曾经直面过无数陨石撞击的土地,但月背并不完全黑暗,它有点像是雨过将晴时的大海,水面已经平静,没有任何水雾,但仍灰蒙蒙的,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明亮。

月海是月球上的平原。在月背上几乎见不到任何的月海,它满目疮痍,无数或大或小的陨石坑拥挤在一起,像是下雨时城市撑起的一百万把互相推攘着的伞。

黑暗吞没了细节,阴影里找不到人类的痕迹。

李明都连忙联系了医生。

医生说:

“第三前线在曼德尔施塔姆环形山群,别往平坦的地方找。”

“曼德尔施什么?”

“看那一片。”他伸手指点,舷窗上随之现出一系列的数字印象,把具体的字打到了玻璃上,“曼德尔施塔姆环形山群,这名字是有点长。”

“但这名字不是乱取的,它来源于两个世纪前的苏诗人。苏国最先使用探测器两次拍摄月背,所以月背大部分一级区域都由苏国命名。”

说到这儿的时候,他还顿了下,用他那女人的美妙的喉咙饶有兴致地念了一首这位诗人过去一首颇富争议的小诗:

“我们生活着,却感受不到脚下的国家。

十步之外、便听不到我们的谈话;

而在某处只用半低的声音,

人们便会想起克里姆林宫的山民。”

李明都没听医生的念诗,他在这离月表数千公里的地方,望了又望,才找到那一连串像是痘痘一样拥挤在一起的崇山峻岭。这古老的群山每一块岩石都能追溯到三十亿年前,而从三十亿年前开始唯一算得上新颖的东西便是人类在这里扎下来的建筑,那是一小块像是贴皮一样隐没在环形山的背上的钢铁。

他转而问道:

“为什么要建在这么陡峭的地方?”

医生答道:

“因为月背仅有的两三个月海(平原)的地层都太薄了。”

飞船开始下落,钢灰色的大地开始上升,山峰刺向天堂,倾斜的地面逐渐遮掩了一半的太空,而地球就像黄昏的太阳一样彻底落到了地平线外,彻底隐没在月球的背后,成为一颗身在月背便永远看不到的星。

在飞船下降到机场的表面以前,立体的机场已经开放了顶部的门口。近地的月尘随着工质的喷射而扬起。接着,飞船落进机场,机场开始封闭的同时,机场的气压与飞船的气压调整趋于一致。

飞船在轻轻摇晃,而李明都所居住的胶囊便随之沿着他先前走过的通廊被排出飞船的体外,接着,轻轻地被两三根细长的管线接住。

“你们不下船吗?”

空气充盈在机场的内部,李明都冲着飞船吼了一声。机场内部的空间很大,似一空心球,声音好一会儿才传来回响。

随后,他听到了一阵不失礼貌的笑声。

“我们,李先生,我们不就在这里。”

一只又一只的机蜂从靠近地面的出口飞出。李明都回过神来:

“这里就是第三前线,你们代人在这里有很多身体?”

代人在这个时代不知何时同时具有了两种含义,一种是现代的综合意识的、使用多种身躯的人,另一种意思便是被他们所使用的身躯。

其中一只机蜂,它正寄托着医生的意思。作为无人机的摄像头部位正闪烁着明亮的光:

“是的,李先生,我们已经到岸了。”

在这距离地球四十万公里的地方,李明都伫立远视。四周一开始还是灰蒙蒙,但不几时便亮起明堂堂的光。再一会儿,高大的峭壁在全息投影中立起,一条浅到几乎没不过鞋底的小河在绿草中走。

“怎么样,现在放松点了吗?”

“关了吧。”李明都说,“全息投影这手段应该不能久用吧。”

机蜂闪烁了下,笑了起来:

“是的,全息投影是不能久用的,哪怕刻意降低了精度,调整了素材。别说人的大脑和眼睛,代人身体的大脑和眼睛也随时可能分辨不出来虚拟和现实,而致自身于危险境地。你对这点倒是很清楚。”

“其他人都不知道,不过你应该知道我有个迷幻的过去,在那过去里,我经常分不清自己和其他的自己的区别。”

世界重归于灰蒙蒙的真实。医生领着李明都沿着一条走廊往基地的深处走,不几百米,便来到了电梯前。机蜂这时分了开来。只一部分还和李明都、医生一起进入电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电梯四壁摆了显示器,显示器在循环播放注意事项。

李明都一边看,一边问:

“这里应该有非代人吧。”

“正常人想要在月球表面生活,哪怕是基地里生活,都太艰辛了。土星城都没有冬眠人,你怎么觉得这里会有?”

李明都笑了起来:

“假设没有,这显示器播给谁看呢?难道是专门为我而设的吗?”

话音落下,随着轻轻嚓的一声,电梯到达了某个层面上。显示器上并不显示在第几层,李明都并不清楚这里的层数参差。

再一声轻响,电梯门开。一个带着头盔的仿生代人站在门口,笑吟吟地说道:

“显示器自然不是专门为你而设的。您猜得对,李先生,这里确实是有一些不使用代人技术的普通人的,总有一些人是能克服生活的不便与艰辛的。比如……让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组长。”

李明都认得出,眼前的代人就是医生。

至于原先承载医生的综合人格的机蜂已经变成了一台普通的自律机器,被其他的有人机蜂引着前往了其他的方向。

他走出电梯,侧过目光,看到医生的边上站着一位中年人或者老人。头上的白发已多过了黑发,而双手双脚已全数是机械的义肢,轻轻地走在地面上。

“你好,老先生,请问贵姓……”

老人摇了摇头,他拿出一块布擦了擦蒙在身上的汗,苍白的脸显得严肃:

“言重了,我占你一点便宜,你叫我组长,老组长就可以,也不用问我名字。”

李明都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医生。

医生只说:

“在这个时代,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姓名不能轻易交换。”

“这里不是组织的机关重地?这里的人都是组织的要员罢?”

他试探性地问了问。

医生摇了摇头。

老组长和医生一起为李明都带路。来到一个地方居住,最先要去的自然不是核心,而是一个人所要生活的场所。月背有客房,月背的客房比起土星城的胶囊宿舍大了不少,有百年前寻常酒店双人房的规模,有独立给普通人用的卫浴,和一台立式打印机。

“杂务和先前一样,都由机器人代劳。不过清洁机器不是智能的,第三前线没有任何高级智能的机器人,你需要手动控制一下。衣服、水杯,你想要的杂物用打印机就好了。”

李明都若有若思地点了点头,他站在打印机的底座上,口呼了手套的功能。刚开始打印机平静得好像没有启动,只射出几道无害激光,在李明都的手上定位片刻,然后喷口物质像是抽丝剥茧一样落在他的掌心、落在他的手背,沿着骨节,沿着肌肤的纹理像草像泥土滚滚一样生长,不过三秒便形成了一层超薄纤细但极为坚韧的薄层。下一个三秒是第二层,接着是第三层。

九秒过后,一只可以在太空使用的三层隔热手套像是机器的镀层一样贴在了他的身体上。

“这是有机材料,可以洗掉。”

医生说。

“就在旁边。”

那是间与一般盥洗室并列的特殊盥洗室,里面有“浴缸”,浴缸装满了一种粘稠的不会因张力四分五裂的浅绿色溶液,可以融化有机材料。

在等待有机材料融化的片刻,不定型在他的脖子上自然地伸展了身姿,在那时,他借着不定型的视野看到盥洗室里挂着一副字画。

工业时代的灯光照在冷峻的钢铁墙壁上,特种玻璃保护了里面脆弱的纸,纸上从上到下写了很多行字,字体狂放得像是水上的连波,以致于难以辨别。

李明都读出其中一句: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顾兔?在腹?我不认识这个字……这些是什么诗?讲的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医生不懂也不关心这些。

倒是老组长睁大了眼睛,颇有些费力地在辨识上面的字。随后他看了眼医生:

“你这会儿是不教了,我还记得。”

接着,他又看向了李明都:

“但你那个时代应该还是教的吧,纸上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四言古体诗《天问》,属于楚辞。你念到的那几句话是诗人在问日月星辰是按什么规律在天上排布的,他们是从汤谷出来的,然后在蒙汜落下的吗?如果是,它们到底走了多久的路?接着,他又问月亮有什么德行,凭什么残缺了还能重新圆满,月亮上面的黑点是什么?是不是兔子藏身的地方?你这读半边是读对了。顾菟在腹,这个菟它有个草字头,读半边也没读错,它就是读兔。”

李明都从溶液中收回自己的双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谁写得这首诗?”

老组长摇了摇头,责备似的说道:

“端午节还记得吗?”

“记得。”

“这个节日,还有粽子,是为了纪念谁,你还记得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屈原……一位跳水自尽的楚国诗人,是吗?”

“是的,青年人。他先是被楚国流放,在楚国国都被秦军攻破后,便自沉于江中殉国而死了。”

李明都喃喃道:

“我记下了,记下了。这首诗真好,装饰这里的人还真有些浪漫。”

医生听他们的讲话如听天书。他始终保持沉默,直到这时,才插嘴道:

“这些小物件通常是曾经的住客带来的、留在这的。我们不会做任何比标准线更多的装饰。”

三人一行走出客房。老组长这时告辞,晃晃悠悠地消失在客房通道的尽头。

医生带着李明都继续走,陆续参观了餐厅并吃了晚饭。第三前线有多个餐厅,安排李明都用餐的算是一个小灶。接着是娱乐场地、训练场地、部分可以公开的功能馆。等绕了一圈回来,他们又到了电梯前的大厅里。

钢铁的穹顶挡住了太空的景象。位处在十数米之上的的灯光照亮了地上的集装箱。机器就在集装箱与穹顶之间的空间里自由移动。在月背,不需要复杂的飞行动力装置,机蜂的构造也就与地球的不同,用来控制方向的桨叶闪烁着金属的冷色。

先前的一路还有说有笑。等重到了这里,合成的笑声顿时终止。

医生凝视着穹顶上的一盏灯,又问道:

“李先生,你是想要休息一晚上,还是随我们先来看看你的‘身体’的情况?亦或者,你已经感受到了一点?”

李明都沉吟片刻,说:

“我想先看看。我现在有种特别的感受,明明没有接触到水,周边却像是有些湿润的,这种感受应该是机器传给我的,并且引起了我部分皮肤的局部收紧。”

“这是你先前所说的不同身体间也会互相传递神经信号的后果吗?”

“没错,按照一致推测,这种信号会干扰大脑,导致身体做出错误的反应判断……就像天还不冷,皮肤却会自个儿起了鸡皮疙瘩。”

“呵,我记得。”

医生大步开始往前走。

“你现在把意识转移到机器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明都走在他的身后,边走,边闭上眼睛,尝试转移自己的视野。不过片刻,他便深陷一片冷冻的黑暗。在这种黑暗里,存在于盒子中的思考能力也变得迟缓。人体诧异地睁开眼睛:

“你们冰冻了它?”

医生站定,合成声笑道:

“或者可以算。”

这时,两人已到了大厅的中央,站在千万个地板方格纹中的其中一块方格上。

也没有做任何动作,这一块方格忽的如电梯下沉,把他们送往了第三前线的更深处。

周遭是一片黑暗。垂直的通道只有通道的开口处射来荧荧的光,在代人的脑海里作为信号流转。约五分钟过后,底处渐明,映出了一种浅蓝的水色。

不几时,方块地板停定。他才看到一片一望无际的蓝色。无限大的蓝色几望不到尽头,占据全部的视野,好像直要连接到地平线的尽头。

在第一印象,李明都以为这是个湖。但下一瞬间,他发觉到湖在发光,光线照到了他的身上,而湖面并未留下他的影子。

医生这才说到这是显示器,你可以上前摸一摸。

李明都蹲下伸手,刚要触摸湖面的时候,却摸到了一种坚硬的东西。

这显示器,贴在一个占地可能有几十个平方米的巨型圆柱体中,它不是平均的,它有一种规律的渐变。这种渐变显然没有做防止视觉误差的处理,因此才会叫人恍惚间感觉自己好像站在一片宽阔的水面的旁边。竖立着的东西看上去竟像是从脚底出发,横在身前的,也因此,尽管庞大,他也可以将表面的一切蓝色尽收眼底。

医生说这圆柱体是封闭的,里面灌满了某种极纯也极冷的液体,它的能量低到这么一种程度,以致于所有的粒子都变得迟缓,接近于固体。

万物凝滞不动,犹如在最深的海底。

接着,他说:

“你的机器身体在各模块做过防冻、防渗透与有限隔离处理后,我们就将之置入这个容器的中央,便于观察它所会发生的现象,恐怕也就是你感应到寒冷和迟钝的原因了。”

“这个机器和云室、泡室是一个原理?”

李明都问。

医生略有诧异,他说:

“确实,你是怎么想到的?”

“在我前往一千年后前,基地也想探查我在穿越时是否会发生某种反应,是否会引起微观世界的变化,便把我放在一个填满一种材质的坦克里,我不知道他们最后得到了什么结论,因为在那瞬间我穿越了。”

“带着坦克一起?还是只带着自己的身体?”

李明都瞥眼:

“不,只带着自己的意识,我应该说过这点。”

“确实有这么一段事情。”

医生的头盔闪烁着光点。

贴在机器表面的显示材料自然也不是给代人们用的。

医生带着李明都边走边说:

“这也是个老设备了,在我出生前就在月球上建造了,而在建造前,它已经设计和筹划了近十年。那时候,代人还不算特别主流,所以主要考虑的还是正常人的需求,用了一种可显像的柔性材料贴满了表面。现在,检测的技术没有进步,它的使用寿命还在,造价昂贵,也就不便更改了。不过平常我们不开这些显示器,今日有你,就开给你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平静不变的显示器的微光照亮了他们的脸。除了刚来的两人,这里只有七个代人。其中六个已经坐在了椅子上,连着长长的线。

李明都问起这些代人是否是负责控制这台巨型仪器的。

“你看到墙壁了吗?操作员们都在墙外,不必亲自来此。在这里的代人都要比操作员更进一步,算是现场操作员。”

这个词并不平常。对于代人们而言,现场与其他场地好像没有区别。

那么,所谓的现场操作一定有其更深的含义。

他还等着医生继续带着他往前走。谁知医生在一座机床前突然停下来。他站在李明都的前头,侧望蔚蓝色的机器,征求意见到:

“要不要择日不如撞日,就在这儿,就在这时,进行一次常规的实验。”

不定型那时从脖子边上顺着肌理而下,直达袖口的部位。他轻轻触摸不定型的表面,问:

“什么实验?要多久?”

“一次感受的实验,用来测试多个身体之间的意识连接。你躺在这张床上,听我指挥便可,行吗?李先生,过程很简单,时间也不长。”

李明都寻思片刻,点了点头。试验床可能是有扫描的功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等他躺到床上以后,位处上方的部分沿着滑轨下降,盖在他胸口朝上约一厘米的地方。落定以后,他意识到他躺在一个圆形轨道之中。

最先,医生说把意识转移到机器体内,保持静止不要动,接着向外、定向地、向一个方向发射一道电磁波讯息。

“不用怕扩散,但尽量做到收束方位,把能级压低。剩下的我们自己能处理。”

李明都如言照做。

人体勉强分神眨了眨眼睛,示意自己已经做了。

医生站在外头,平均坐在各个方位的代人实验员们静默不语,单单凝视着蔚蓝色屏幕里漾起的波纹。

这里所谓的波纹,它的形成即是对电磁波在穿越物质时不可避免地对物质内部的带电粒子进行轰击。随之而来便是离子化现象。存在于原子内部的核外电子会被激发带走部分,引起局部发热。这些热量足以形成一些可以观测到的气泡。而这些气泡便会留下波纹的痕迹。

然而,最让医生关注的却并非是电磁波的痕迹。

在线上的会议中,他凝视着一连串的从内而外的波纹,睁大了眼睛:

“没有,真的没有……”

“什么?什么没有?我们不是观测到了电磁波的现象了吗?它的通讯功能是正常的,仪器运作也没有出错……”

他的助手,七个现场研究员之一抬起头来问。

整个虚拟会议室都笼罩在像是水一样的波纹之中。

“蠢货,你好好数数刚才应该都发生了些什么?这些事件,和我们所观察现象是如何一一对应的!”

助手依旧绕不过弯来,他迷惑地说道:

“是实验对象真的维持了原本的静止,没有冲击室壁?不过未来机器可能确实可以抑制生物那种无自觉的动作吧,只保留最基本的震颤……”

任何动作都会发生能量的传递。实验已经提前消除了机器基本运作量的影响。但李明都意识的转入,哪怕只是生物无意识震动,或稍微加速一下某几个模块内部的路线运作,冲击有限隔离材料,也会发生热量传递。

这些热量也足以产生一些空泡,让外界观察到。

“不,不,不,这确实很叫人吃惊,但不是这件事情。”

医生不停地摇头,他说:

“你再想想,他还做了些什么?”

助手更加想不明白:

“波纹的分布,符合电磁波讯息穿越液泡时的特征,应该没有其他的动作了吧。”

医生依旧摇了摇头。

他睁开自己褐色的冰冷的眼睛,说:

“忘了吗?刚才,他应该发生了意识的转移。”

助手闻言一愣,还不理解。其他在会议室里的人也在思考这句话的含义,在短暂的时间里,他们还不能想清这短短半句话的含量,只听到医生重复道:

“他听从了我的话,真的向外发射了电磁波,说明他确实地在控制这具身体。他的意识真的控制了这台机器。”

那么,这一联系、是依靠什么作用发生的呢?

不论是什么现象,大至天体的运行,小到人类根本察觉不到的一缕射线的通过,只要存在于现实的界面,就不应该从宏观到微观都毫无反应。粒子与粒子会互相撞击,任何的“力”,波也好,场也好,任何其他作用也好,又岂能不留下任何痕迹?哪怕是最虚无缥缈的引力,也会传递波痕。

而眼前只是一片静默的深渊,电磁波引起的痕迹掩盖了一个更深更为奥妙的玄奇。

好一会儿,死寂被助手打破,他小声地不可思议地问道:

“这种现象应该作何解释?”

医生紧紧地攫着自己的脸,他悟不出来:

“我怎么知道?物理理论难道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应该是允许的,但需要启用、启用一些更远离现实的……幻想般的理论。”医生已经彻底沉入了自己的思索中,与此同时,周研究员与罗研究员等人姗姗来迟。

医生抬头,他们看过波纹以后,也投来自己的目光。对于这群人而言,不需要互相交流,就知道彼此所有的是同一种惊骇。

周研究员说:

“不要让尊贵的客人久等,操作员们,你们把自己封起来,别加入谈话了。医生,快点进行下一步吧。”

“是这个道理。”

医生勉强点头,重新打开端口,用合成声说道:

“现在,李先生。我会用一种定时刺激的方式对位处于心和头脑体之间的黑匣子进行刺激。如果你感到不适的话,只要睁开人体的眼睛就好,我们会立刻终止。”

那时,李明都在机器之中,保持一种抽离的放松的姿态,并不彻底沉入。他感到周围是一层很窄的黑暗的壁垒,壁垒外传递着深深的寒意。不过寒冷并不会让他难过,他已经非常习惯在寒冷世界中的生存。

他继续不做任何事情,听到医生的话并同意后,也没有感受到任何刺激的发生。或者,这种对黑匣子的刺激并不会让他痛苦。

不定型在人体脖子的边上抬头,好奇地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蔚蓝屏幕上的波纹,只记忆,而不思考。

虚拟会议里,三个主要研究员则对七个现场操作员进行一一发讯询问。

“没有发生那天发生过的现象。”罗研究员说。

“我们上次复现过,莫非也只是一次偶然吗?”医生摇了摇头,“我不信有偶然。”

周沉思片刻,说道:

“要不,先让他把自己的意识抽出机器的身体?”

医生眯起眼睛,他抓着自己的下巴,说:

“好。”

李明都收到了医生的指令,立刻抽出了自己的意识。

蔚蓝色的水面仍然澄净不动,不曾留下任何信息传递的痕迹。

然而就在他把意识抽离的下一瞬间,也就是刺激来到黑匣子的同时,随着前额叶上的一阵颤栗,光辉、土星还有那在形成与毁灭之间的明暗相间的光环一起,再度朝着直接连接的操作员们撞击了过来。

喜欢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