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 第四十章 列宿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第四十章 列宿

作者:智能写作机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4 01:08:08 来源:书海阁

雪崩融解,冰块随波而涌。烟涛微茫,从海面升至天空,经日不绝。

太阳东升又西去,不一会儿,就迫近世界的尽头。漂流的烟雾蜃气与火山喷射的灰尘一起在地平线的尽头与太阳的底下不停地翻滚着。时值二十亿年前的黄昏,天空升起了两轮明月,在太阳下黯然失色。闪闪的金光洒在冰水混合的波涛之上,像是在熊熊燃烧。

无际的海面上,黑色的长方体随水漫无目的地漂流。

李明都坐在黑色长方体的边沿,双腿浸没在飘着浮冰的水里,随之一起沉浮。天地山海皆是发白,还有偶尔几座看不到顶的巨型冰山,会带着千千万万的碎冰岩砾,在雾气中前行,又从人的身边走过。

这片大海的温度仍在零下,冰层固然开裂,但下方的水到了上方,一边在释放过量融入的气体,一边又有结冰的迹象。

环境的改变既迅疾又缓慢。释放温室气体的微生物们,与这个世界原本既有的冷却的大气层,正在做一场无形的斗争。而这一斗争,或许千万年内都看不到任何的结果。

李明都按照秋阴传授过的知识观察了整整一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和自身影子的长短变化,才恍惚地猜到,他在钻地与游海的过程中,从北回归线附近漂到了接近赤道的某个位置。

在这前所未有的冰河世纪的短暂时间里,赤道的周围偶然会发生冰层破裂的现象,产生一条冰水混合、类似于后世北冰洋的海流,缓慢地在地球上漂流与循环。

之所以亲自观察太阳的升起与落下,是因为外骨骼已经不好用了。

在零下三十度到五十度的极端环境工作,又进入上百倍大气压的零下深海,又是被雾气浸湿,又是异常磁场,经历十数天也可能有数十天的艰苦作战后,李明都都想要打开点随便什么都可以的文档,来消解一下不可捉摸的时光,结果增强现实许久未能唤醒。

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外骨骼携带的智能系统宕机了。

不过枪械、辅助运动组件,红外夜视仪、顶灯等一些功能部件没有损坏,还可以正常使用。但能源不够了,材料自身的保温性还能坚持,但加热组件这些原本他就不舍得用,现在肯定是用不了了。

大雾笼罩了无际的冰洋,太阳即将沉到地平线的另一边。

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在装甲的表面,装甲上的字母已经脱了漆,有海底的微生物附着在漆上,可能在吃漆。

李明都坐在黑色的长方体上,看着无边广阔的大海,看着飞腾的冰雾,他什么也看不清。

他不知道自己需要在这片冰天雪地里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坚持多久。

与那未知晶体的接触,让他以为自己有了一点机会。结果这点机会看上去只是他的幻觉。

白天日照强烈时,他还会想:

“既然历书会把我从现代突然传送走,那么,某一天它突然又把我送回去也是可能的吧?”

等到那比现代大得多的月亮升入高天,海中的潮水欲发汹涌,浪汐带动了黑色长方体的摇摆,冰冷的夜风无情地舔舐盔甲时,他的心思阴沉下来,开始想:

“不要在做梦了,没可能的。你得做点什么……就像鲁滨逊漂流到孤岛……或者其他什么奇幻求生故事一样……”

可是李明都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绝灭的冰河世纪可能什么也做不了。这不是鲁滨逊和他有葡萄有山羊的荒岛,这是一个还未诞生的世界。

它可能比李明都所熟知的白垩纪大灭绝,以及更早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都更为久远。

这是一个人类及现代一切动物植物的先祖还只是原核动物的冥古的时代。

宇宙一片莽荒。

夜幕几度降临。到了临近大陆边上,周围的雾气稍微消散,繁星倒映于冰洋之上。宽阔而年轻的银河静静地流向了大地的东方,直与其他的星光交织在一起,绚烂满天。

他仰望天空,又想道:

“不过我也比鲁滨逊强呀!我有很多工具,我有不定型的身躯,我还身强力壮。可以的……我能做到的。”

他拖着黑色的长方体,抵达了冰川的岸边。这里的冰川覆盖的不是海洋,而是岩土大地。他靠外骨骼、工兵铲与磁轨步枪大功率模式,连爆破带挖凿,钻出了个深邃的洞。

这样,他就能把自己埋在地里极深的地方,度过冰冷的又一天。

而他的生活就像这片没有边际冰原,白茫茫一片,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除了一个黑色的长方体。

上面寄托着他回去的希望。

尽管他并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凭这东西回去。

第二天黎明,他从洞里爬出来的时候,黑色的长方体被冰洋的大水往远离岸边的地方冲走了。李明都吓了一大跳,赶忙潜入海中,逆潮游去,花费了好一波力气才黑色的长方体重新捞回了岸边。

“好啦!得用我的新本事了。”

被命运放逐的年轻人哈哈大笑起来。为了固定住黑色的长方体,得做一点链条。一切有机的材料在这个时代都不存在,这个时代拥有的只有金属。

金属矿藏不同于煤炭或石油这些有机物,在地球的形成中,只依赖于沉淀和富集这两个过程。别说地球,飘在太空中的小行星也富含各类金属矿物。在地球上,有矿脉露天可见,表面只埋了一层冰雪泥。

找到一片不远处露天矿物后,他就用不定型的身体开始吞吐物质、哺育“珍珠”,做出了一条长长的铁链子。他把铁链的一端绑在黑色的长方体上,另一端则绑在矿脉的边缘。

矿脉的底下意外有种类丰富的微生物聚落,是能吃的地衣,他决定把矿脉作为自己的临时据点,而就着自己开采的小洞更往深处挖去,做成自己的小家。

白日他用不定型身体采矿,配合其他工具做成零零碎碎的生活物品,譬如斧头、杯子与脸盆,晚上他就栖息矿洞中,尝试推平岩石,做出石座与石床,又用黑色长方体聚焦阳光烤干土壤,堆在床上,当做自己的被。

每日太阳升到最高时,矿洞顶上无边大山的冰雪消融,化为流水涓涓而下,滴过洞口,恰似珍珠倒卷帘。

而日落夜来,流水顿时凝为冰雪,便作冰凌。矿洞很深,李明都呆在里面稍往外走,才能见到一片井口大的天空。一**得多的明月和一轮小得多的月亮,在洞外此起彼伏,偶尔共天,偶尔同隐。

天淡,银河垂地。

李明都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关心起星星的。

像是他数千年前或数万年前那些无所事事的先祖们一样,只能在洞口或窗后,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秋阴传授的知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天文的。

有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有金木水火土、有每个季节星空最明显的大三角、最主要的亮星的判别。

李明都还记得她说过,在不同的时代,最为不变的是数学构造的自己的世界,其次,则是那些物理的定律、我们相信物理在每个时代都是一致的。再次,我们相信的是我们头顶的星空。

“因此,你要确认头顶的星空。若是真能带了九五式去了,最好也拍下些星空的样子。因为星空也不敌时光流逝。”

星空也会变化,恰如那六十亿年后的惊鸿一瞥,人间已彻底被换了。

而这时的星空,一定很早,但具体有多早,李明都不清楚。

因为离穿越时时间已长,而学习的时间仍短,李明都许多东西本来就没怎么学、如今就更忘了。原本外骨骼里还带了点资料,据说还包含假想的过去时代的星图,结果智能系统宕机了。

因此,秋阴给他介绍的夏季大三角、秋季大三角,他一个都没法从这闪亮的星空里辨别出来。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组成夏季大三角的牛郎星或者织女星需要十五亿年才会诞生于银河仙与凡的两侧,开始他们未来绵延十数亿年的鹊桥相会。至于组成秋季大三角的北落师门或者土司空也需要再数亿年的时光,才会姗姗来到人间。

至于二十亿年后的那颗北极星勾陈一在这时不过是银河母亲怀抱中的气体,它差不多需要正好二十亿年,才会亮起在银河,被未来的人们敬畏地称为天之最尊者。

爱琴海的诗人们所热爱的八十八星座,在这个时代还未升上天空,曾侯乙墓曾绘制的二十八宿,尤且只有孤零零的几个不重要的关节。未来代表天宫、天市、天皇大帝的星星们还不过是这一生机勃勃的星系里正在酝酿的气体的胚胎。

地球、太阳以及银河在那时都还年轻。

仰视的李明都很快想起秋阴还说过黄道。黄道就是太阳在天空中走过的轨道,只要记下太阳走过的天空,即能记下黄道。

而黄道具有许多天文特性。

譬如说,可能是出于行星都绕着太阳转,公转轨道都围着太阳的缘故,太阳系行星都分布在黄道面上。

行星本身并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光,因此,太阳系内的行星要比那些遥远世界的恒星更为明亮。其中,金、木、水、火、土这五颗行星纵然数千年前的古人也能轻易分辨。它们在夜空极为明亮。尤其是金星、木星和火星这三颗甚至不满足于在夜空明亮,足在黎明与黄昏这些太阳仍在、天空亮着微光的时分,就清晰可见。

外骨骼头盔带有天文望远功能,这个功能并不足以看到海王星或天王星这些极遥远的天体,但观察金木水火土还是简单的。

木星是天空最亮的星。

李明都只花了一两天的时间,就在一个黎明时分辨认出了运于黄道边缘的木星。

他打开外骨骼的内藏面板,手动调焦后,很快就看到了一个芝麻大的亮点。

这亮点不是一整块的。

它上面有纹理。

明暗相间的纹理,模模糊糊地将这颗镜子里的星辰分为了三到五层。

“呀……不愧是老大哥!你在这不知多少亿年前,也是我在书里看到的样子呀!”更详细的东西,李明都看不到。但这年轻人已经傻兮兮地高兴起来了。他在洞穴冰凉的深处忍不住手舞足蹈,连转了几圈,直走出自己原本观察的位置,拿起金属盆和金属杯子敲在一起,放出响亮的音乐,而覆在他脑袋上的头盔自然也偏离原位,不再对准木星。

好一会儿,他才按下兴奋,自个儿寂静地站在广阔的银河之前,在明月之下,停步远瞩,立于呼啸的风声之中,立于零下的世界之上,自以为是数尽群星的独一之君王。

金乌那时高升,天空发亮再不见群星,烟气袅袅不绝于冰洋之上。

找到木星给李明都死寂的冰原生活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乐趣。

等到夜晚,他先是确认了自己昨天找到的木星。那时的木星,已经稍微偏离了它原先的位置。恒星在天上的运动是简单的,因为它们是“恒”,运动轨迹非常稳定,彼此之间基本不动,因此,星座与星座,或者星区与星区之间的距离都非常稳定。但行星不是,它们是“行”,它们或者从地平线上明显上升或者往地平线下明显下降,过一段时间,上升或下降的轨迹还会不同,会在日复一日间走过数不尽的星座、星垣与星区。

他立刻着手寻找金星。

金星古时代就称之为启明星。只要能看到,就一定是最亮的星辰,比木星更亮。

只是刚刚调准焦距,李明都盯着外骨骼对准了金星时,镜面里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了一惊。

那时的金星挂在半空中,犹如上弦月。一大半的身体隐没在黑暗中,一小半的身体则被太阳照亮了。

这倒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秋阴在八大行星通识中特意讲过,金星与月亮相似,从地球去看,周期性的圆缺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但问题是,他所看到的这轮金星,它不是月亮的灰白,也不是教科书里画过的耀眼的金黄……

它是蔚蓝色的。

甚至比李明都记忆里的地球更为蔚蓝,美丽得像是夜空中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石。

“为什么……不,没有为什么!”

他猛地意识过来。

“这是不知多少亿年前,也许,在不知多少亿年前,金星曾是不一样的……要知道时晴说过只需要几亿年人类现有的一切痕迹都会灰飞烟灭。何况现在肯定要比寒武纪更久远呢……”

李明都并不清楚金星的传闻故事,因此,他不晓得金星曾有个争议,那就是它的表面曾经是否有过海洋。在这个时代的二十亿年后,从未登上过金星的人类科学家们对此议论纷纷。

不过当时的李明都想起了火星的传闻故事。在火星的传闻故事中,火星曾是个……生命星球。

秋阴说火星是一颗荧红色的星星,也很亮,因此也很好辨别。

但他搜遍夜空,也不曾见到一颗荧红色的星星。李明都天文知识的匮乏,加之时代的不同,地球倾角不同,他没有办法通过别的途径确认火星,只能漫无目的地对准那些最亮的星辰,尝试遍历。

大约在第四天的日出之前,他终于找到了一颗在望远镜里能完整显现其自身的行星。

但那颗星星不是橘红色的。

它有环,它有明显的在赤道两端的突起。

但它不是土星。

那个时代的土星还没有环。

它是钢灰色的。

并且,它身上那均匀的、一致的钢灰色,并非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为生命所建造。

喜欢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