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古代,她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 第471章 攥写农耕笔记

到了晚上。

杨天成坐在桌案前,正在思考如何写婉拒信。

说实话,杨天成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杜贤是他们多年的好友,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更是一同走遍大江南北,看了许多大好河山。

杜贤的家境殷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帮助当地的百姓解决苦楚,因此留下不少美名。

连刘采薇都说,杜贤这个人是圣人,不但心善,为人也耿直,更是见不得天下的百姓吃苦。

有好几次,杜贤为了让当地的百姓安居乐业,自掏腰包帮助那个村统一盖了新房。

虽说那些房子都是泥坯盖的,可比过去的旧房四处漏风,不知好了多少倍。

杜贤还把全村的孩子都召集起来,教他们读书识字,将来长大了,能靠识的字养活自己跟一家老小,不用仅靠着种地来维持生计,靠天吃饭,终究是有很大风险的。

前些年旱涝频发,不少农户都颗粒无收。

要不是依仗着朝廷下发的救济粮,百姓们恐怕早就饿死在地埂田间了。

那个时候,杨天成跟刘采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教当地农户一些种地增产的方法。

那些方法很奏效,只要没有天灾,百姓们一年的收成,是过去的三五倍之多,不但养活一家人,每年家里都有余粮,真真的是好日子。

想到这里,杨天成的嘴角略微上扬。

其实这些都是刘采薇的功劳,他只是个听差办事的。

在种地这方面,自家娘子才是专家。

无论遇到什么困境,到最后都会被刘采薇化解。

其实杨天成也一直在纳闷。

刘采薇也只是个农妇出身,她是如何知晓这些事情的。

就连朝廷的“农耕院”都未必有她知道的多。

他也曾问过刘采薇。

可刘采薇的回答则是,这些都是她苦思冥想来的,也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得知。

虽然这个理由不足以说服杨天成,但结果却是无可挑剔的。

但凡经过刘采薇之手,无论什么恶劣的条件,都能种出相应的农作物出来。

不服不行。

刘采薇收拾好院子后,进了屋。

透过烛光,她看到杨天成有些驼的背影,不禁鼻子一酸。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到了更年期。

这段时间只要遇到一些事,她就疯狂的联想许多,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时不时还会忆当年,或是哭,或是笑,搞得自己跟个精神病患者似的。

以前的杨天成英姿挺拔,一米九的身高有着两米八的气场。

无论是走路跟言谈举止,都透着大将之风。

过去当将军的时候,走到哪都是威风凛凛,从来没有人敢小觑他。

现在可好,都成了一个弯腰驼背的小老头,连村里的臭小子都敢来薅他的胡子,真是反天了。

还没动笔的杨天成感觉身后正有人窥视他。

不用猜,一定是自家娘子。

趁他还没回头,刘采薇走了上去。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休息。”

“在想如何给杜贤回信。”

刘采薇上前抚摸着杨天成的背,“我的决定,让你为难了。”

杨天成转头看她,将搭在肩上的手拿下握在自己手里,眼神温润看着面前的人,“哪里。只是许久未见了,有好多事情想问,却又不知该如何问起,这才无从下笔。”

他知道这话刘采薇肯定不信,但说都说了,也不好收回来。

刘采薇对他还是了解的,知道他是很想过去帮杜贤的,只是问题出在自己这边。

刘采薇最近精神状态不佳,身体也不是很好,经常胸闷气短,走几步路都喘,所以不好长途跋涉。

这次杜贤写信求助,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心里有些自责,没能帮上盲山村的百姓。

就在这时,刘采薇的目光定在桌案上的信纸上。

她突发奇想道“天成,既然我们不能亲自去,我们可以写一份详细的农耕笔记过去。”

闻言,杨天成的目光灼亮,“对啊。还是娘子聪明,我们可以把农耕的经验写下来给杜贤,让他严格按照这个来操作,肯定能行的。”

“不同的土壤种什么作物,不同的气候产什么物种,咱们都可以通通写下来,何时春耕,何时施肥,怎样防止虫害天灾,这些全都写进去,我相信肯定会对盲山村有帮助的。”刘采薇也瞬间来了精神。

“对,我相信,不但能帮助盲山村,有了这个笔记,还能帮助更多的村民脱困,对他们的农耕一定大有助益。”杨天成越说越激动,他立刻站起身,双手搭在刘采薇的肩上,“娘子,到那个时候,你就是全天下百姓们的福星,他们一定会更感激你的。”

刘采薇笑笑,“让他们感激我有什么用,主要是咱们这点种地的经验告诉他们,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就算是给咱们积德了。”

“对对,娘子说的太对了。”

看着杨天成高兴的样子,刘采薇也展了笑颜。说实话,先前她都没有想到这里,要不是这次杜贤来信求助,恰好她又不能出门,还真没考虑过要把这些经验写下来,传承下去,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既有了这个想法,她就想立刻实施,等写好了立马给杜贤拿过去用。

晚了怕是来不及。

眼看正月就要过去了,等他们写好了,再找信差送过去,大概也到春耕的时候了。

得抓紧才行。

杨天成对刘采薇的想法鼎力相助,不但承包了家里家外所有的活,闲下来还会把刘采薇写好的一部分拿过来再多抄几份,然后找人送到周边的村镇去。

这样一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农耕的关键,也不至于一味的靠天吃饭,哪怕多帮一户人家,那他们都不算白白努力。

刘采薇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一直坐在桌前攥写笔记,就是为了能早一点送到杜贤手里。

平时种地的时候不觉得,这一要写出来才发现,要注意跟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写着写着就又想起其他的注意事项,再加上各个地区的气候以及土质关系,都有着不同的应对措施。

所以要好好的,仔仔细细的写清楚,不能出一点纰漏。

历时半个月,刘采薇总算是将自己知道的全都写了出来。

检查了好几遍,确认没有遗漏的,这才交给杨天成,让他赶紧找信差给杜贤送过去,才不会误了春耕节气。

杨天成跟着抄了半个月,刘采薇写的他都过了好几遍,心中不由佩服。

这一个弱女子是该有多么本事,能对农耕见解的如此详细,就连如何制作更便捷省力的农具都有详细的介绍跟制造图纸。

喜欢穿越古代,她让全家过上好日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古代,她让全家过上好日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