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瀛海录之芙蓉花开 > 伏法

瀛海录之芙蓉花开 伏法

作者:姜恕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4 01:26:06 来源:书海阁

“那他们怎么还有脸跟太祖爷求官?竟然还敢求太师之位?太祖爷的脾气未免也太好了点,换做是我早就一脚把他们踢出去了。”

武宁长公主笑了一下,道:“太祖不过是看在文皇后的面子上,文皇后的生母王夫人是个菩萨心肠,一直将太祖视作亲生儿子一般看待,他老人家怎么好忘了王夫人的养育之恩苛待王家呢?生完了气还是赏了王家几个儿子不大不小的官职,又赏了些宅子田地,可惜这几十年王家那些个子弟没有一个争气,倒也就是一个王忆了。”

“那高宗皇帝又为什么不喜欢王家?还有先帝爷?”

“高宗皇帝是在行军途中出生的,他幼时颠沛流离,为了保命曾经跟着文皇后躲在村子里以浣衣种地为生,当时许多村民察觉他们母子的身份都拼命保护着。可没过多久,村里一个药农进城卖药草时遇上了王家的一个庶子,那个庶子是前朝剿匪队的走狗,他看那药农的女儿长得不错,就跟着他们回到村子,没想到却发现了高宗皇帝和文皇后,害得他们差点被捉。”

“血缘至亲,他们不帮忙掩盖行踪就算了,文皇后有王家一半血脉,他们怎么敢?”

“利益在前,又有什么不敢的。太祖感念王夫人恩德不忍苛待,可高宗出生时王夫人早就过世了,他老人家可没受到王家人一点恩惠,所以对王家不仅没有感情,甚至还厌恶得很,王家递进宫问安的折子从来没看过,年节的赏赐也是赏给各王府公侯,从来没赏过王家一文钱。王家的子弟又没出息,在世观年间出了好几次大案子,气的高宗皇帝差点就把王家给抄了。至于先帝......”

武宁长公主叹了口气,有些伤感道:“你可曾听说过高宁公主?”

我仔细想了想,似乎在前世的小时候听祖母提起过,说太后当初生武宁长公主的时候本是双生,可惜先出生的高宁长公主先天不足,十几岁的时候突发重病早亡了。

“小时候曾听祖母提起过,可是母亲您的孪生姐姐高宁长公主?”

“是,高宁和我是双生,可惜她天生体弱多病,十三岁那年下第一场雪的时候,过世了。”

“高宁长公主过世,是和王家有关吗?”

“算是吧,高宁体弱从小呆在宫里不能出门,全靠我和你母亲跑到宫外给她带些吃的玩的回来解闷儿。”

“我母亲?”

说实话,听到我母亲做这种事还真没什么意外的,外祖母说有几年她陪着外祖父外出办差,就把母亲送到宫里住了一阵子,本以为她能收收性子,没想到变本加厉越来越脱缰,后来索性就不管了。

武宁长公主点了下头,道:“嗯,永乐当年可是金隅城的小霸王,从宫里到民间,没有一个人敢惹她,先帝和太后又都宠着她,有时候就连我都会吃她的亏。”

“这个......这个儿媳倒是听说过一点,您跟我母亲做姐妹做朋友,可真是难为您了。”

一点这两字说出口,其实我是有点心虚的。

“难为什么,你当我不惹祸的吗?有她在别人就看不到我的祸,我倒是因此逃了不少惩罚,”她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继续道:“那天大雪,我和永乐说好了要去六福居给高宁买几串糖葫芦开开胃,回来的路上遇见了王忆的侄子王康,他一直......一直对永乐有些心思,还跟你爹起过冲突。那日他一见我们就又缠着不放,我们赶着回宫照顾高宁就赶快走了,没想到高宁那天晚上......误吃了东西,生了病,换做旁人是不打紧,可她体弱受不住折腾,就这么走了。”

“误吃了东西?宫里的御膳都是层层检查过的,怎么会混进去脏东西误吃呢?难道是......是那几串糖葫芦的问题?可六必居如今还好好的开着,并没有被谕旨查封啊?”

武宁长公主闭上了眼睛,半晌后才道:“庄生散,其中一串糖葫芦上沾上了庄生散。”

“什么?”我惊讶地站了起来。“六福居的糖葫芦上怎么会有庄生散?这么大的事没有查清楚吗?”

“小小,你好好想想,堂堂长公主,因为庄生散而死,若是传出去我大虞的皇室还会有脸吗?我,还有你娘,也就都毁了,先帝和太后都不愿意拿我们两个去陪葬,只能命保安司暗中查探。你别看你娘平日大大咧咧的,其实心思比谁都细,她一想就知道是王康做了手脚,趁着保安司去调查六必居,她提着刀直接冲到王家把王康给废了。当天夜里这件事就传到了先帝耳朵里,后来也再没给过王家好脸,太后对王家人更是厌恶非常,再加上慧德皇后因桓王生母而死,太后便下令王家女再不许入宫,皇子公主也不得与王家联姻。有太后的懿旨,许多王公贵族也不再取王家的姑娘,嫁王家的子嗣,所以,王忆的几个女儿都嫁到外头去了。”

“活该!上梁不正下梁歪,王家先祖就不是什么好人,到了王忆更是一代不如一代,自作孽不可活,这种人家绝了更好!”

“是啊,若是太祖在世时把王家赶回晋阳,或者高宗皇帝抄了王家,大约也没后来这些事了。养虎为患,这次陛下是断断不会手软了。”

果然事情如武宁长公主所说,经过三个多月的审讯调查,王家以谋逆之名被诛九族,家产悉数抄没,朝中一应党羽皆满门抄斩,王忆、陈炳和圣戒使者的几十个叛党首领凌迟处死,其余逃脱的党羽各地若有发现就地斩杀。

王忆等人行刑时围观者逾十万,整座金隅城被堵的水泄不通,不少还是从江南道过来的,他们举着死在禄城的亲朋好友的灵位,想让他们在天之灵看到自己大仇得报,五哥是爬到房顶上看的,回来时候特意跑到滕王府说,王忆和陈炳那老东西一直到割下最后一片肉还活着呢!

一干逆贼伏诛的第二天,代王成为皇太子入主东宫,姐姐成了太子妃,定北侯府成了定国公府,三哥领了御史台的差事回朝任职,五哥则拿着父亲的亲笔信往江南道从军去了。

我因为好奇想看看王忆和陈炳的供词,借着探望太子妃的名义挺着个肚子跑到了东宫,在门口遇上了一同来探望的榭表姐,怀里抱着刚会说话的小儿子。

喜欢瀛海录之芙蓉花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瀛海录之芙蓉花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