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奇幻 > 不会魔法的土木工程师不是好领主 > 第83章 科学打灰,从我做起(4)

同时进行的还有“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测试”。

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则分为“抗折”和“抗压”两个方面。

早在兽栏的“一号实验公路”上,李维就进行过简单的压力测试;修建土楼时,李维也对墙体有过简易的荷载检测和强度检测。

这些都是基于生产实践的检测,属于“先上车后买票”的行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话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而进行实验室条件下的强度检测,首先要制备大小统一的混凝土块若干,养护成型——这点和抗冻性测试并无区别。

……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学习班上,李维正在给工程营的学徒们上课——大批量的检测工作自然不能只靠李维一个人完成,这帮完成了扫盲的学徒们正合适。

这帮学徒在白马山的生活异常“充实”——清晨被骑士们操练,白天参与劳动或者实验,晚上还要接受数理化的轰炸。

海因利希、夏洛特和奥尔良等三名男爵之子充当李维的学生兼助教。

由于良好的教育基础,这三人的接受能力要强得多,省去了李维给学徒们一个个“喂饭”的烦恼。

毕竟李维也不是真的要让这群人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而是参考了特殊年代的速成教育方法,只教授他们和工作相关的原理。

剩下的部分可以等到往后“夜校”开办了再补。

而对于这帮学徒来说,光是不愁吃喝和足以养活一家人的工资,就足够他们拼尽全力、努力学习了。

毕竟,李维也说过“不合格者会被淘汰。”

李维拿出一根弹簧——炼金工坊里的手搓弹簧是给马车减震用的,受限于材质和工艺,每一根的弹性系数都不尽相同,拿来做“弹簧测力计”的误差太大,暂时行不通——用力下压,弹簧压缩。

“我对弹簧施加的,就是「压力」。”

“你们互相按压自己的手掌,或者按压地面,又或者坐在地上本身,都是一种压力。”

李维摆弄着弹簧,将受力通过形变的方式,直观地展示给众多学徒们。

“而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接触面」的相关知识。”

“施加在单位接触面上的压力,就是「压强」。”

李维一脚踩在弹簧上,一脚落在地面,双手下指,对着一众学徒说道:“显而易见,强度越大的东西,受到同样的压强时,变化越小。”

“同样是木棍,削尖了的木棍就比圆头的木棍锋利,这也是因为「压强」。”

李维又抽出了自己的匕首:“这也是为什么剑刃比剑身要薄。”

埃利奥特举起了手中的笔:“但是,大人,越薄的东西往往越脆弱。”

早在兽栏的时候,李维就发现埃利奥特的思维发散性特别的强,眼下也不例外。

李维嘴角微翘,想要折断手里的狮鹫羽毛笔——发现折不断——不动声色地拿起一根普通羽毛笔,掰成两段,接着说道:“这就是除了压力测试外我们要进行的另一个测试,我将它称之为「折弯测试」。”

……

完成原理的普及,接下来就是实际的操作了:

try{mad1();} catch(ex){}

将混凝土块铺在铁砧上,两端悬空,保证悬空长度不少于混凝土块总长度的五分之四。

混凝土块两端各自悬挂或者上置等重的重物或者水,接触面积尽可能小,记录水泥块崩裂以及折断时的重物质量。

通常来说,同一标准的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0%到20%,而悬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是铺在地面上的30%到40%。

用这种粗陋的方法,可以在没有法师的情况下完成简易的检测。

对于李维来说,内燃机、坦克、大货车这些玩意有生之年能看上一眼就算是主角光环附体了。

荆棘领1.0版本的马路是字面意义上的“马路”——让马走的路。

不管是行军调度的军马还是载货的牛、马、驴车,牲畜和人力是这個年头主要的运输工具。

所以李维要修建的马路考虑的是马车的车轮以及马蹄践踏产生的破坏,用料和强度上肯定是远远不如21世纪的八车道柏油路的。

李维也没这个技术条件。

而且拿罗马水泥铺路本身就挺“糟践”罗马水泥的,只能算是权宜之计——罗马水泥最适合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或者建筑工程。

比如说留存至今的罗马万神殿。

马路嘛,实在不行的话坏了修、修了坏,就当是增长荆棘领的GDP了。

总不会比土路更烂了。

当然,更精细的检测李维还是要在法师的帮助下进行:

【振动回荡】或者【化石为泥】可以检测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开裂或者损失一定质量(变成粉末)所需要的时间;

而透过破坏小块混凝土需要的施法时间李维可以将混凝土的强度和魔法挂钩;

各种杀伤性的魔法就是对混凝土理化性质最好的检测。

所谓“不看疗程看疗效”,就是这么个意思。

等到制作出不同水泥的“标准件”,确立了不同型号的罗马水泥的标准,这些繁琐的检测工作就可以靠“荆棘领住建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抽样检测来完成了。

就是苦了这些法师和法师学徒们,每天都被李维压榨得形容枯槁,早早品尝到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工作强度。

……

「松香的建议添加量在水泥重量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

「生石灰与火山灰的配比在1:0.6至1:1.1之间,随配比不同有如下变化……」

「水泥灰与砂石的配比在1:2至1:3.5之间,随配比不同有如下变化……」

「筛网的目数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