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扶明录 > 第2013章 南孔

扶明录 第2013章 南孔

作者:浪得虚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57:04 来源:23小说

最新网址:众人在周边搜索一番再无痕迹,便回营地,途中常宇一直阴着脸不说话,李慕仙等人不敢胡乱说话,一路默声跟随。

水足饭饱之后,众人拔营北去,过凤阳不入,傍晚时抵淮河畔临时歇脚准备渡河。

常宇背着双手站在渡口高处看着河面落日发呆,李慕仙轻轻走来:“如此看来献贼是不可能降的了”。

常宇扭头莞尔一笑:“他降你受么?”

李慕仙摇头。

“皇帝受么?”常宇又问

李慕仙又摇头。

“所以看似三项选择,其实就是两项,要么走,要么死,根本就没有降这一说,咱们知道,他也知道”常宇目光掠向远处山影看那夕阳缓缓落下。

“让他走又不肯,打他咱们现在又力不从心,这厮比李闯还难收拾”李慕仙看着远处叹了口气。

常宇表情风轻云淡,目光从远处收回看向不远处的码头,见况韧带着几个手下围着一辆马车在争执什么,便举步走了过去,李慕仙连忙跟上。

这里是淮河的一处大渡口,对岸就是一个大镇子,两岸百姓来往皆经此地,即便此时已是暮色,渡口处依然人来人往嘈杂而忙碌,两营兵马的到来更使的渡口拥挤嘈杂起来,来往客旅生怕军队征船影响自己的行程,便使劲朝码头涌来,一时间码头拥堵不堪鸡飞狗跳嘈杂不已。

其实刚到码头的时候,常宇为了不影响百姓渡水,便传令将士一边休整一边征船待天黑人少时再渡水,这个时候大部分士兵都在生火做饭或休息,一部分去附近给船家打招呼,可过河的老百姓不知道,担心军队要立刻过河,这上千人一折腾那不得天亮了,慌里慌张忙做一团。

而此时被况韧拦住的一辆马车便是要渡河客旅,本来他往码头挤也没事,但却不知觉的进入了禁区。

所谓禁区,便是常宇所在的附近。

作为亲卫,况韧是不允许有陌生人靠近,便欲驱赶,谁知马车主人不从,且还是个善辩之才,引经据典的反将况韧一顿说教。

然则有句老话叫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况韧哪听得他那般废话,呵斥其远去,否则便要将其拿下。

谁知马车主人不惧,下车又是一番之乎者也,甚至还扯出大明律出来了,况韧不耐烦便欲用强时,车夫突然的抄了家伙冲来保护主家。

嘿,好家伙,私藏兵器欲行不轨,况韧来劲了,便要出手缉拿,这时常宇走了过来,问了情况然后盯着那马车主人仔细打量一番,见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体格修长面冠如玉,当真是仪表堂堂,身边那仆从中等身材却生的健壮,手里拿了一把砍山刀一脸的怒气。

“此谓开山刀,乃行山路披荆斩棘又可劈柴生火所用,亦可为防身,何以言之兵器”中年男子愤愤不平:“此为官道,渡为民用,何以划地为禁,汝等又非朝官百姓回避……”

常宇笑了:“咋地,百姓只避文官不避武将么”。

那文士看了他一样:“当要看几品,寻常武夫……哼”。

常宇瞥了瞥嘴,心里暗骂,如此酸儒得亏你生个好时代,又得亏你今儿遇到了我,换作旁人就你这又臭又硬的脾气,免不了吃大亏。

便不与其争辩,随口问了句:“阁下怎么称呼”。

“孔乙”那文士脱口而出,随即又补了句:“衢州南孔”。

常宇本欲挥手让其离去,听了他这句话,突然忍不住笑了,也来了些许兴致:“原来是孔圣人之后,南孔,孔端友的那支?”

“正是先祖”孔乙一脸傲然,常宇微微点头,哦了一声:“五经博士”。

孔乙听他这么一说,不由咦了一声:“你倒不似那帮武夫,知晓甚多”。

常宇笑了,他知道的可多了。

有人会问既是孔圣人之后,为何又分北孔南孔,而孔乙为何又特别强调自己是南孔呢?

这事说来其实话不长。

孔圣人嫡长子孙在宋朝正式被封为衍圣公,北宋后期女真南下,赵构渡江于临安建南宋,公元1128年孔子第四十八世孙世袭衍圣公的孔端友率族人随高宗南下,留次子一脉及其他族人在山东守祖坟,说白了就是长子一脉跟随国家命运,次子一脉留作繁衍生息。

孔端友这一脉也就算是南孔的先祖了。

然而作为历代朝廷治国的根本,孔家一直都是朝廷收揽人心的基石,所以金朝在北边给孔家老二也封了衍圣公。于是乎南边是宋,北边是金,两边都有衍圣公,属于二圣并立。

后来,南宋灭亡,孔端友这一脉大部分都随皇帝跳海自杀了,少数人避入深山不出。元忽必烈派人查访到南孔这一脉,让他们出山受封衍圣公,南孔的人推辞,俺不,让北孔去当吧。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北孔才名正言顺的当起了衍圣公,南孔一脉则隐居山林低调低调再低调。

但是,北孔虽然当了衍圣公,却有一大心病。

try{mad1();} catch(ex){}

那就是当初正统衍圣公南下的时候,将孔子的楷木像和族谱带走了。

什么是孔子楷木像?

确切说是孔子夫妇楷木像,相传是孔子死后其孙所雕刻,也有说是弟子子贡所刻,但根据史考应该是宋朝所雕刻。

有没有发现,全国各地那么多孔庙,孔子学院里的孔子像都一模一样?

那都是根据孔子楷木像做的!

此物一直被当做孔家的镇府家传至宝,孔端友那一脉带走之后,数百年来无数势力想得到,孔家也想尽各种办法来隐藏,抗日时期小鬼子费劲心思也落空了。

反正数百年来,南孔就藏着楷木像和族谱,任由谁来要,要么不给,要么丢了,毕竟他们才是孔子的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