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 第六十二章 开场演讲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第六十二章 开场演讲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2:17:48 来源:书海阁

“由广电、14家媒体联盟、天美传媒主办,豆瓣、微博、猫眼等协办的华语电影金梧桐奖于今年三月开幕…

评委会成员有巴拉巴拉。

据组委会介绍,‘金梧桐最大两个特点,一是评选过程公开,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奖能让所有人满意,但只要程序正义,结果就是公正的。

我们按照既定规则进行,杜绝任何有违规则的行为。’

‘二是嘉宾多,邀请了张艺某、王佳卫、巩利、章之仪、成龙、梁佳辉、周星驰等等。’

‘另外,金梧桐奖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电影报名,每届颁发24个奖项。初入围影片由豆瓣、微博、猫眼提议,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在观赏完所有入围影片,探讨讨论后投票选出五部影片;

第二轮,由电影节十三大协会专门投票,选出最终获奖者!’

‘电影频道全程直播…独家合作网络平台PPTV…’

这则消息一经公布,立马引发了大量讨论…

虽然沈旭东从没公开说过金马奖、金像奖的坏话,但大家都知道他看不上这俩奖项——从出道开始就没参加过…

尽管金马奖各种示好,给了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影片奖项,他也没有感谢过…

然后,突然冒出来了金梧桐奖!

而且叫华语电影金梧桐奖…

关键,看程序…这个叫行业协会奖,完全按照奥斯卡的标准打造…

除了初入围影片…

为什么要按照豆瓣、微博、猫眼提议呢?

沈旭东解释:“这三家网站,每一年的高分电影都有几万~十几万人打分…我们相信观众的眼光!”

……

街道两侧有专门的交通管制…

这条路是去年修建的,很宽敞…

车子停在了象山会展中心门口。

红毯已经铺好了,约40米长,9米宽。

其实国外的红毯都很短,像戛纳只有20米…一般30秒~1分钟属于可接受范围,范小胖走了3分钟,马苏6分钟…

都是人才啊!

这条红毯直铺到大门,尽头要上几级台阶——沈旭东的位置…

左侧是媒体席,每个席位非常窄,一般带摄像机的占两席,拍照的占一席。右侧有个小观礼台,是幸运观众坐的地方。

上红毯之前,礼宾车不可能一长串等着,所以在下车处搭了间屋子。

里面布置妥当,作为临时休息区。

参考的是戛纳电影节形式…

沈旭东是下午三点到的,媒体已经来了,长枪短炮;

影迷、粉丝们聚在广场上,等着自己的偶像驾临。

警察和安保如临大敌,丝毫不敢懈怠。

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跑来跑去,也不知在忙什么…

可以理解,毕竟第一次办这个,没啥经验…

沈旭东先上了个厕所,然后跟着工作人员吃了点东西,还跟领导还有评审图的几个导演们扯了一会淡…

5点一到,红毯仪式正式开始…

红毯可谓是熠熠生辉…

张艺某、成龙、周星弛、冯晓刚、王景、周润发…

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大牌都接到了邀请,甚至连刘得华都受邀过来了。

不快也不慢,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大部分嘉宾都已亮相,最后一组是评审团。

第一届评审团,7个人,许安华、江闻、娄烨、张曼钰、梁佳辉、曹保平还有吴思远,评审团主席是吴思远…

这个评审团只能决定最终入围名单,但也是评审团!

一群人上台阶,沈旭东上前招呼:“辛苦诸位。”

“今晚愉快。”

……

颁奖礼如果只颁奖,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结束。

肯定要穿插一些节目。

开场少女时代唱了两首歌,然后主持人黄博上场…

第一个环节,领导讲话。

再怎么自由操办,也顶着总局的名字——领导讲话是必要程序。

上场的是张洪森副局长。

沈旭东挺喜欢张洪森的,这位分管电影,而且懂电影,业内称他‘第一影评人’,哦,他也是编剧出身,代表作《车间主任》、《**官》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张局说了三分钟左右,然后黄博邀请沈旭东做开场演讲。

沈旭东拿着话筒,轻轻挥手,开口道:“其实要追溯华语电影,第一个行业高峰期,在上海。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一1937年。

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

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一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后来,战争爆发,大批的电影人南逃香港,促成了第二个行业高峰,香港电影最初的人才储备!”

“上世纪70年代初,香港电影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亚洲电影的重要中心。这个时期,香港电影开始大规模生产电影,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导演和演员。”

“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香港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拍摄技巧赢得了广泛赞誉。武侠片、喜剧片和警匪片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三大支柱。”

“到90年代初,香港电影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个时期,香港电影产量达到了顶峰,每年制作的电影数量超过300部。同时,香港电影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动作片和武侠片。”

“香港电影衰落的标志是美国拍出了《侏罗纪公园》,在此之前,全球的电影都差不多,一个题材火了,抄袭就完事了。但《侏罗纪公园》是真抄袭不了,没这能力。

电影不再是几个演员,几台摄像机,再加上编剧,导演就能完成的了,比的是工业实力!”

“此后,香港电影逐渐丢掉了本土以及东南亚市场。”

“为什么丢掉?”

“我跟王景、黄百铭都聊过这个事,他们说是因为台湾市场丢失…但台湾市场只是放开好莱坞电影,并不存在不引进港片…为什么台湾人突然不爱看港片了?

根本原因就是: 90年代初,以《终结者2》和《侏罗纪公园》为代表的好莱坞电脑CG大片彻底兴起,不止是台湾观众,全世界人民都爱看这种片!”

“香港电影失去了最为重要的买家台湾市场,以及整个东亚以及东南亚影市,此时的内地院线市场还没爆发,碟市则被各种盗版商垄断…此外,还有人才外流与青黄不接,跟风滥拍带坏市场等等…”

“为什么要说这个?我就是很奇怪总有人说什么香港电影衰落是因为回归…是因为CEPA签署…难道没有CEPA,香港电影就能维持原来的局面?”

喜欢一开始,我只想搞钱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