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王首辅 > 第1235章 夜宴

明王首辅 第1235章 夜宴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2:26:04 来源:书海阁

嘉靖六年七月初二,已经连续有半个月没下雨了,京城的高温连日不退,入黑后依旧热浪、逼人。小时雍坊的吴府门前,早早便挂上了两盏大灯笼,数名家丁正坐在门边的长凳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高谈阔论。

此时有三人来到吴府门前,为首之人是一名约莫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一身短打装扮,体形健壮,高鼻宽口,轮廓分明,走起路来龙行虎步,十分之有威势。

青年的身后立着两人,一人约莫四十许,长衫阔袖,看样子是个读书人,另一人也是二十来岁的青年,生得孔武有力,亦是一身短打装扮。

坐在长凳上乘凉的家丁连忙站起来,十分无礼地喝问道:“你们仨,打哪里来的?这里可是国丈吴府,别自找麻烦!”

为首那名青年皱了皱眉,从怀中取出一张请贴道:“某家乃忠勇伯俞大猷,应邀而来!”

原来这名青年正是俞大猷,站在他身后的则是他左臂右膀赵大河和陈大成,乃俞家军的骨干人物。

吴府的那几名家丁一听,立马收敛起了傲慢,接过请贴看了一眼,又恭敬地双手递回给俞大猷,陪笑道:“原来是俞将军,快里面请。”

话说自打前几年的沿海平倭战役后,俞大猷开始声名鹊起,表现相当抢眼,成为大明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深得主帅徐晋的赏识,最后更被任命为第一任的南洋都护府都护。

前月收复安南国后,俞大猷的名气就更大了,日前刚回京就被加封为世袭忠勇伯,食禄一千石,与谢二剑和王林儿的待遇相当,而且,俞大猷还被张璁等人举荐,正式挂帅为平西大将军,节制陕西诸路兵马,全面接手徐晋未完成的工作。

所以,现在的俞大猷已成为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不仅武将们套近乎,就连文官也有不少伸出了橄榄枝。俞大猷此人并不善应酬,对于大部份人的宴请都婉拒了,但是国丈吴德友的宴请却是不能不来,毕竟是皇亲国戚,得罪不起,只能赴约了。

且说俞大猷三人在家丁的带领下进了吴府,来到客厅之中,结果发现客厅中竟然坐了不少人,不由微愕了一下,想必居中而坐的那位就是皇帝的老丈人吴德友了,于是拱手行礼道:“俞大猷见过国丈大人。”

吴德友乐呵呵地道:“俞将军不必多礼,哎呀呀,老夫早就听说俞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英姿飒爽,好一员虎将!”

吴德友左手侧一名文官打扮的老者捋着须微笑接茬道:“世人都道靖国公是徐常胜,殊不知忠勇伯俞将军也是至今未尝一败的常胜将军啊。”

俞大猷连忙道:“国丈大人和这位上官大人谬赞了,在下安敢与靖国公相提并论呢。”

吴德友左手侧那名文官身穿绯红色的官袍,而且绣着一只锦鸡,妥妥的二品大员,所以俞大猷虽然不认识此人,却是口称上官。

只见这位二品大官又捋着须笑道:“俞将军不必妄自菲薄,汝日后的武功上就未必会在靖国公之下,此番若能平定吐鲁番,封侯指日可待也!”

俞大猷连道不敢,而他身后的赵大河却是微不察地皱了皱眉,隐隐察觉气氛有些不对劲。

吴德友瞥了依旧神色平静的俞大猷一眼,笑道:“只顾着说话,倒是忘记介绍了,这位乃史部尚书方献夫方大人,这位乃史部郎中张璁张大人,这位乃刑部主事桂萼桂大人,这位乃咸宁伯仇鸾仇大人。”

俞大猷微吃了一惊,连忙一一见礼,然后落座!

众人闲聊了一会便入席了,彼此觥筹交错喝了数巡后,刑部主事桂萼便笑吟吟地道:“俞将军,前番举荐你出兵安南的是张大人,这次举荐你为平西大将军的人也是张大人,是故俞将军真应该敬张大人一杯啊。”

张璁连忙正容道:“为国举贤是臣子应尽的职责,本官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罢了,桂大人休再提起,以免让人误会。”

“张大人风高亮节,实乃我辈楷模也!”吴德友呵呵笑道。

俞大猷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酒杯道:“本将敬张大人一杯。”

张璁欣然与俞大猷对饮了一杯,微笑道:“俞将军毕日便要启程西行了,预祝俞将军旗开得胜,马上封侯。”

“承张大人吉言。”俞大猷连忙道,在座诸位也纷纷举杯祝贺。

仇鸾眼底闪过一丝妒忌,这货曾随徐晋出兵东瀛平叛,虽没立什么功,但后来还是捞了个蓟州总兵的实职,结果呢,今年年初随徐晋出兵北伐鞑靼时全军覆没,丢了十几万石的粮草,害得徐晋的五万北伐主力大军差点全军尽墨,事后被削了爵位,前不久嘉靖才看在勋贵们纷纷求情的分上,恢复了仇鸾的爵位,不过从咸宁侯变成了咸宁伯,降了一级待遇。

“仇某也敬俞将军一杯,祝俞将军马到功成。”仇鸾举杯假惺惺地道。

俞大猷与仇鸾对饮了一杯,刚放下酒杯,便听吴德友道:“俞将军此番挂帅西进,必然要带些自己的人手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俞大猷点了点头:“皇上允准本将携兵一万。”

吴德友眼珠一转,笑道:“那正好,咸宁伯乃武勋之后,曾获武进士第三名,乃允文允武之才,只是时运不济犯了点小错,就被束之高阁,俞将军此番西行若是缺人手,何不给咸宁伯一个机会?”

“这个……”俞大猷面露难色,他手下的俞家军就有五六千人,用起来得心应手,本就不打算再增加人手了。

吴德友面色一沉道:“莫非俞将军信不过老夫?”

俞大猷自是不敢得罪国丈,更何况旁边还有个史部尚书方献夫,只好道:“不敢,既然咸宁伯有报国之志,本将军又岂会拒绝呢!”

仇鸾大喜称谢,吴德友也露出了笑容:“这就对了,咸宁伯参加武举那年可是靖国公亲自主持的,以他的眼光又怎会选错人呢。”

俞大猷闻言倒是稍稍放下心来,倒是张璁皱起了眉头,他之所以举荐俞大猷,是打算以俞大猷的崛起来削弱徐晋在军中的影响力的,所以只希望他成功平定西域,不要出什么岔子才好,而仇鸾这货是有“前科”的,这次若又拖后腿就糟了。

不过张璁担心也没有办法,毕竟仇鸾走的是国丈吴德友的路子,他自然不能当众抹吴德友的面子。

这场酒宴一直喝到晚上八时许才结束,已有几分酒意的俞大猷站起来告辞,吴德友热情的留宿,不过俞大猷婉拒了,带着赵大河和陈大成两人离开了吴府。

“俞将军留步!”俞大猷三人刚行出吴府大门,张璁、桂萼和方献夫三人便联袂行了出来。

俞大猷停下脚步,回身抱拳道:“三位大人有何吩咐?”

张璁微笑道:“俞将军是走路来的?若不介意,可与本官同乘!”

俞大猷摆手婉拒道:“张大人好意心领了,天气闷热,又喝了酒,走路正好凉快些。”

张璁闻言也不勉强,点头道:“也是,俞将军且去!”

俞大猷又抱拳作了一揖,转身大步离开。

张璁目送着俞大猷离开,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去,方献夫皮笑肉不笑地道:“秉用兄,看来俞大猷并不是很识抬举啊。”

张璁淡然道:“这才正常,他若是一开始就完全倒向咱们,那才是值得商榷的,放心吧,文武第一,武无第二,他不会甘于徐晋之下的,那就足够了。”

……

这个钟点晚风习习,倒是凉快了些许,俞大猷禁不住把胸襟扯开一些,天气本来就热,喝了酒就更热了。

“将军此番西行,若能拿下吐鲁番,准能封个侯爵,要是扫平整个西域,嘿嘿,跟靖国公平起平坐也是有可能的。”陈大成喜滋滋地道,眼中像燃着一团希望之火。

话说俞大猷虽然是徐晋一手提拔起来,但他手下的心腹自然都向着他,处处为他着想,对徐晋反而没多少敬畏爱戴之心。

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徐晋能当国公,自家俞老大自然也能当国公!

俞大猷倒是要头脑清醒得多,他知道无论是功绩,还是格局,自己都还不及徐晋,不过在领兵打仗方面嘛,他倒是觉得自己可以和徐晋比一比。

“别瞎说,靖国公又岂是你能编排了!”俞大猷低声斥道。

陈大成撇了撇嘴,倒是不再作声。

赵大河却是皱起了眉头,他曾是浙江义乌的县令,后来俞大猷在义乌征了兵,他这个县令也被徐晋任命为俞家军的监军,自始便与俞大猷成了最紧密的拍档。

赵大河毕竟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不像俞大猷和陈大成,他在京中还是有些人脉的,所以尽管才回到京城数天,但对京中的局势还是有些许了解。

只听赵大河沉声道:“将军,属下听闻张璁与靖国公并不对付。”

俞大猷脚步一滞,愕然道:“怎么说?”

话说俞大猷在马六甲驻守,这几年朝中发生的事他知晓甚少,譬如陆炳张璁等人曾差点至徐晋于死地的事,他并不是很清楚。

赵大河便将自己近日听到的消息略略说了一遍,俞大猷听完后沉默了,陈大成这时也心头打鼓了,他虽然对徐晋没多少敬畏之心,但也不想与徐晋这尊大神为敌啊。

“老赵,你咋不早说?完了,既然张璁与靖国公水火不容,那靖国公会不会把咱们当成张璁的人来收拾?”陈大成牙痛般道:“要不将军推了这份差事?”

赵大河苦笑道:“圣旨都接了,哪还能往外推,你小子有几颗脑袋?”

俞大猷沉声道:“管那么多作甚,某家只管打仗便是,走吧!”说完大步行了开去。

赵大河和陈大成对视一眼,快步追了上去,将军说得对,咱们只管打仗,其他的关老子屁事!

喜欢明王首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王首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