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王首辅 > 第325章 金殿传胪,翰林修撰

明王首辅 第325章 金殿传胪,翰林修撰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2:26:04 来源:书海阁

正所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而陆鈛却是高调做人,高调做事,落得狂生之名还沾沾自喜,因而人缘极是不好。浙江省众考生之所以为他打抱不平,大部分是出于同乡之宜,再加上对徐晋的一种妒忌心理,真心为陆鈛打抱不平的并不多,所以被读榜官员一通喝斥,立即都偃旗息鼓了。

陆鈛虽然极为不服气,但名次是天子御笔钦点的,他也没地方说理去,只能自认倒霉。

“恭喜徐兄探花及第!”新科状元杨维聪主动行到徐晋跟前表示祝贺,态度谦和,没有半点天下文魁的架子,就修养和气度来讲,甩了陆狂生几条街。

当然,杨维聪在徐晋面前要端文魁架子也端不起,首先徐晋的名气比他大得多,上元节的赏春文会上也是魁首,满腹才华,诗词无双是公认的。更何况,根据刚才读榜官话里的意思,似乎徐晋才是真正的状元,他杨维聪只是捡了便宜罢子。

徐晋微笑着还礼道:“同喜,恭喜杨兄状元及第,成为天下文魁!”

“恭喜子谦兄三鼎甲!”张璁这时也行过来道贺,他也是浙江的举子,刚才浙江人向徐晋发难,他倒是不好上前向徐晋祝贺。

“恭喜秉用兄!”徐晋微笑回礼。

张璁会试成绩是一百名,殿试前由于得到徐晋的提示,所以策问题答得十分出色,竟然提升了三十名,达到了七十名,这成绩位于一甲中游,赐进士出身是肯定的,极有可能进入六部做事。

三百多名新科进士在左安门外互相道贺,热闹了近半小时,这时便有礼部的官员出来,领着一众进士前往国子监领取进士巾服,准备参加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金殿传胪”,这是属于读书人的最高荣耀。届时皇帝将会在奉天殿中召见所有新科进士,三鼎甲则当场加封授官。

进士巾服跟生员巾服大不相同,生员的头巾是四方平定巾,而进士巾却是用乌纱制成,顶微平,展角寸余,长五寸许,系以垂带。而进士服呢,是深蓝色的罗袍,缘以青罗,袖广而杀,革带青鞓,饰以黑角,垂挞尾后。

此外,举人只是半个官身,而进士却完完全全是官身了,所以进士除了巾服,还多了一件手持的槐木笏,也就是电视剧中,官员上朝时双手擎在胸前那块玩意。

正德十六年五月十八日,乃金殿传胪,也就是殿试金榜正式放榜的日子。

这天一早,徐晋便沐浴更衣,在娇妻美婢的服侍下换上了进士服。看着眼前唇红齿白,丰神俊郎的相公,谢小婉亦不禁有点脸红心跳,温柔款款地替相公系了一枚玉佩在腰间,从今天起,相公就是官老爷。

美婢月儿脸上挂着甜笑,心里也是喜滋滋的,老爷是探花及第,今天将会被授为翰林编修,虽然只是正七品官,但却是清贵的翰林,仕途比同为七品的县令要光明得多。

初春初夏侍立在一旁,满眼都是崇拜和爱慕的小星星,可惜替老爷穿进士服这种“荣耀”还轮不到她们。二牛那货则是一脸的傻笑,毕竟距离“宰相门前三品官”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一切收拾定当,徐晋告别了妻婢,坐上马车赶往礼部,准备参加金殿传胪。

上午八时许,在左安门处排好队的三百多名新科进士,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再次按照上次殿试的路线进了皇宫,来到了奉天殿外。

在喜庆的鼓乐声中,小皇帝嘉靖在奉天殿中升座,满朝文武,还有新科进士齐刷刷地跪倒三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拜完皇帝,礼部官员隆之重之地将殿试金榜展开,传胪官员开始按照金榜名次唱名,大声宣读中榜者的姓名、贯籍和名次。每唱一名,殿前侍卫便会高声接力吆喝,由殿内传到殿外,为了表示与众不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均连续唱三次。

这时,只听得传胪官大声唱道:“辛巳科殿试一甲第三名,江西上饶县徐晋,赐探花及第。”

“辛巳科殿试一甲第三名,江西上饶县徐晋,赐探花及第……”

殿前卫高声吆喝,一个接一个地传到奉天殿外,高吭的声音在殿宇间回响,庄严而肃穆。

徐晋从容地出列走到御道上跪倒,向着奉天殿叩拜谢恩,正式成为天子门生。

这仪式进行了近个时辰,传胪官才将今科三百多名进士的名字念完。

紧接着就是迎接金榜了,杨维聪、费懋中、徐晋三人同时出列,在传胪官的引导下搭级而上,进入奉天殿中,行到了御座之前。

杨维聪是新科状元,所以站在最前,费懋中和徐晋分立左右,三人呈三角形,跪拜御座上的天子,然后接过礼部官员手中的金榜。

朱厚熜一身龙袍,头戴挂满珠饰的皇帝帘冠,绷着脸正襟危坐,倒是颇有几分皇帝威严。

接完金榜谢恩,然后就是当庭授官了,状元杨维聪被授予翰林修撰一职(从六品),费懋中被授予翰林编修(正七品),而徐晋也被授予了翰林编修,但由于之前迎新君进京有功,所以特加封为翰林修撰,职位与状元同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消息一经传到殿外,外面等候的新科进士们都羡慕无比,别看翰林修撰和翰林编修只差了一品,但却是有着天渊之别,正常情况下,明朝的官员至少要熬三年才能官升一品,而且还是政绩斐然的情况下。

然而这还没完,殿中很快又传出,新科探花郎徐晋被安排参与编写《武宗实录》,这次一众新科贡士都眼红了,如果说迎接新君是一件唾手可得的功劳,那么编写《武宗实录》也是一件可能轻松拿下的功劳,而且还能留名后世。真是太不公平了,天子竟把好处都留给了徐子谦!

然而,精明的人却是看出了其中的猫腻,虽然参与编写《武宗实录》是件容易到手的功劳,但编写史书却是一项长期而枯噪的工作,每天在翰林院中埋首抠字,不用上朝,自然也没有机会参政,也就没有和天子亲近的机会,还不如当观政进士,人家一甲七十名的张璁便捞了个观政进士,虽然没有品秩,但能够参加朝会观政,有参政议政的机会,还有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所以说,把徐晋打发去编写《武宗实录》,表面是待遇优渥,实际却一种雪藏。很明显,这是杨阁老对小皇帝耍流氓的一种反击,以退为进的反击!

再说徐晋等人接完金榜后从奉天殿中退出,状元杨维聪捧着金榜,目不斜视地拾给而下,徐晋和费懋中紧跟其后。

紧接着,三百多名新科进士披上红花,列队从左安门走出皇城,一路鼓乐相随,最后把金榜贴在长安街上,供万民观看。

这时的长安街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状元杨维聪骑上了顺天府准备的高头大马,顶着伞盖开始游街夸官了,正是:春风得意马蹄,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众新科进士在万众瞩目之下游完长安街,今天的金殿传胪便告一段落了,各自散去庆祝狂欢。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九日,天子赐宴于礼部,这就是着名的琼林宴,也唤作恩荣宴,或者探花宴。之后的几天,新科进士们在鸿胪寺中学习礼仪,五月初三,一众进士再次来到奉天殿参加朝会,并谢皇恩。

次日,新科进士集体前往国子监祭拜孔庙,然后换上官服,表示正式脱离平民,成为官员。接照惯例,礼部会奏请命工部在国子监中立进士碑,刻上所有新科进士的名字,得以名留后世。唐朝的新科进士都会在雁塔刻碑留名,而此后的朝代都在国子监中刻碑。

至此,一系列的仪式算是走完了,经过这一系列隆重的典礼活动,就连徐晋这个穿越者都不由产生为大明“肝脑涂地”的想法,更遑论那些从小接受忠君思想教育的古人了。

这特么的就是洗脑式的笼络手段啊,不过不得不说,这确实让人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喜欢明王首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王首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