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王首辅 > 第538章 巡行东台

明王首辅 第538章 巡行东台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2:26:04 来源:书海阁

扬州府衙后衙乃知府江平的住处,家眷全都居住在这里。午后的阳光暖意融融,柳风轻拂,东花厅中,扬州知府江平正在接待客人。

客人有仨,均是来自东台县的士绅豪族,其中要数郑家为最,名下的土地占到全县的二成有多,被当地百姓称为郑半城。另外还有李家和何家亦是东台县的大地主,今日结伴来到府城,目的自然是为了给钦差塞好处,希望钦差能在清丈土地过程中高抬贵手了。

江知府喝着茶,目光扫过郑半城身后两名孪生的少女,笑问道:“几位想必已经去拜见过钦差了吧?”

郑半城小心翼翼地道:“钦差大人估计是太忙了,只派了手下一名武将接待我等,不过礼物倒是收下了,只是……这两名孪生婢子!”

“是不是被撵出来了?”江知府笑问道。

郑半城点头道:“正是,让一名俏丫环给撵出来了,知府大人,这不会有问题吧?”

江知府哈哈大笑道:“钦差徐大人府中有一对孪生婢女,乃当年魏国公在上元节文会时赠送给徐大人的,不仅容貌是上上选,而且精通琴棋书画,深得徐大人宠爱,郑员外这对孪生美人跟人家一比,判若云泥。”

郑半城讪然道:“原来如此,这就难怪以,魏国公府调教出来的人,没得比,没得比呵!”

其实此时站在郑半城身后这对孪生少女容貌亦不算差,但跟初春初夏相比,确实是差了一个档次。

江知府笑着道:“郑员外也不必担心,之前也有给钦差大人送美人的,无一例外均被撵了出来。”

郑半城闻言松了口气,笑道:“如此看来,徐大人对那双美婢确实宠爱有加。”

“嘿,要不然咋会连出使都带在身边!”那名赵姓的士绅神色暧昧地道:“这样一对孪生美人儿陪在身边,晚上那个的时候,还不快活似神仙!”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江知府指着赵姓士绅笑骂道:“臊不要脸的老货,就算给你一对孪生婢子也快活不起来。”

众人再次大笑,显然彼此十分熟稔了。

江知府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郑半城身后那对孪生子。郑半城倒也机灵,不动声色地道:“这对孪生婢子本是要送去侍候钦差大人的,既然钦差大人不需要,不如就留下来服侍江大人吧,也省得老夫再带回东台县了。”

江知府假意推辞道:“不行不行,这如何使得呢。”

郑半城连忙诚恳地道:“自是使得的,江知府为牧守一府,日理万机,身边岂能没有可心的丫环服侍呢,郑某自问这对孪生子调教得还算不错,江大人万勿推辞!”

江平捋了捋胡子,道貌岸然地道:“嗯,内子身边倒是缺了两名使唤丫头,也罢,本官便却之不恭了。”

此时,一名衙差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凑到江知府的旁边耳语了几句,后者顿时面色变了变。郑半城等三名地主士绅不由对视一眼,眼神疑惑地望过来。

江知府把衙役挥退出去,轻咳一声道:“钦差大人明日将出发前往东台县视察西溪巡检司。”

郑半城等人顿时坐不住了,东台县可是他们的地盘啊,连忙站起来道:“江大人,既然如此,我们得马上赶回去准备一下。”

江平淡定道:“钦差大人只是去视察防务罢了,回去仔细些,可别让下面的人做出蠢事来。”

“江大人放心,我们会注意的!”郑半城等人拱施礼,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府衙,连午饭都没吃便乘船离开扬州,赶回东台县。

……

东台县又名西溪县,东面濒临大海,乃扬州府最大的产盐地区,沿海一线分布着五大盐场,各个盐场之间皆有运河连通。从扬州码头乘船出发,通过运河能直接到达东台县码头,水上交通极为便捷。

三月初四,春雨连绵,空气潮湿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尽管只是下午三时许,天色却是灰蒙蒙的。东台县县令朱纨率领县衙属官,冒着蒙蒙细雨在城外的码头上等候钦差的到来。

除了东台县衙的官吏外,盐使分司的官吏、西溪巡检司的主要武官、还有地方有头有面的士绅均来了,几十号人站在码头翘首以待。

朱纨表字子纯,鼻直口方,身量高大,长相极有威仪,与徐晋乃同年进士,当初还一起参加过魏国公的赏春文会,前年被吏部安排到扬州府东台县任县令。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再加上朱纨为人刚正不阿,自接任东台县令后雷厉风行地整顿吏治,严厉打击贩卖私盐和海上走私的违法行为,还将治下所有两桅以上的民用海船全部烧毁,禁止沿百姓出海捕捞作业,严格执行朝廷颁布的禁海法令。

正因为如此,朱纨算是把地方官绅地主,还有普通老百姓都得罪了个遍,跟大部份的同僚关系都不算融洽。所以,此时站在前头的朱县令犹如鹤立鸡群,因为周围的官绅都下意识地离他三尺,严厉的人就像寒冬,终究难以让人亲近。朱纨却不以为意,肃然地站在最前面,高大的身躯挺得笔直。正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朱纨自问无愧于心。

一众官绅已经在码头等了小半个时辰了,由于朱县令没有撑伞,其他人自然也不好撑伞,于是所有人头上都落了一层白砂糖似的小水珠,衣服表面也现出了湿迹。

正在此时,一众官绅微微骚动起来,因为雾气朦胧的运河上终于出现了一艏庞大的楼船,船头上的玄黄团龙旗若隐若现,很明显是钦差到了。

朱纨掏出手帕擦干发冠上的水珠,又郑重地整理了一遍官袍,然后继续肃立,等候钦差船只靠岸。

当看到穿着五品官袍的徐晋人在锦衣卫的簇拥之下下了船,朱纨便率着一众属官迎上前行礼:“东台县令朱绔见过钦差大人。”

徐晋微笑道:“子纯兄不必多礼,一别两载,风采犹胜往昔了。”

朱纨心中此刻亦是五味陈杂,当年一起中的进士,如今短短两年不到,徐晋便官至五品,而且还封了伯爵,自己却乃然是个七品小县令,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朱纨并不妒忌,他对徐晋的才学还是相当佩服的,而且徐晋所立的功劳确也对得起他现在的官位,并非是靠着皇上的宠信而加官进爵的小人。

朱纨是个不苟言笑之人,稍微客套了几句便向徐晋介绍身边的官员,在场的官绅很多,徐晋只记住了盐运分司的判官叫许迥,西溪巡检司的巡检叫赵大通,其他的过后便忘了,毕竟都是些小角色。

彼此寒暄了几句便进了东台县城。

东台县只是沿海的小县,自是没办法跟扬州这种大城相比的,城墙低矮,面积也很小,估计城周长也就二三里,只是把主要的官署围起来,大部份民居都在城外。

正因为如此,徐晋带来的三百营兵只能驻扎在城外,而朱纨给徐晋安排的临时住处亦是十分“窄小”,只有前后两进,约莫三百方左后。

徐晋亦不以为意,安顿下来洗沐完毕,便前往县衙参加接风宴。

这场接风宴相比于扬州府的接风宴要寒酸得多了,只摆了三桌,而且菜肴也极为简陋,酒也是普通的绿蚁酒。

同席的西溪巡检司巡检赵大通,还有盐运分司判官许迥等人偷偷地观察徐晋的面色,均以为这位钦差大人会发怒,结果大失所望,这位徐钦差不仅没有半分不悦,甚至还跟朱县令相谈甚欢,没有半分架子。

朱纨虽然跟徐晋是同年进士,但实际并不相熟,更算不得有交情,但此时见到徐晋对自己的“怠慢”接待丝毫不以为意,几十文钱一坛的浊酒也是酒到杯干,不由大生好感,于是乎,两人一边喝酒,一边畅聊,倒像是一对多年不见的老友相聚。

“对了,子纯兄,东台县一带治安如何?近期可有倭寇前来侵扰?”徐晋夹了一粒花生米扔进嘴里。

朱纨摇头答道:“东台县虽然濒海,但是海边大多是滩涂,缺乏天然的深水区,除了涨大潮,海船根本没办靠岸,所以倭寇一般不回来东台县抢掠,倒是盐城那边多有寇贼侵扰。”

旁边的巡检赵大通插嘴道:“可不是,光是今年,盐城县那边便遭了三趟倭贼了,损失惨重啊。”

徐晋不禁皱起剑眉道:“盐城的倭患竟然这么严重?”

盐运分司判官许迥轻咳一声道:“自打去年朝廷下令厉行海禁以来,倭寇侵扰抢掠反而越来越频繁了。”

朱纨淡道:“小小倭患而已,各地卫所若是尽忠职守,严加防范,自然可保无碍。想当年太祖时期,禁海比现在还要严厉百倍,倭寇为何不敢轻犯我海境?”

许迥低下头喝酒,嘴角掠过一抹微不可察地嘲讽,巡检赵大通神色讪讪,同桌的官绅亦保持沉默,气氛徒然变得尴尬微妙起来。

徐晋将在座官绅的表情都看在眼内,不动声色地道:“麻烦子纯兄安排一下,本官明天要巡视各处盐场,嗯,还有巡检司也准备好检阅事宜。”

赵大通凛然道:“下官遵命。”

喜欢明王首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王首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