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王首辅 > 第818章 人事震动(上)

明王首辅 第818章 人事震动(上)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2:26:04 来源:书海阁

毛纪和蒋冕二人显然去意已决了,他们不听任何人劝阻,包括内阁首辅费宏。徐晋在嘉靖帝的授意下登门拜访两位阁老,结果在毛纪那吃了闭门羹,蒋冕倒是客气了很多,不仅接见了徐晋,两人还聊了很久,但最后也没改变请辞的主意。

这也难怪,杨廷和、毛纪、蒋冕三人都是正德朝的内阁辅臣,可以讲,嘉靖帝就是他们一手捧上皇位的,然而由于大礼议之争,他们君臣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朱厚熜觉得自己追崇生父理所当然,而毛纪蒋冕等人却认为朱厚熜逾礼了,而且越来越过份,最终逼死了张太后。

毛纪和蒋冕难免会觉得愧对孝宗和武宗,可以说,他们现在对嘉靖帝已经彻底死心了,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所以他们不想再继续辅助嘉靖帝了,估计在他们心目中,嘉靖帝也不再值得他们辅助,所以坚决告老还乡。

徐晋在跟蒋冕聊过后,已知无法挽回,只能如实禀报了朱厚熜,后者听完徐晋的回报后沉默良久。徐晋看得出这小子既郁闷又气恼,整个人都怏怏不乐的,显然受到了万点暴击。

徐晋没有安慰他,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人,这人生中磕磕绊绊在所难免,谁都会面对挫折,皇帝也不例外,只有经历了挫折才会懂得思考得失,才会渐渐长大,慢慢地成熟。

十日后,停灵结束,慈寿皇太后的遗体出殡,与孝宗朱佑樘合葬于泰陵,谥号: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安葬完张太后之后已经是七月初六了,蒋冕和毛纪两人继续称病不朝,而且再次上书请辞,这回嘉靖帝倒也爽快,批准了两位阁老的辞请,并厚赏了两人,同样加封了虚衔后送两人风光回家养老。

朱厚熜这小子显然想通了,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蒋冕和毛纪两人已不能为自己所用,继续强留也没意思,还不如快刀斩乱麻,反正现在国内稳定,再换其他人上位就是了。

蒋冕和毛纪这一去职,局面就尴尬了,内阁只剩下费宏这唯一一名阁臣。费阁老也是年将近六十岁的人了,精力有限,哪忙得过来呀,每日加班加点,但还是落下了大量的工作,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尽快补充内阁大臣,否则很多政务就要耽搁了。

于是乎,无论是新贵派,还是护礼派,亦或是中立派,都把目光投向了内阁,有资格的老臣闻风而动,而没资格的也摩拳擦掌,准备推举对自己有利的大臣入阁。

另外,由于石玠的辞职,翰林学士和礼部左侍郎的职位也空出来了,所以除了补充阁臣外,还得选出新的翰林学士和礼部左侍郎。

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缺了好几只大萝卜呢,哪得要挪动多少只萝卜才能填满?所以,一场震荡整个大明官场的人事调动在所难免,大家都在等候着皇上下旨廷推补缺,包括徐晋。

嘉靖四年七月初八,早朝,大臣们仿佛达成了默契一般,无论是新贵派,还是护礼派均按部就班地出列奏事,没有指责攻忤,没有弹劾谩骂,所以一场早朝只开了半小时就散场了,风平浪静得让朱厚熜那小子都觉得不自在。

然而朝官们都心水清着呢,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罢了,大家都在养精蓄锐等候午朝,午朝将会在文华殿举行,届时将会廷推阁臣,还有翰林学士的人选,所以真正的龙争虎斗将会在午朝。

早朝之后,朝官们都各怀心思地回到各自的官署办公了,徐晋亦回到了户部的官署上班,他近日正在忙着开设大明银号的事。具体方案已经出来了,而且已经通过户部的内部论证,户部尚书秦金也点头允许了,届时将会拿到朝会上讨论,方案通过后将会付诸实施。

徐晋设计的这份方案借鉴了后世的银行经验,说得简单点就是国有银号与民营银号相结合,大明银号为央行,而地方财团获得朝廷允许后,可以开设民营银号。民营银号必须向大明银号交纳存款准备金,向国家上锐,同时接受大明银号的领导和监管。

开银行无疑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但是前期的投入却非常巨大,别的先不说,光就是建起覆盖整个大明的网点就得花费相当恐怖的人力和物力,让地方财团加入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地方财团的加入能让利益均沾,阻力自然会少很多。

其次,地方财团的加入能节省大量的投入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运输成本。

再次,地方财团的加入能把社会闲散的钱财充分调动起来,激活全国经济,还能让国家增加税收,中央银行也能从具体的商业活中解放出来,只专注于管理金融市场就行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地方财团都能掺和开银号的,根据徐晋所设置的条件,资金量必须达到百万级别才有资格向朝廷申请,而且还得通过层层审核,合格了才能发放“牌照”,如今内定通过的民营银号只有四家,分别是:晋商银号、徽商银号、闽商银号、越(粤)商银号。且说徐晋吃完午后,正打算在官署中小憩一会,然后参加接下来的午朝,结果刚趴在案桌上,户部尚书秦金竟然踱了进来。

“徐大人,方便聊会吗?”秦金踱进来便直言道。

秦金向来不苟言笑,每次进徐晋的办公室都是因为公事,私下交流的话估计加起来还不够十句,像现在这般吃完午饭后跑来还是第一次。

徐晋微笑道:“当然方便,秦大人请坐。”

户部两位一二把手便在茶几旁坐下,徐晋让小吏取来一壶开水准备泡茶,随口问道:“秦大人喜欢喝什么茶?虎丘茶?碧螺春?还是小种红茶?”

“这个……客随主便吧!”秦金显然有点心事重重。

徐晋便泡了一壶碧螺春,大中午的,这茶提神!

碧螺春被开水一泡便舒展开来,清香扑鼻,叶色碧绿怡人,泡在玻璃杯中最好了,既好看又好闻。

秦金端起那杯碧螺春轻抿了一口,顿时苦涩得皱起了眉头,徐晋放的茶叶有点多了,而且泡茶时水温也高了,所以茶汤泡得太老,不过,浓茶倒是更提神!

“待会午朝就要廷推了,徐大人以为谁更适合入阁?”秦金瞥了徐晋一眼道。

徐晋虽然只是户部左侍郎,朝中比他官位高的人还有大把,但是却没人敢小瞧,徐晋的意见对嘉靖帝的影响极大,所以他的这一票举足轻重,秦金乃护礼派,这时显然是在试探徐晋的口风。

徐晋倒也干脆,直言道:“本官打算举荐前三边总制杨一清入阁辅政。”

秦金闻言暗松了口气,杨一清虽然不是护礼派,但也不是新贵派,而且此人大气正直,德高望重,有他坐镇内阁,倒是可以制衡一下张璁这些新贵派,于是点头道:“杨老德高望重,确实是阁臣的上佳人选,只是这次至少推举两名阁臣,徐大人心目中可还有其他人选?”

话说徐晋从江南回京已经大半个月了,对张璁这半年来不断排斥异己,安插亲信的做法已经有所警觉,之所以举荐杨一清入阁,便是有制衡张璁的意思。

其实,徐晋心中还有一个阁臣的合适人选,那就是老王王守仁,但是前些天,跟着王守仁学艺三年的小舅子谢三枪艺满回京了,说他师傅近来身体不好,所以徐晋便打消了举荐老王入阁的念头。

“秦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徐晋不动声色地反问道。

秦金沉吟了一下道:“徐大人觉得谢迁谢阁老如何?”

徐晋不禁皱了皱剑眉,谢老头铁定是护礼派无疑,之前在余姚县,自己就差点着了这头老狐狸的道儿,不过谢迁已经将近八十高龄了,这老东西还折腾得动吗?就算谢迁人老心不老,朱厚熜那小子估计也不乐意调一个护礼派的死硬分子回身边添堵吧?

秦金见到徐晋的表情便知谢迁没希望了,不由暗叹了口气,除了谢迁,护礼派阵营中还真没哪个有足够的资格入阁了。

“徐大人,本官这里有些话不知当不当讲!”秦金欲言犹止道。

徐晋不由无语,通常说这句话的人肯定就是要讲,却偏要来这么一句,把皮球踢给对方,而对方又不好拒绝,操蛋!

“秦大人请讲!”徐晋只能捏着鼻子应了。

秦金轻咳了一声道:“那本官便直言了,张璁此人心术不正,徐大人回乡省亲祭祖的这段日子,他肆无忌惮地排斥异己,在朝中大肆安插亲信。如今朝中只有徐大人能制衡于他,若再让此獠继续坐大,恐非我大明之福啊。”

徐晋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并没有回答秦金,与人相处切忌交浅言深,徐晋自问与秦金并没到无话不谈的地步。

秦金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今日他把此番话说出口,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徐晋不回答,他丁点也不意外,毕竟大家没啥交情。

“本官便不打扰徐大人休息了!”秦金拱了拱手,站起来踱出了徐晋的办公室。

喜欢明王首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王首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