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王首辅 > 第957章 本性贪财

明王首辅 第957章 本性贪财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2:26:04 来源:书海阁

由于大部份难民都跑到顺丰车马行前排队领肉粥和包子了,所以这边的严府施粥摊便相对冷清了许多,两个下人就足以应付。此刻,严世蕃正悠闲地坐在粥棚内的一张靠背竹椅上,翘~起二郎腿,手捧一部《周礼》仔细阅读。

《周礼》乃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与《仪礼》和《礼记》并称为“三礼”,被历朝历代奉为礼法之权威准绳,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在决定做某件大事之前,都喜欢翻阅《周礼》,看这件事是否有先例可循,是否合乎礼制。譬如嘉靖打算分祭天地,首先就是翻阅《周礼》,为自己的决策寻找理论依据。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其焉。真实历史上的嘉靖帝就十分喜欢钻研古礼,而且,正是靠着议礼一步步挤走首辅杨廷和,从而掌握实权的,所以导致下面的大臣都埋头钻研礼乐。

徐晋这个穿越者虽然对嘉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令他不再沉迷于修道,令他不再固执地要给生父一个皇帝的名份,但是历史的车轮似乎也不是那么轻易被撬动的,譬如“宁王造反”和“俺答围城”等历史大事件,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现在呢,严嵩靠着两份讨论祭祀的奏疏,竟也有隐隐上~位的迹像,而这两份奏疏正是出自貌不惊人的严世蕃之手。

严世蕃这家伙短项体肥,还兼渺了一目,乍一看还以为是个笨猪头,而且是个独眼的笨猪头,谁又料到这家伙蠢笨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精明的脑袋,他读书不行,但是脑瓜子灵活,懂得揣摸人心和抓“重点”,那两份奏疏就是他翻阅《周礼》之后精心雕琢出来的文章。

“德球兄手不释卷,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也,佩服,佩服!”

严世蕃正仔细阅读着《周礼》,一把声音突兀在身边响起,严胖子吓了一跳,差点便从竹椅上滚下来变成了球。

严世蕃表字德球,号东楼,古时的“球”字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球”,它是美玉的意思,德球,顾名思义就是品德如美玉,是个褒义词,要是在现代呢,估计没有会给自己起名字叫“XX球”。

严世蕃抬眼一看,便见有三名年轻书生站在跟前,有两个正是他在国子监读书的同窗,而第三个则十分面生。

严世蕃眼中闪过一抹疑色,满脸堆笑站起来道:“元质兄谬赞了,在下只是闲得无卿便随便翻一翻书罢了。”

严世蕃口中的元质兄,名字叫赵文华,表字元质,宁波府慈溪人,年约二十四五岁,目前在国子监中上学,乃今年顺天府乡试的举人,即将参加来年的春闱大比,与严世蕃其实并不算熟,只是泛泛之交罢了。

而赵文华旁边另一位稍年轻的书生叫胡宗宪,表字汝贞,祖籍安徽绩溪,不过其家族世袭锦衣卫,现在也在国子监中读书。胡宗宪倒是跟严世蕃十分熟稔,经常一起厮混。

“德球兄过谦了,听说德球兄已经在这里摆摊施粥将近一个月了,严府乃当之无愧的积善之家,现在大家提起礼部郎中严大人都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赵文华拍马屁~道。

严世蕃嘴上谦虚着,眼底却是闪过一丝隐晦的得意,他虽然每天都在这里施一顿粥,但是是有定量的,一个月下来,也就花费了三十石粮食左右,折合三十多两银子。三十两银子买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这位兄台眼生得很,不知该如何称呼呢?”

彼此寒暄了片刻,严世蕃的目光便落向第三名陌生书生。这名书生约莫二十岁许,生得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的,十分之英俊,而且气质沉稳,他风度翩翩地拱了拱手,自我介绍道:“在下李纯,表字守义,与元质兄乃同乡……咳咳!”

李纯自我介绍完后,竟剧烈地咳嗽起来,连脖子都咳红了,不过脸色却是如常。严世蕃只觉有些古怪,笑道:“原来是元质兄的同乡,李纯兄咳得有些厉害,要不要喝碗粥汤润润喉咙?”

李纯拱了拱手歉然道:“不必了,近日偶感风寒,倒是让德球兄见笑了。”

赵文华微笑道:“李纯兄的家父是做槽运生意的,家资巨万,眼看将近中午了,德球兄可有兴趣蹭他一顿午饭?”

李纯也连忙拱手道:“能请德球兄吃饭乃在下的荣幸,但愿德球兄赏脸才好!”

严世蕃眼珠一转,笑道:“守义兄客气了,承情难却,那在下便厚颜叨扰守义兄一顿酒饭。”

一直不说话的胡宗宪嘿笑道:“瞧瞧,我说过什么来着,严德球这小子只要有美酒佳肴招待,就算打折了双~腿也会爬来的。”

严世蕃不以为意,还拍了拍肚皮自我调侃道:“要不然你以为这一身膘是怎么来的?”

众人哈哈大笑,李纯道:“德球兄还真是风趣,对面那家酒楼似乎也不错,大家以为就那里如何?”

严世蕃点头道:“这家的烤鸭子和鹿唇十分不错!”

“那就这家了!”李纯微微一笑,率先带头往街对面那家酒楼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众人在二楼要了一间雅间,然后点了满满一桌佳肴,还有两坛名贵陈酿,这顿饭估计没有五十两银子下不了台,看来这个李纯确实家资丰厚。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大家便熟络起来,李纯举起酒杯道:“闻说德球兄已经在此摆摊施粥一个月余了,积德行善之举让人钦佩,嗯,在下也算是小有家资,愿意捐献一千石白米支持德球兄的义举,但愿德球兄不要拒绝才好。”

严世蕃差点一口酒就喷出来,他在这里摆摊施粥一个月,统总花费才三十石粮食左右,这凯子竟然一出口就损献一千石粮食,而且还是白米,就现在这市价,若换成银子怕是有一千二百两了,果真是有钱人啊!

“这个恐怕不太合适吧,守义兄若是有心,不如自己设棚施粥。”严世蕃假惺惺地道。

李纯诚恳地道:“在下入学之事还没定,实在没功夫设摊施粥,只好借德球兄之手为大明百姓做点贡献,还望德球兄不要推辞才好,对了,在下远道而来,一时间也不知从何处购买两千石白米,不如这样吧,在下便按按时价折算银子交给德球兄,然后劳烦德球兄自行购买粮食施粥。”

这那里是要施粥做善事,分明就是找借口向严世蕃送银子啊!

严世蕃鬼精着呢,那能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假意推辞了一番便顺势答应下来了,故作关心地问道:“守义兄刚才说入学之事未定是什么意思?”

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严世蕃收了人家好处,自然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

不待李纯接话,赵文华便帮衬道:“守义兄打算入国子监上学,只是苦于没有门路,出于同乡之义,在下自然要帮上一把,可是在下能力能有限,帮不上大忙,所以便想请德球兄帮忙想个办法。”

严世蕃不由恍然,原来这位向自己送银子,竟是为了进国子监中上学,于是拍着胸口答应道:“家父曾任国子监祭酒,所以在国子监中还算有些脸面,守义兄进国子监上学之事便包在我身上吧!”

国子监相当于大明的国立大学,乃全国最高学府,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只有地方的贡生,又或者**,又或者皇上恩典的读书人,才有资格入读。

李纯闻言大喜道:“如此便谢过德球兄了,若能顺利入学国子监,在下愿意再捐出一千石白米。”

严世蕃闻言不由内心一阵火热,两千石米就是两千四百两银子啊,相当于自家老子十多年的俸禄了(注:明朝五品官的年俸200石左右)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真实历史上的严嵩父子,严嵩极为恋权,而严世蕃则贪色好财,不仅纳了二十七名姬妾,还大肆收受贿赂,就连嘉靖的第三子裕王朱载垕都被他狠狠地敲诈了一笔银子,要知道裕王可是皇位的继承人,严世蕃竟然连他都敢敲诈,可见贪财到什么程度。

当然,严世蕃现在还没敲诈亲王的实力,不过贪财的本质却是不变的,现在这个李纯给他送两千多两白银,这货哪有不心动之理,立即便答应了替李纯活动关系进国子监。

交易达成后,彼此便更加熟络了,四人推杯换盏地喝个痛快。

这时,只见赵文华略带酒意地笑道:“据说永福公主殿下年后就要选婚了,三位仁兄可有意抱得美人归?”

胡宗宪哈哈笑道:“在下还得参加科举,娶公主还是算了,严德球无意科举,倒是可以一试。”

大明的公主不值钱还真不是假的,因为当了驸马后不能入朝为官,平日还得小心伺候着家中的公主奶奶,连纳妾的自由都没有,所以自问在仕途有所作为的人都不想娶公主。

严世蕃自然也不想娶公主,不能纳妾比杀了他还难受,嘿笑道:“胡宗宪,你小子觉得我严德球这副尊容,公主会看上眼?”说完瞥了一眼李纯,续道:“倒是守义兄参加选婚的话,机会应该很大!”

胡宗宪抚掌笑道:“说的也是,以守义兄的英俊,若是参加选婚,说不定还真能抱得美人归!”

李纯笑了笑没有接话,赵文华禁不住问道:“守义兄不会真想参加选婚吧?”

“有何不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李纯谈笑道。

严世蕃和胡宗宪不由愕了一下,不过转念一想,李纯家里只是低下的商贾,若能娶到公主倒不失是翻身步入贵族阶层的好机会。

喜欢明王首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王首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