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顾义吃过饭就去了沈建民家,得知沈建民在村委开会,顾义想着正好大家都在一起说了,就去了村委会。
村委会里面,在村里是个小队长的人都去了,因为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需要把各家各户的工分算出来分粮食了。
沈建民看着核对了三遍的账本满脸忧愁,其他人也都是唉声叹气。
“一年比一年难过啊。”
“也不能这么说,前几年啃树皮的都有,现在起码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粮食了,省着点也能坚持过完这个冬。”
“唉,谁说不是呢。”
……
外面等着的顾义听到屋内的对话,原以为那些食不果腹的年代逐渐好了些,没想到竟还这么难。
顾义推开了门走了进去,“沈叔,我有办法。”
沈建民看到顾义,突然觉得这个冬也许并不那么难过了。
“你有什么办法说出来,正好村委会的人都在。”
这下众人都看着顾义,期待他能说出解决办法。
“种蒜黄,以集体的名义去卖,按量分钱。”顾义不惧大家的目光,看着沈建民说出了办法。
这话一出,讨论声立马起来了,因为这属于投机倒把吧,万一被抓了怎么办?
顾义听着那些议论,心里想就知道会这样,但是她媳妇儿要干,那他就得支持。
“安静!有问题,一个一个来!我先说明,以村里集体的名义是可以的。”沈建民拍了拍桌子,让大家安静。
老会计:“现在公账上没有多少钱,顾娃子,种这个蒜黄成本多少啊?”
顾义:“不需要成本。家里有大蒜的都能种出来,我把技术交给村里。”
然后又是一波议论声。
一队小队长:“顾二哥,这蒜黄没听说过啊,就算种出来,卖给谁呀?”
顾义:“供销社、黑市、国营饭店、食品站,如果量大的话,我认识搞运输的。”
又一波议论声响起了……
沈建民拍了拍桌子,大家安静下来,“投票吧,少数服从多数。”
然后在大家的一番思想挣扎中,四比三,赞成!
沈建民看了看没投票的三个小队长,再次开口:“村委会同意那就干,一会儿召集各家出一个代表再一起商议一下。”
这时候大家都不下地,说是各家出一个代表,实际上全部的村民都来了,大家齐聚在广场上。
等沈建民说完要全村种蒜黄以集体的名义卖钱的时候,顿时广场上的议论声大的把还在熟睡的婴儿都吓醒了。
“安静!!!”
沈建民用大声公让大家静下来。
“以集体的名义不算投机倒把,刚才村里已经把每家每户的工分算出来了,粮食紧巴,公账上没钱,愿意干的就家里出一个代表下午到村委会学习怎么种植,不愿意干的也不勉强。我再说一次,全凭自愿!”
沈建民说完之后就走了,而广场上的人还不愿意散,都在讨论着。
顾义连广场都没去,在村委说完就回家了,这时候温婉婉应该要醒了。
倒是去广场上开会的顾家人听说这主意是顾义提出来的都跑到了他家。倒不是不愿意他出主意为村里,就怕最后吃力不讨好。
这也提醒了温婉婉,于是在大家都走后,她便进了空间,不多时就弄出来一木箱生长好的蒜黄。
她又让顾义用一些蒜黄炒了一盘菜,吃过午饭就搬着这些去了村委会。
村委会围着的人挺多,但是报名的就十家。顾义把蒜黄炒的菜打开,味道香的让外面看热闹的人直往屋里挪。
“这就是长好的蒜黄,这盘是蒜黄炒的菜,感兴趣的试吃一口再决定种不种!”
然后又多了一些报名。顾义看着外面还在犹豫的人,摇了摇头,装睡的人你怎么都不会叫醒的。
然后报名的这些人顾义集中起来给他们演示怎么种植的怎么收割,然后让他们回去种植了,约定十天后到村委交蒜黄。
回去的路上,乔诚低声问顾义:“老大,之前你给的物资中咋没有这东西啊,这种植也太简单了。”
顾义:“知道的人不多,量不大。”
原来如此。
“老大,你家准备种多少?”
“我回去问问你嫂子。”
那他要不要问问青青?可是他家大蒜就那么点啊,算了,还是别问了。
回到家,顾义给温婉婉说了全村只有三十家愿意种植的。
在温婉婉的预期范围内,到时候她家多出些,把钱都过了明路才好。
十天后
大家只交上来了五十斤的蒜黄,主要还是顾家为了支持顾义种了许多占了大头。有些人家种植好奇中途总是翻看,种出来的都不合格,而且第一次种也有些不敢种太多。
顾义一副早就知道的样子,从家里背了五十斤的蒜黄出来,加起来刚好一百斤。
沈建民从种植蒜黄的人家里头挑了两个年轻的跟着他们去了镇上。
顾义带他们去了国营饭店,老厨师一看见蒜黄眼睛就挪不开了,他也是小时候做学徒的时候见过呢。而且现在冬天,蔬菜本就少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即就把一百斤全要了,按照每斤六毛五的价格收,这给众人惊得不行一句话都不说,老厨师还以为是嫌少,就涨到了七毛。
“我说,你们到底卖不卖啊,七毛可不能再高了啊,而且你们以后还有的话要直接送到我们这里。”
顾义拉了拉沈建民让他回神做主,沈建民赶紧点头同意。
最后一百斤卖了七十块钱,跟过来的两个年轻人看着那钱就傻眼了,七十块钱啊!他们家一年也挣不了七十块钱啊。
沈建民揣着那钱,心里也是激动万分,脸上的笑容完全掩盖不住,他就知道听顾义的准没错。
等他们一行人回到顾家村的时候,村委会已经被围了好几圈了,有好奇的,有看笑话的,有等待的……
沈建民还没到村委会呢,就从牛车上下来,冲着在村委会等待的老会计就喊:“会计叔,赶紧算账,一共卖了七十块钱!”
什么?真卖出去了?还卖了七十块钱?天哪!
老会计按照当初交上来的蒜黄的登记给每家分了钱,当他们看到顾义一家就独赚了三十五块钱的时候,眼睛都直了,恨不得那钱是自己家的。
于是更多的人家开始报名,但是顾义表示已经教过一遍了不再教了,这给大家后悔的抓心挠肝的。
沈建民也不管,就得让这群人长个记性。
那些已经学会的人家看到赚钱了还想着自己家里多种些卖钱呢,自然也不愿意把方法教给其他人。
这下,顾家村里有好几天都持续着大家串门走来走去的场景,哪还有冬天窝家里的冷清氛围。
等第二批蒜黄长成之后,这次足足有两百斤,顾义家这次拿出了一百斤,大家都感叹不已。
还是按照上一次的价格,这次国营饭店照单全收。直接又预定了三百斤,过年前最后一次收购,这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
喜欢穿书七零:励志做首富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书七零:励志做首富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