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小平民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财政专家毕自严

明末小平民 第一百一十七章 财政专家毕自严

作者:老白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11:03 来源:书海阁

这个官员刚刚拍完马屁,一众官员也是反应过来,作为对崇祯减免江南税收的回报,这个提议又怎能加以阻止呢?反正我又不是陕西人,回去又不会被老百姓骂,于是赶紧加火。

“皇上英明,想那八百里秦川沃野只需一个丰收,便可得钱粮无数,这个主意真是英明无比啊。”

“对对对,陕西拥有耕田达二十六万顷之多,区区六十万两白银分摊下去,一亩地不过毫厘而已,实可谓不足挂齿。”

这时,一个陕西籍官员,礼科给事中汪有典坐不住了,看着自己的老家被人卖了,这要是一句话不说,实在是说不过去啊!要是哪天回家探亲,岂不是要被老乡戳脊梁骨!

于是汪有典说道:“皇上,此事恐怕有点不妥啊!”

这话一出口,现场为之一静,大家都忍不住看看这到底是谁敢这样说话?没看到皇上正在兴头上吗?刚刚皇上还依了咱们的请求,所谓投桃报李,这又怎能阻止?

回头一看,竟是礼科给事中汪有典,大家这时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好在官不大,如果又是哪位朝堂重臣,那还得又费一番口舌。

一众官员还未说话,崇祯却不悦的说道:“哦?此事哪里不妥?爱卿与朕细细道来。”

崇祯这话一说出口,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感觉到崇祯的态度已经非常的冰冷,甚至已经有些发怒了。

汪有典这时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崇祯的态度,可是话已经说出口,收也收不回来,于是只能强撑的说道:“皇上,陕西虽有八百里秦川沃野,可是这几年陕西已经多年大旱,并且年景一年不如一年,地里的收成,实在无法支撑如此多的赋税啊!”

汪有典一说完,立马便有官员反驳道:“此言差矣,想我大明地大物博,富有四海,国土这么大,哪个地方哪年还不出点事?区区一点旱灾又算得什么?哪天老天爷下点雨不就完了吗?”

“不错,正是此理,即便有些干旱,那也就是一两场雨的事,又何足挂齿!汪事中多虑了。”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官员都齐齐指责汪有典太过自私,并且不懂政务,汪有典本就被崇祯的态度吓得心虚,这下又被众大臣指责,也没个为自己说话的,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还是毕自严看不下去,这时候说道:“众位同僚又何须指责汪事中,如今陕西本就有王二等人作乱,这时转税本就不妥,此乃大善之言。”

反驳毕自严,那还得是重量级人物出马,当然这个时候众位大臣首推钱谦益,钱谦益也不含糊,站出来立马反驳道:“毕大人此言差矣,所谓耕田交粮,乃天经地义的事,如今国事维艰,理应守望相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怎能为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大义呢?”

毕自严听后也不再言语,因为毕自严知道自己无论怎么说,都是说不过他们的。于是也就干脆不说。实际上,如果出于利益角度考虑,毕自严能站出来说刚才那样一句话,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因为他是户部尚书,那可是管着钱袋子,现在崇祯免了江南茶税,如果没有其他地方补上来,那么户部每年就要少收六十万两银子!现在他能为陕西说一句这样的话,作为户部尚书,真的是高风亮节!

毕自严,字景会,山东淄愽人,生于隆庆三年,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一举踏入士途,先后任松江推官,邢部主事,工部员外郎等职,泰昌元年任太仆寺卿,位九卿之列。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军攻打辽阳,毕自严临危受命,担任天津巡府,整顿海防,天津乃是熊廷弼“三方布置”之策中重要的一环,毕自严在天津与登莱巡府袁可立互为犄角,使辽东后方无忧,并成为保卫京城的有力屏障。

因为毕自严对财政事务极其精通,后任右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并兼任天津巡府,正是在毕自严精心打理下,天启一朝,整个辽东军饷基本保证充足,为辽东的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启六年毕自严升任户部尚书,因魏忠贤以翻修宫殿为名,提出卖掉南大仆寺牧马场,遭到毕自严的坚决反对,因为一旦卖掉牧马场,将会使军马和伇马供应受到极大影响,毕自严威名已久,魏忠贤也无可奈何,只得找到天启帝告状,天启帝宠信魏忠贤,牧马场还是没有保住,毕自严激愤不已,于是称病还乡。

崇祯帝上台后,一举铲除魏忠贤一党,而后再次启用毕自严为户部尚书,毕自严到任后巡查国库,发现国库己被魏忠贤挥霍一空,并且每年朝廷有高达一百三十余万两白银的赤字,财政几近崩溃。

无奈,毕自严开始一系列的改革,如检查军饷虚冒,清查天下各处隐田等,正是在毕自严呕心沥血下,大明财政才堪堪维持,并且出现复苏之迹象。

怎料皇太极及后金军几次入关,大明财政迅速恶化,毕自严的心血也一瞬间化为乌有。崇祯四年,兵部尚书梁廷栋请求崇祯再增田赋,再旧增五百二十万两基础上,再增一百六十五万两,崇祯无可奈何,只得应允。

毕自严上书道:“如今天下百姓已到家家悬斧之境地,怎可再增?”

此时的崇祯也是无可奈何,每一次后金军入关洗劫,都给大明王朝巨大的打击,而内部流寇四起,哪一处不需花银子?

崇祯六年,青浦知县郑友元没有完成税收任务,毕自严念与其有旧,给予袒护,不料被言官弹劾,崇祯大怒,将毕自严下狱问罪,幸得朝中好友营救,在牢中呆了半年,做才出狱。

崇祯八年官复原职,然而这时的毕自严已经体弱,无法为国尽力,于是告老还乡,后于崇祯十一年死于老家,享年六十九岁。

不得不说毕自严是明朝后期非常杰出的理财专家,如若不是毕自严的精心打理,崇祯朝早已财政崩溃。

喜欢明末小平民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小平民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