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竞技 >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72章 25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 第72章 25

作者:吃睡一条龙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4-05-14 05:17:35 来源:书海阁

事实证明陶小霜可能真的是想多了。这次连李卫红都没作什么怪,她找来负责专栏的第三人是庄沙,也是逍遥派不说,还和陶小霜张曼红是住一条街的邻居。陶小霜在心里暗笑自己草木皆兵,随后就和张曼红一起去找了胡英奎。

胡英奎点头答应推荐的事后,第二天一大早贾老师就把三人叫到了办公室。

陶小霜有经办班上墙板的丰富经验,庄沙的一手毛笔字写得好,还是个文学爱好者,张曼红则学了好几年的水彩画,所以贾鸿只问了几句,就把‘斗批改’专栏交给了三人负责。专栏当天中午就开工。

这时全国各省市从上到下完成了革委会的建立,于是上面宣布全国在9月后进入‘斗批改’阶段。从此全国范围内都要开始一斗二批三改,这事如此上纲上线,于是哪怕是一个中学班级的‘斗批改’专栏也得办得很‘盛大’不可——按贾老师的意思,这专栏由教室后面的一整块大黑板和走廊墙上属于2班的两块空位(以往大批判专栏的专用位)组成,两天后就要出第一期,以后每4天就得出一期,要办到月底。

为了在两天里填满贾老师划给专栏的3大块‘空白’,陶小霜三人从这天的下午就开始忙活上了:查找最新的报刊以确定要摘抄的‘斗批改’相关文章,在同学和老师里邀稿,设计版面,还得不时迎接来检查进度的贾老师——这可是近日里学校最重要的宣传活动,班主任们都卯足了劲,要在工宣队面前好好表现一番。所以贾老师半天里就巡视了3次,好在陶小霜三人动作快,已经设计好了走廊上的两个空位的版面。在第三次来巡视的贾老师点头后,陶小霜趁机要他开了去教务处申领东西的条子。后来的事充分证明这是个明智之举——到了第二天,不要说大毛笔、彩墨、长尺之类的东西,连几盒彩色粉笔都成了各班的争抢之物。

为了完成第一期的专栏,陶小霜忙得都顾不上自己的感冒了,她打个喷嚏就偏偏头,头开始疼了就离开风口,鼻子突然完全不通气了就用嘴呼吸,然后就继续忙,总之一句话:她绝不下火线。

“这篇不行,字数超了,留的位子不够。”陶小霜边抬着胳膊往黑板上写字边对庄沙说。

“等等,我看一下”,庄沙拿着稿子看了看,然后道:“时间紧,班上就这么几个人投稿,王佳的这篇算写得好的了,我删改一些,等会告诉她一声就行了。”

“那好。”陶小霜继续写,又问,“曼红,你的红日图画得怎么样呢?你不画好,我写不了刊头。”

“太累了,让我歇歇。”张曼红说着站起来,踩上一旁的高脚板凳,嘴里道:“快好了,再给我10分钟。”

“好,你快点……”

……

两天时间在三人早上6点到校下午7点离校的忙碌中一晃而过。第三天下午,贾鸿把三人叫到了办公室,把全校评比的结果告诉了他们。

“这次我们班出师大捷,校委会的同志说全年级里就属我们班的专栏办得最好!”

陶小霜闻言心里很高兴,总算没白费功夫。她和张曼红庄沙相互看了看,眼里脸上都带着笑。

“……以后的专栏你们要再接再砺,争取月底得个一等奖。”贾老师一人夸奖几句后,又提了更高的要求。

离开教室后,张曼红高兴得拉着陶小霜的手直蹦,“天呀,贾老师说我的画最好看!”

陶小霜点头道:“你是画得很好呀!”

张曼红道:“你的字也写得好。”

“我的字,你的画,庄沙选的文,还有我们一起定的版面,这就叫相得益彰。”陶小霜豪不客气的猛夸自己和小伙伴。

“嘿嘿……”张曼红笑得牙龈都露了出来。

庄沙推推眼镜不说话,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陶小霜发现和孙齐圣、朱大友在一起时,庄沙就是个典型的小赤佬,什么都敢说敢干,离开了两人,他就成了个内向斯文的文艺少年。

……

接下来的两期专栏在越发默契的三人合力下都如期完成了,而且质量在67届的9个班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水平。然后摘桃子的人来了。

那是一周后的一个太阳落山的傍晚,教室里其他的同学早离开了,只留下赶专栏的三人。

陶小霜仰着脖子写了一下午,正边扭脖子边和张曼红互相按摩手指和手腕——抓笔太久,又要竖着腕写字,两人的手指和手腕都僵了。

这时,贾老师突然来巡视情了。他看完已经弄好了一半的黑板,赞赏的点点头后,说:“我听李卫红说你们最近很晚都还留在学校里。人手不够可不行,这样吧,我给你们加个人,明天开始张可茜和你们一起负责这事。”这话就是拍板了。说完也不待三人反应,贾鸿就背着手走了。

他走后,陶小霜三人面面相觑了一会。

张曼红气道:“莫名其妙的就要加个人,这是怎么道理——张可茜可是什么都不会的,我们要多她一个来干嘛呀?这后门也走得太过分了!”陶小霜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马上就要月底了,眼看那个一等奖三人就要到手了,突然说要加人,还是张可茜!陶小霜三人最近能常去毕工组的办公室,三人在那里得到了消息转头就互相交流。有一次,庄沙去找报纸的时候从老师们的聊天里知道了张可茜的爸爸和工宣队的一个干事是亲兄弟。这事在班上还没有传开。

陶小霜心里也有一种吃亏的感觉,但看张曼红气得把天生有些蜡黄的一张脸都涨红了,就劝她道:“算了,现在人人都在想方设法争取往上划挡,你要气,气得过来吗?她来了,该给我们加的分也不少一分的,还能多个人做事。”

“而且这事本来就是贾老师说了算,你气也没用。”庄沙道。

见陶小霜和庄沙似乎都不在意的样子,还劝自己,张曼红也没那么生气了。她没再多想,一拍巴掌,道:“那和往常一样,我把画画完就先走了。”

张曼红走了后,陶小霜边写字边问庄沙,“今天这事你到底怎么想的?”

陶小霜身边的同龄人几乎都是面临分配的三届生,大家都要在今年年底决定以后的去向。所有人里面,表哥程迎军的进度是最好的,那个叫王陂的人已经和他的学校联系好了,只等提了档案,他就会被分配到长白山食品厂作工人——这时候沾上只要食品二字那就是顶呱呱的好单位。第二好的人是宁鸥,她是独生女,中波海运又是国家直属的大单位,对职员子女有分配上的‘福利’;上次见面时,宁鸥说她留城已经十拿九稳了了,只是单位还没有确定。排在第三的是孙齐圣,他是军属,弟弟佰岁又才十岁,算得上是半个独生子;剩下的庄沙和朱大友,一个是独生子,一个妹妹朱大玫小他三岁,家里常年领救济,条件也算不错。数下来,只有陶小霜自己最差,即使和高椹的户口问题通过过继的方法能解决了,但有迷雾镇在,她就不能让自己分去做普通的工人——普通的一线工人需要三班倒,她每天要巡夜,哪里能上夜班;孙齐圣是助手,实在是要上一段时间的夜班的话,他还可以‘请假’不去迷雾镇,大不了他不在的晚上陶小霜辛苦些;但雾灯的化形和引月只有巡夜人能完成,陶小霜可不能‘请假’的。

虽然前途似乎困难重重,但陶小霜心里并不怵,她相信自己只要尽全力往前走,披荆斩棘,迟早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不过突然被人在稳拿的分数上开了‘后门’,她也有些心情不好,就不想闷头写字了,想说话分散一下注意力。

庄沙道:“张可茜和我一样是家里的独生子,她估计是怕被我踩下去,所以才要加进来抢印象分。”

虽然划挡的具体要求掌握在毕工组手里,但谁能划到上工或者上农档,毕工组的人还是得照章办事的,要不然还不得大乱套呀,所以这‘章’学生和家长们还是知道个大方向的——首先是出身和家庭背景,越红越好;其次是有无黑底子;然后的就复杂了:比如学生家庭是否多子,身体情况,特长,在校表现……林林总总的一大堆,凡是能和分配沾上点边的事都在影响范围内,这些就全看毕工组的人怎么看,学生怎么自我发挥了。

像这次陶小霜三人办专栏的事,就不能干等着毕工组的人来发现这事——你要安静如鸡,他们就敢装蒜到底。拿了奖后,陶小霜就准备主动去毕工组反映情况,豁出脸去狠狠夸夸自己,绝不让这起早贪黑的半个月白费了功夫。

如今班里想明白怎么发挥的人可绝不止陶小霜一人。比如王欣华,她爸爸在广西当了很多年的兵,这次她家里特意为她请了假,坐了两天火车去部队上开了封满是红军章的表扬信,就是要突出她军属的身份,以此要求往上划档。还有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病历、把自家和黑五类亲戚的断绝书往毕工组送的学生……

在这样人人大显神通的情况下,陶小霜已经很明白一件事:要想留城就得把班上的其他人踩在上工档下面。很残酷,但在这个年代里却又是司空见惯的常事——这时就是个绝对的体制社会,每个人在出生时就划了一次档,如今是第二次划挡了。于是她点点头,道:“班上的独生子就你和她两个人,66届的独生子有一半能留城,你要是往上走了一步,她就悬了。”

庄沙推推眼眼镜,点点头没说话。

什么都是比较出来的:聪明是,努力也是。和不停喊累叫苦又对张可茜入组的事一知半解的张曼红一比较,一直忍着感冒努力做事,沉得住气又心思灵敏的陶小霜简直不能再好。庄沙从眼镜后面看了眼陶小霜,觉得她在闪闪发光。

可她是孙齐圣的女朋友……庄沙苦笑了下,埋头写字。

陶小霜已经习惯庄沙时不时会有的沉默,她也不说话了。两人加快动作,在天完全黑下去前总算把黑板这块的专栏弄好了。

陶小霜关了灯,锁了门,“剩余两块明天继续。”

庄沙推推眼睛道:“好。”

喜欢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