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 > 第306章 宇喜多家的武士阶级

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 第306章 宇喜多家的武士阶级

作者:钓鱼封神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2 16:28:32 来源:9书院

第306章 宇喜多家的武士阶级

听到秀家对伊予众的处理意见,户川秀安和宇喜多诠家都惊讶的说道“再减分一半吗?这样的处理会不会太过极端了呢?再加上殿下要求将主从犯全部斩首送到大坂去,恐怕会让伊予本地的豪族引发不满啊。”

自庄园文化开始,日本就和欧洲走上了近似的道路。

如果说镰仓时代的郎党还算是半职业军人的话,待到室町幕府时期,被称为“侍”的武士阶级就已经彻底称为一只军队战斗力的体现,类似于欧洲中世纪时期的骑士阶级。

而曾经的半职业话的郎党,逐渐退化为组织地下的农兵,在战场上更多是充当背景板的存在。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武士阶级似乎拥有一种另类的免死金牌,只要不是犯下太大的过错,只要不是被战场斩杀,战后投降之后都能受到宽恕和优待。

毕竟对于大名来说,从头培养一个武士需要数十年,而原地接受当地的豪族、地侍却能很快成为自己的武装力量组成,为接下来的战争出力。

所以大家会发现在战国早期和中期,有着许多的武士家族,会在双方大名之间来回跳反,可是双发大名对于他们的态度却非常暧昧,似乎都默认了这种蛇叔两端的墙头草做派。

这样的风气一直持续到战国中期,直到欧洲火绳枪的传入使得战国大名们突然意识到,花费数十年才培养出来的武士阶级,在这种武器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甭管你是兵法大师,还是枪术大人,甭管你之前由多么凶狠的恶名,火绳枪面前一律众生平等。

于是以织田家为主的大名开始发生转变,将曾经仅仅是充当背景板的农兵重新提升到过去郎党的地位,这也就是足轻的诞生。

但是,即便是此刻的足轻已经开始作为战场的主要战力,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平民。足轻成为被大众认可的武士阶级还要等到江户幕府时期。

作为从战国早起走做够来的老人,户川秀安对于战国的理解虽然已经有了改变,但是在他的骨子里依然将能征善战的武士看做战场决胜的关键。

因此户川秀安才会这么激烈的反对秀家的决定。

作为笔头家老的户川秀安不得不向秀家劝谏道:“虽说他们背离了本家,并且和本家兵戎相见了,但是其中很多人毕竟是受到了金子元宅为首的奸臣的欺骗和裹挟。殿下时不时再考虑一下?”

然而,秀家却反常的端起了茶壶,为自己添上一杯,缓缓说道“肥后守刚刚你也说了,他们是背离本家之徒,并且选择和本家兵戎相见。在被击败后依然抗拒不从,作出这样的处罚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户川秀安依然不放弃的权健道“可是殿下已经要求他们的当家人切腹,这本就是相当严厉的处罚了,现如今还要再他们已经对半的知行上在砍一刀,臣担心会会引来非议啊。”

“非议吗?什么非议?说我刻薄寡恩吗?”秀家用略带嘲讽的语气回应道“我宇喜多家的恩德只对忠于本家武士施加,对于背弃本家的人,何德何能能享浴我的恩德?”

“再说了,不消减他们的领地,我拿什么来封赏在此战中为正义奋战的将士们,难道要从肥后守的知行中割让部分奖赏他们吗?”

说道这里,秀家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像鹰一样看向户川秀安,用极为冷酷的语气的说道“非议什么的并不重要,他们想说就去说吧。我有万余宇喜多武士作为后盾,还怕这些宵小闹吗?

如果他们这次不长记性,欢迎他们下次继续掀起一揆,我们镇压他们一次,就能再镇压他们第二次。”

正如秀家回答中所说的一般,秀家的底气来源于宇喜多家登记在册的近万名武士,而秀家所言的万余众,是算上了家中次子这样的准武士。

掌握西国7国百万石知行的宇喜多家,就是这样的卷。在其他大名家,家中次子恨不得都算作武士的存在,在宇喜多家内部反而不被统计在内。

在宇喜多家,武士不单单是世袭罔替的存在,还必须有担保人引荐,并且在兵法、内政、军略上有不错的表现,才能被成为登记在册被认可的武士阶级。

而每一位武士阶级,都会领到一块镶边小木牌,以此证明自己的身份。

领取木牌,也正是说明自己成为宇喜多家军役众的一员,需要为秀家出力杀敌。

相对应的,编制内直辖足轻和常备领取的是次一等的竹牌。而乡下国人众的农兵,由于组织动员依然落后,每次上战场都是随便拉人,秀家并没有下达这样的要求。

在宇喜多家,只有领取道小木牌的成年男子,才被允许平时携带三刀行动(肋差、打刀、太刀),而没有获得小木牌的人,即便是家学渊源的武士世家出身,平日也最多被允许携带肋差行走。

秀家这样的规定,无形之中提高了武士阶级的地位,有效凝聚了武士阶级对于宇喜多家的向心力。

1万名武士即便放在全国都是少数的存在,全天下恐怕只有丰臣和北条才有这样强大的动员能力了。

现在虽然已经是战国晚期了,由于火绳枪的出现使得足轻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火绳枪糟糕的维护情况和高昂的价格,使得各国大名仅仅是将它作为一种支援武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弓马娴熟,精通战场厮杀的武士阶级依然是一只可以左右胜负的存在。

同时也是因为足轻地位提高,成为战场主力的存在。

像宇喜多家这样的拥有万余武士的庞大存在,动员部队时候,可以以这些武士为骨干,快速填充足轻和农兵,组成一只超过5万人的精锐大军。

这正是秀家底气所在!

有这么多武士和准武士存在的宇喜多家,自然不会鸟伊予国那群落后的乡下豪族。想要跟着宇喜多家混秀家自然欢迎,想要蛇叔两端,秀家正愁没有足够的知行赏赐给有功的将士们呢。

秀家正好借机将伊予整个洗牌,将备前、美作、备中出身的武士填充到伊予去。

秀家就是要让这群食古不化的老顽固知道,时代已经变了,地球没了他们照样转。

户川秀安被秀家说的哑口无言,特别是最后那句“从自己的知行中分出部分赏赐有功将士”直接将他怼了回去。

户川秀安老政治家了,自然知道秀家这是在提醒他注意分寸。

现如今整个宇喜多家上下就好似一个渴望战争的机器,你户川秀安如果一定要阻止的话,就是和那些渴望知行的低级武士对着干,小心被愤怒的万余武士众撕成碎片。

尽管理念上有些许不同,但是户川秀安受到秀家的威胁后无奈只能选择妥协,向秀家行礼道歉。

户川秀安毕竟是宇喜多家的笔头家老,秀家虽然对他进行了警告,但是依然给他了面子,没有在这种小事上抓着不放,让他继续汇报接下来的事情。

看到秀家宽恕之后,秀安这才放宽了刚刚提起的心,向秀家继续汇报到“殿下离去时候正好是秋收之时,我等也用这两个月对本家控制下的各个领国重新进行了检地。”

“这是各地知行数据。”说罢向秀家递上一本厚厚的账目。

秀家接过账目缓缓打开,对着户川秀安说道“肥后守,上面的内容我等下会详细看得,现在先捡紧要的说吧。”

户川秀安得令,向秀家逐步介绍道“经天正十三年勘验后,备前8郡知行小计25.4万石,较上年略有增加,主要是高津、邑久两郡开垦荒田最多。和气、赤坂、磐梨等郡由于北部多山,荒田的开垦工作比较困难。

已经按照殿下的想法,沿着山势开垦梯田,不过遇到了水源如何运输的问题。今年梯田庄稼的长势有些艰难,许多百姓都不愿意再继续开垦山上了。”

秀家这里打断了他的继续称述,开口说道“肥后守有没有尝试过从山泉引水的方式呢?”

“尝试过了,可惜情况并不理想,并且还为此引发了山上梯田户和山下平田户关于水源争夺的问题,特别是太宰大人的伯耆,为此还引发了村庄之间的战争。”

秀家听到这里眉头一皱,伯耆国位于山阴,知行数目低可不仅仅是因为火山灰堆积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山脉阻隔了太平洋暖流,使得伯耆全年不能得到充足的降雨。

赞岐国多平原,但是农业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一点。从这一点来看,山阴诸国和赞岐一样,与明国的太行以西非常相似,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

秀家听闻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他知道户川秀安说的都是事实。

中国南部彩南、闽越之地之所以丘陵开采梯田大行其道,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受到从南部吹来的暖流影响,有着充足的降水,可以为梯田提供天然降水,但是这一点在日本却是渴望而不渴及的。

忽然,秀家灵光一闪,想起了后世赞岐国之所以在高松藩手中成为40万石的大国,就是大肆兴修水利的结果。

赞岐的水利修起来和别国有许多不同,别国都是因为江水泛滥,使得降水两侧成为无用的淤泥沼泽。为了将江水两岸肥沃的土壤开垦为良田,同时也是为了遏制江水泛滥,这才兴修水利。

但是赞岐国不同,赞岐国受南侧龙王山脉和赞岐山脉阻隔,挡住了从太平洋吹来的暖流,使得当地的降水量极少,真个赞岐国有许多河川,但每个河川的水流量都很少,许多河川甚至可以直接淌水过河。

而高松藩在受封赞岐之后想到的办法就是广挖水坑,将天上的降水资源聚集起来,等到需要用水灌溉之时,直接从这些水坑中取水。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赞岐被称为“千池之国”的原因。

当然这样的潭水也存在问题,那就是潭中之水多是死水,不能供人引用。

于是在经过几代人鼓捣之后,用窄小的沟渠将邻近的池水联结在一起,有将他们联结到附近的河道之中,每季度无论水位储存如何都会开闸放水一次,每年雨季来临之前会有一次大放水。

同时,聪明的赞岐国人在这些水池中养上鱼虾,用鱼虾来验证池水的活性,每年秋冬结节,都活又一次大范围的捕捞,这也成了日本人工池塘养鱼的先例。

在高松藩开挖水池之前,数代赞岐国人对于知行的增加都停留在开垦荒地上面。而赞岐之地多平原,本来应该是最好开垦的地区,可是在历经数代人开垦之后,才将将17万石左右的知行数目。

直到高松藩转变思路,将部分产量不高的田地收买回来,将他们重新开挖为积水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虽然在一开始会影响当地的知行数目,但是几年之后,高松藩的知行就有了跳跃式的增长,等到幕末时期,赞岐的总知行数高达45万石,再也不是那个空有平原却异常贫瘠的领国了。

秀家就想到借用这2.0的技术,提升赞岐的农业水平,随即秀家便将自己的想法向户川秀安合盘拖出。“肥后既然就是赞岐的领主,那么这个计划就交给肥后负责吧。正好可以利用今年开春之前的时间,先开挖一些水池看看效果。

时间确实有些紧迫,关于引水渠的普请空有暂时押后,先将积水池开挖出来吧。

至于梯田的问题其实也可以用近似的办法,让他们在山顶挖出一个大池塘进行积水,等到需要灌溉之时取用不久可以了吗?”

此刻的秀家和户川秀安都沉浸在问题被解决的喜悦中,丝毫没有察觉这个计划中的问题。

秀家只是将明国的经验照搬到日本来,但是却忽略了两地的地理差异。明国可以梯田种植的地区多是南部丘陵地带。

这里虽然多山,但是山体外部有一层厚厚的积土层,开挖较为容易。但是日本的山体大部分都是由于火山喷发而成的,山体多为坚硬的岩石。

千百年年的风水雨打只不过使得表面出现了少量沙化,能在山上终止起来的也多是灌木、针叶树木和竹子,想要种植经济作物确实有些困难。

特别是开挖梯田的问题,由于山体外部缺少积土层,只能开凿岩石山体,这样耗时耗力讨不到好。

像伯耆这样的火山灰好山势为主的领国,一座大山占据了领内一半的国土,真正农业大开发要等到明治之后。

正是人工建造积水池的出现才让伯耆国储存雨水成了可能,再加上从周边领国运来适宜耕种的土壤,才使得人们在大山周围开垦梯田成为可能。

喜欢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