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书,重生50成团宠 > 第13章 储存秋菜

穿书,重生50成团宠 第13章 储存秋菜

作者:第八塔峰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14 09:10:06 来源:书海阁

翌日一早,唐妈刚准备好早饭,陈老太太就带着顾嫂过来了。还带着今早顾嫂新做的小菜,清爽下饭,正好给早餐添了道菜。早晨就在忙碌中度过,吃完早饭唐爸就带着儿子出门了,上班前要先把儿子送去托儿所,放了一个多月的假,唐展博小朋友又要开始他的托儿所生活了。

唐妈留在家里跟顾嫂交待着照顾孩子的注意事项,顾嫂毕竟是带过好几个孩子的,经验丰富,特别是陈家环境好照顾孩子更为精细,所以照顾唐心对她来说一点都不是难事。况且,唐心不似一般的婴孩,没事绝对不会哭一声,她好带的很。顾嫂很快就熟悉了唐心的习性,不到一上午就能自己很好的照顾唐心了。由于唐心异常好带,顾嫂表示以后午饭和晚饭由她来做,让唐妈和唐爸不必着急赶回来。唐妈自然是不好意思,她和唐爸的教课时间不同,两个人还是能把时间调配开的。除非偶尔有事,两人实在忙不开,才会麻烦顾嫂,帮忙做做饭,毕竟不能一直麻烦顾嫂啊。

临近中午的时候,唐老太太和唐大嫂来了。这两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真是恨不得把家都给搬来。“那天他们走后我突然想起来,这北方啊和咱们老家不一样,冬天都有储存秋菜的习惯,她们小两口肯定什么都没准备,这不我和老大媳妇过来帮她们看看,准备准备,要不这一冬天吃什么啊。”唐老太太一进屋就对陈老太太说了自己这次的来意。

北方和南方不同,因为气候的原因,北方的冬天又冷又长,冬天地里根本长不出蔬菜,而且由于物流运输和温室大棚技术不发达,冬天北方的蔬菜就更加的稀少。再加上北方天气寒冷,出门冻手冻脚的,如果用布兜拎点菜,没等走到家,菜就冻硬了。到了冰天雪地的深冬,能待在家里的人都喜欢猫冬,连门都不想出,谁还愿意出去买菜呀。所以要减少出门买菜的次数,就在秋天囤积一些菜,冬天即便不想出门,也家里有菜心不慌。秋菜的品种也不少,主要是白菜、各种萝卜、大葱,还有芥菜、雪里蕻等。

唐老太太和陈老太太她们都没有这个经历,所以对这囤秋菜的事情也不了解,唐老太太还是和邻居聊天的时候才知道的,这不自己家都没开始准备就着急忙慌的带着大儿媳妇来到小儿子家,帮忙准备囤菜了。陈老太太听了也是直说得亏亲家母来了,要不她也不知道这事呢,这要是知道的晚了,囤不到秋菜这一大家子一冬天的没啥菜吃,那可不好过了。

两个老太太兴冲冲的讨论起囤什么样的菜,大概得囤多少,这些唐老太太已经打听清楚,详细的告诉了陈老太太,这两人一拍即合,也不坐着了,等唐老太太和宝贝孙女亲昵了一会后就带着唐大嫂和顾嫂四个人浩浩荡荡的去囤秋菜去了。中间甚至都没问唐妈的意见,两人就自己拍板决定了,让唐妈是哭笑不得。

由于两个老太太说走就走,唐妈甚至还来不及把钱拿出来,人已经出门了,唐妈在后头喊着,两人冲她摆摆手,兴致勃勃的走了!唐妈真是又感动又好笑。其实他们两口子的工资不低,不管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华大教师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们家人口又简单,平时自己父母还会经常邮东西,除了自己和丈夫买书、笔墨和一些收藏品外,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两人还是小有储蓄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两方的父母都认为两人过的并不容易,自己家也就算了,毕竟家庭环境在那了,可婆婆他们也认为二人不富裕,总是想着帮衬他们。也许是自古文人多清贫,在他们的脑海里已经成为了固有印象?

午饭前四个人便回来了,采买的秋菜已经被拉到了楼下。唐老太太上来让唐妈看看都放在哪里?唐妈便把怀里的糖宝交给了唐老太太,下楼去了。这一看,唐妈不得不佩服两个老太太的购买力,果然女人都是天生购物狂,哪怕是囤个秋菜。满满两个大板车,由于几人买的多,卖菜的大爷还给送货上门了。光大白菜就装了一车,另一辆车上装着两大筐的土豆,一筐白萝卜,一筐红萝卜,还有角落里篮子中装的不认识的叶菜和植物的根茎样的东西。大嫂说那是雪里红和芥菜是用来腌咸菜用的,她以前还真是没见过。还有两大捆大葱,满满当当。唐妈一时之间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这些东西,还是卖菜的大爷是说,这土豆不怕冻可以放在楼下,白菜啥的最好放楼道里。唐妈才连忙上楼拿了钥匙打开楼下的煤棚让他们帮着把土豆搬了进去,然后又让他们帮忙一起把其他的菜搬到楼上,放在了走廊里。

看着被码放的整整齐齐的秋菜,唐妈突然觉得挺有安全感的,这样他们家一整个冬天的菜就不愁了。就是这冬天的菜系有点单调了。这边刚收拾好秋菜,也到了唐爸下班的时间,唐爸和同事们也都陆续的回到家,看到走廊里家里储备的秋菜,唐爸也很是新奇。围着看了半天。他们这层一共住了两户人家,由于他们夫妻均在华大任教,属于华大的双职工,跟别的教师楼相比他们住的还比较宽松一些,像他们楼下的一层同样的面积甚至挤进了三户人一起居住,没办法,居住环境紧张没有那么多的房子安置。邻居王教授和妻子李教授两人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与唐爸一样都是在国文系的教书。他们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女儿早已结婚,随着丈夫在外地生活。小儿子今年刚刚考上了海市的大学,正在外求学所以家里头也就剩他们老两口。由于三人都是教国文的,几人颇有共同语言,平时两家走动的也颇多,唐爸唐妈亲切的称他们王哥、李姐,作为京市的坐地户两人对小两口也颇为照顾。

看到他们早早的存储了秋菜,也都夸他们小两口会过日子,还是年轻人聪明,他们还想着小两口第一次在京市过冬没有经验,自己家囤秋菜的时候要拉着他们一起呢。说着说着就聊到了腌菜的事情上,李姐告诉唐妈这白菜要腌成酸菜,这酸菜的做法颇多,还能为冬天的餐桌上多增加几个菜色,唐老太太几人听了也很感兴趣,相约等李姐休息的时候便一起帮唐心家里腌酸菜,顺便在做点地道的京市酱菜。

大嫂和顾嫂已经准备好了午饭,几人边吃饭边聊起了今天买菜的事情(唐展博小朋友中午是在托儿所吃饭的)。唐妈说道要把今天买菜的钱给她们,几人纷纷推脱不要,也不说是谁付的钱,让唐妈想给也没人给。她不得不再次的跟众人解释自己家里不是她们想的那么困难,自己和丈夫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就有300多。现在的物价也不高,两人也没有其他开销足够他们一家四口生活的很好了,而且还能攒下很多,但是仍然没有说动两位老太太。后来也没办法了,唐妈也就不再强求,只是想着以后有机会给两位妈妈和两位嫂嫂买点礼物,聊表谢意了。

吃完午饭,两位老太太又匆忙的投入到屯菜、腌菜的大业中了。由于听李姐说要腌酸菜和酱菜得准备腌酸菜的缸和酱菜坛子,俩老太太想着既然今天人全就一次性的把事情都办妥了。省的他们两口子没时间,于是又去买缸和坛子去了。等准备齐全了唐老太太就和大嫂先回去了,晚饭都没吃,家里还有人,她们还得回去准备晚饭。约定了等李姐教她们腌菜的时候两人再过来帮忙,便急匆匆的走了。

陈老太太留了下来,看着糖宝,唐妈和顾嫂去厨房忙活做饭去了。昨天回去的时候跟陈老爷子说好了,只要陈老太太在这边晚饭便过来一起吃。正好今天她们出去买秋菜的时候又买了不少的肉、蛋和其他一些蔬菜。有好久没下厨的唐妈决定给爸妈露一手,好好让他们尝尝自己的手艺。于是便把女儿交给母亲,兴致勃勃的去厨房忙碌去了。由于筒子楼的设计,厨房和水房、卫生间都是共用的,还好他们这一层只有两家人住,而且都人口简单。要不然厨房根本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好久都没有做菜了,唐妈感觉有些手生了。怀孕的时候反应大闻不了油烟味,饭大多数都是唐爸做的,幸好有顾嫂这个大厨在身边帮忙,看着厨房的菜色,唐妈很快拟好了今晚的菜单。今天新买的白菜还很水灵,看到婆婆拿来的食材里有木耳,唐妈决定做一道醋溜白菜木耳,酸酸脆脆的很爽口。今天陈老太太带来的猪肉,那就做个红烧肉,这道菜自己的丈夫很喜欢。父亲、母亲喜欢清淡的那再炒一个青菜,再凉拌一个土豆丝。作为南方人自己是喜欢吃米饭的,看着下午新买的大米,那今晚的主食就做白米饭吧。自己今天不想再喝肉汤了,那就做个蛋花汤吧。四菜一汤决定了下来,唐妈和顾嫂便分工合作,洗菜切菜,家里两个炉子一起生火,不一会饭菜的香味从厨房传来。

屋外女儿和顾嫂忙着做饭,陈老太太就抱着唐心在屋里逗弄着。唐心吃饱喝足后心情特别好,积极的回应着外婆的逗弄,把外婆哄的特别开心,心肝宝贝的叫着,她觉得自己的外孙女真是太聪明了,你看那大大的眼睛转来转去的,以后肯定是个小人精。要不是乖囡囡太小还得吃奶,她真恨不得把孩子给抱回去。

开心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逗弄着孩子一晃外孙子就和女婿一起回来了。一进门外孙就开心的跑向她,先踮起脚跟妹妹打了招呼,摸摸妹妹的小脸,问妹妹有没有想自己啊。然后就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起了托儿所发生的有趣的事。而女婿在看完女儿后则转身去了厨房,要去帮妻子的忙。陈老太太微笑着听着外孙在身边说着童言童语,怀抱着外孙女感觉十分的满足。这时候陈老爷子也回来了,进了房间后,他将在路上买的冰糖葫芦给了外孙,喜的小家伙直抱住他的大腿,不住的喊着谢谢外公。但是由于要吃饭了,陈老爷子与外孙商量只能先吃一颗,等吃完饭后再吃剩下的,还有吃饭的时候可不能光想着冰糖葫芦而不好好吃饭,不然妈妈是会生气的。唐展博是个乖巧的孩子,他被唐爸、唐妈教育的很好,听外公这么一说当然就答应了。在问过家里其他大人都不吃后,他欢欢喜喜的拿着冰糖葫芦坐在小椅子上,刚想开口咬,就想到了妹妹。他看着大人们都忙着准备吃饭,妹妹被放在旁边的沙发上,就走到沙发边,趴在沙发旁试图将冰糖葫芦喂给唐心吃。看着哥哥递过来的冰糖葫芦直往她脸上凑,唐心好想躲开,好怕那黏呼呼的冰糖葫芦弄到自己身上。她啊啊的叫了两声,哥哥以为她想吃,就更把冰糖葫芦往她跟前凑,还边凑边说“妹妹,你尝尝冰糖葫芦可好吃了,甜甜的你肯定喜欢。”

看到这边的情况唐妈吓了一跳,急忙把儿子抱起来放到一边,然后回身抱起啊啊叫的女儿,安抚的拍着。唐展博看着妈妈的举动一头雾水,唐妈耐心的告诉儿子:“妹妹还太小了,现在除了妈妈的奶水外,别的东西都不能吃,她还没有牙齿呢。要是给妹妹吃错了东西,她会消化不好肚子疼的。展博也肚子疼过,那滋味可不好受吧,展博想让妹妹也肚子疼吗?”

小小的唐展博想起自己以前也曾经因为吃错东西肚子疼的时候,赶紧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想,肚子疼太疼了,不想妹妹疼。我就是想要妹妹也尝尝好吃的冰糖葫芦。”他感觉自己好像做错了,有点失落的说。

唐爸看到这面的情况,注意到失落的儿子马上走到儿子身边蹲下身子安慰道:“我们展博是最好的哥哥,有好吃的知道要和妹妹分享,真是个好孩子,但是妹妹还太小,我们展博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好好保护妹妹哦,展博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展博要做一个好哥哥,替爸爸妈妈照顾好妹妹好不好?”

听到爸爸夸自己是个好哥哥,展博高兴了起来。他点点头,“嗯,我是个小男子汉了,爸爸放心,我一定会做个好哥哥,照顾好妹妹的。”

看到女儿、女婿轻松的处理了两个孩子的问题,他们也是感觉很欣慰。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开饭了。陈老爷子知道今天的饭菜都是女儿主厨的,很是给面子的吃了好多,边吃还边夸赞。得到满桌人一致的好评,唐妈还是很高兴的,她原先还担心自己这么长时间没做饭会有失水准。

吃饭的时候,几人聊起了今天干了什么,说起了囤秋菜以及后续要腌酸菜和酱菜的事情。陈老爷子长期在外自是见多识广,知道北方每年秋天有囤秋菜和腌酸菜的传统,就是没有亲眼看见过,对这也是很感兴趣。难怪他刚才进来时看到走廊里堆满了白菜,却没和囤秋菜想到一起。他和陈老太太表示,既然现在在京市居住了,就要入乡随俗,他们家也该准备起来了。让老太太看着安排,他到时候回去帮忙。陈老太天可没指望老头子能帮上忙,不过对于老头子的表现她还是很满意的,便笑着应下了。

吃完饭,几人又聚在一起聊了会天,然后他们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唐妈和邻居李姐约好一起腌酸菜,便提前通知了唐家和陈家,这天几人早早的赶到和李姐一起学起来。李姐说东北的酸菜主要有两种腌制方法,一种是“熟腌”、一种是“生腌”。熟腌指的是,白菜要经过沸水汆烫的过程,让白菜迅速受热收缩,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这种腌制方法也可以起到酸菜不腐烂、更加爽脆的效果。

但是腌制酸菜时,需要几个人同时作业。烧水、刷缸、收拾白菜、洗刷酸菜石等同时进行,提前架好一锅热水,备好大木板。大白菜经过简单地处理,整颗放入沸水锅中,用削尖的木棍子不断按压白菜,并使其受热均匀,汆烫1分钟左右,迅速捞起,然后过下冷水,再放在室外降温,并码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控水。

待所有白菜汆烫完毕,也彻底凉透了,将白菜搬进屋里,一颗颗码入缸里,垫上塑料布再进行反复地踩压,直至码至起摞,再压上酸菜石,等两三天出水后,再次按压,并注满水,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一般要超过一个月以上才会食用,那会的酸菜就腌透了,就可以放心食用了。熟腌的特点是,每次可以腌制更多的酸菜,酸菜不易起白蒲。

生腌酸菜的方法省却了汆烫的环节,更加便捷。腌制酸菜时,需要将白菜洗净晾干水分,一切两半。准备一口干净的大缸,把白菜一颗颗码紧,撒上一层粗盐,或者撒几颗花椒粒,再重复以上的动作即可。

码放的时候要把白菜按压结实,最后也是拿石头压好,待压制一天后再注入冷水,然后用塑料布封紧缸口。也可加入少许白酒。生腌时要保证全程无油,腌不好会出现腐烂的情况。现在她准备教她们使用“生腌”的方式腌制酸菜,告诉了大家的注意事项,便开始指导起来,花了一小天的时间,终于唐心家的酸菜、酱菜都入缸、进坛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经过时间的发酵,过一段时间他们便能享受今天的劳动成果了。

注:参考建国初期被京市的物价,精制面粉每斤1角8分4,普通大米每斤1角1分,好大米每斤2角,食用油每斤8角5分,精制盐每斤1角4分,绵白糖每斤8角4分,猪肉每斤7角7分,牛肉每斤6角9分,羊肉每斤7角1分,鸡蛋每斤6角5分,大白菜每斤4分,棉布每斤2角8分,洗衣肥皂每条3角3分。

喜欢穿书,重生50成团宠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书,重生50成团宠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