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1047章 唯一的声音

纨绔世子不好当 第1047章 唯一的声音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4:05 来源:书海阁

大朝会最后一日。

辰时一刻,刚开朝,龙椅旁的小二已经有些掩饰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我大康乃是礼仪之邦,瀛岛朝廷已是解释过,那西方船军叛了瀛皇方有攻打江州之举,此事尚无定论,若朝廷冒然发兵,真如瀛岛朝廷所说…”

开口的人叫做顾岭,北地尚阳道知州,真正的一方大员,当年也是早期鼎力支持老六举旗造反的几人之一。

年过五十,矮胖,长相有些滑稽,和个富家翁或是商贾似的。

别看这般长相,当年在军中,包括前几年大朝会,老六对其极为礼遇,原因有三。

第一个是当年支持了老六造反。

第二个原因是北地算是老六真正的大本营,发家之地,老六登基后,顾家地位水涨船高,如今依然算是北地数一数二的大豪族了。

第三个原因,登基前几年,国库空虚,北关外敌叩关,顾家也是倾囊相助,自掏腰包凑了不少粮草和军器。

可惜,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成了北地豪族的顾家,如今成了一道知州的顾岭,终究是安稳的久了,怕冒险,怕出岔子,怕出任何控制之外的事情,对于这种世家豪族来说,安逸就好。

如果单单只是顾岭的话也就算了,小二会散朝之后单独说服。

奈何不止顾岭,还有一些南地世家,就比如出身张家的张慧芝,刚上任半年的刑部左侍郎。

“若战,便是全力一战,战了,便要捷,大捷。”

张慧芝刚好不惑之年,长的也板正,板正的和个长方形大木板子似的,声如洪钟。

“臣以为,应一战而定,不应拖泥带水,只是如今国朝既要定鼎西域又要谋划山林,处处需钱粮,处处需民力,不如先谋划西、南二地,待国库充盈、民力富强、兵甚强马甚壮时再大举讨伐瀛岛不迟。”

张慧芝的态度也是大部分朝臣的观点,不是不想打,不是不能打,而是觉得不能现在打。

如果没有山林和西域的地盘,反倒是很容易达成一致,各地世家不说,在京中混的,在朝上混的,基本上也都有大局观,瀛贼都他娘的给东海三道祸害成那样了,不说灭国之战,至少得迎头痛击给瀛贼打怕,让瀛岛知道朝廷的决心才是。

打仗是要花钱的,西域和山林,是金山银山,不去开采金山银山,反而去近乎打水漂一样的花钱打仗,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越来越多的朝臣站了出来,有的是顾岭这种,安逸的久了,不敢打,怕家族利益受到损失,有的是南地那边的世家,南关山林和自家有着实际利益的,也有张慧芝这种,自以为顾全大局,据理力争。

太子心累不已,眼看着朝臣都出来多半了,望向了名义上的百官之首,中书令张瑞山。

老张和没睡醒似的,耷拉着眼皮,根本没看太子。

张瑞山只打高端局,这种蹦跶出来一群主事、员外郎、郎中、侍郎之流的,他都懒得开口,这种烂仗打赢了也没用,根本不是谁说服谁的事,现在说服了,出了宫,回了衙署,该什么样还什么样,包括那些从各州府来的官员,离京后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喻文州与曹权国对视了一眼,纷纷摇头,叹息不已。

如今成了户部左侍郎的董孝通,不断看向赟乘泰,想要出去干一下。

董孝通是个感恩的人,嘴上不说,心里极为感激齐烨。

齐烨离京后,董孝通没事就去南庄溜达。

齐安出世后,董孝通费尽心思让人打了把长命锁,季渃嫣极为喜欢。

一来二去的,董孝通就和段平渐渐熟络了。

段平知道东海那边的情况,知道瀛贼怎么回事,就和董孝通说了。

老董没去过东海,却已是对瀛贼恨之入骨,因此也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宫中这一方,鹰派,想要开战。

赟乘泰摇着头,不让老董出班,不是不想掺和,不是也是鸽派,而是知道董孝通出去了也没用,形式早就一边倒了,最近京中士林又开始“指手画脚”了,民间的风向也被这群所谓的读书人给引导了。

眼看着殿内都是“反战”的声音,第一个出来的是刑部尚书钟茹雅。

钟茹雅是真的挺儒雅的,开口闭口日你娘,一群监察使出来职责,然后也大意失亲妈了。

人家钟茹雅的媳妇就是东海的,对瀛岛和东海三道的情况极为了解,什么玩意据理力争,没理性,全靠感性,就是各种喷。

钟茹雅出来了,曹权国也忍不住了,出班争论,摆事实,举例子,结果到底还是吃了“太接地气”的亏,一群文臣引经据典,什么刚平了舟师的乱,哪个朝代也是如此,内乱刚结束,不宜外战,一旦对外开展,容易怎么地怎么地的。

龙椅旁的小二,心中正在点数,暗暗发狠,将每一个站出来反驳的臣子都记在了心中,想着自己一旦登基,挨个收拾,弄死这群狗日的!

“殿下。”

算是领头羊的顾岭再次开了口,嘈杂的声音渐渐归于平静。“民意如火,不说各地,只说如今的京中,坊间、士林,皆说不可妄动,出了兵,跨海而战,劳民伤财之举,不如待陛下归京后再做定论如何。”

小二眼眶暴跳,差点站起身开骂。

他老爹去瀛岛了,等的就是除了东海三道之外的“支援”,不灭了瀛岛不会回来,不回来,再做什么定论!

见到小二满面怒火的不吭声。

顾岭转过身,指向大殿外:“天降瑞雪,明年必是大丰,固以西、南二地,待国朝…”

说到一半,顾岭突然愣住了,紧接着用力的眨了眨眼,随即眼睛瞪到了极致,心脏快要跳出腔子一般咚咚作响。

小二眯着眼睛:“待国朝如何?”

顾岭仿佛没听到一样,大口大口的喘息着,紧接着突然狂退,以极不符合身形的速度退回了班中,汗如雨下。

刚刚,他指向殿外时,见到了一个身影,一个他从未见过但是却知道是谁的身影。

那个身影,不应该出现在那里,不应该出现在殿柱旁边。

可这个身形就是出现了,风尘仆仆,弯着腰,正在拍打靴子上的落雪。

这个身影,开朝时根本不在,明显是刚刚进来的。

大朝会,谁敢这般大摇大摆的走进大殿之中,禁卫更是没有进来通禀。

是的,禁卫没通禀,守门的禁卫,正站在大殿外扭着头,满面幸灾乐祸的神情。

群臣见到顾岭突然退回到了班中,一头雾水。

顾岭低着头,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如果可以的话,他想马上原地消失,生怕被那个身影记住了面容长相。

突兀出现的身影,终于拍完了落雪,人没动地方,只是皱眉开了口,声音不重,不响。

“末将附议,附钟尚书、曹大人议,应伐瀛岛,举全国之力,不惜国力、民力、财力。”

一听这话,张慧芝怒不可遏,转过头喊道:“混账话,你兵部将领自是…”

回过头的张慧芝愣住了,所有回过头的人,都愣住了。

齐烨拧着眉:“你他妈是哪蹦出来了,本世子为何没见过你?”

“扑通”一声,张慧芝瘫地上了,浑身抑制不住的颤抖着。

“本世子”三个字一出,大殿,出现了短暂的沉默,紧接着“唰”的一声,原本出班的数十个臣子,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全都大气都不敢出,全都将脑袋压的低低的,如同白日见鬼一般,后怕不已。

瘫在地上的张慧芝,连滚带爬的往回跑,结果跑了一半,又回来了,大礼施出,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张慧芝声音都发颤了:“下官张慧芝,刑部左侍…”

齐烨:“没兴趣,滚。”

“是,是是是,下官这就滚,这就滚。”

如同丧家犬一样的张慧芝,如蒙大赦,跑回了班中。

龙椅旁的小二,眼睛湿润了,紧紧咬着嘴唇,如同受尽万般屈的孩子

他就知道,齐烨,一定会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出现,就如同当初在南关募粮,就如同南野险些失守时,就如同每一次国朝面临动荡时,齐烨,总会前往最需要他的地方。

单膝跪地,齐烨施了军礼。

“末将,抱刀司亲军营大统领齐烨,入宫交令。”

小二霍然而起,快步走到了齐烨面前。

四目相对,小二露出了笑容,可笑容,只是维持了一刹那。

“贤弟你…”

小二颤抖的伸出了手,颤颤巍巍的伸出了右手,摸向了齐烨的眉骨。

齐烨哑然失笑:“不碍事的。”

“可…”

齐烨摇了摇头,收起笑容,鹰一样的目光,扫过了所有臣子。

“举国伐瀛,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大殿,安静的落针可闻。

齐烨挑了挑眉:“本世子问,谁赞成,谁反对!”

又是“唰”的一声,所有臣子齐齐向前踏出一步,声音整齐划一,只有二字---附议。

齐烨满意了,只说了一个字,贱!

说完这一个字,齐烨回到了殿柱后面,低头垂手,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大康,举全国之力,伐瀛!

喜欢纨绔世子不好当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纨绔世子不好当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