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162章 攻讦

纨绔世子不好当 第162章 攻讦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3:49:33 来源:书海阁

早朝,差一刻辰时,百官聚于泰康殿外。

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京兆府府尹张瑞山。

张瑞山本不应该来的,原因有二。

一,平常他也不上朝,别说上朝,上差都磨磨唧唧快到中午才到京兆府,属实是混子中的老混子,当官就图一乐呵。

二,老张之前将官印都交给齐烨了,先结拜再祭拜,主打的就是一个效率,直接告假了,完事与他无关。

实际上呢,齐烨是误会了,老张说的“告假”,只是不去京兆府上差,而非不上朝。

按常理来讲,齐烨昨日闹事了,闯祸了,抓了那么多公子哥,又弄了什么马牌,搞的京中天怒人怨,这时候老张应该真正告假才是。

可老张没有这么做,他说的告假是离开京兆府,让齐烨放手大胆的去干,而不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彻底抽身世外。

这也是老张的仗义之处,你齐烨闯祸,我不管,但是你闯了祸,我尽量给你兜着。

老张知道今天肯定有人会攻讦齐烨,所以,他出山了,来到久违的泰康殿外,作为朝堂上唯一一个可以帮齐烨说话的人,要在大殿之中给齐烨遮风挡雨。

张瑞山是老混子不假,可谁要是真的小瞧他了,那才是真正的傻子,堂堂的京兆府府尹,衙署内的风吹草动,任何一丝风吹草动,岂会瞒得住这位府尹大人。

齐烨做的事,说的话,甚至是想的事,只要是在京兆府内,哪怕张瑞山不用特意交代,也会有人一五一十的告诉他。

昨日发生的事,老张都知道。

文德从殿外走下了台阶,冲着户部左侍郎喻文州施了一礼,后者连忙快步走了过去。

二人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喻文州只是苦笑,最终颇为无奈的点了点头,回到了户部官员一群人中。

户部尚书赟乘泰轻声问道:“宫中有事吩咐?”

喻文州满面苦涩:“是。”

“与幽王府齐世子相干。”

“是。”

喻文州接连说了两个“是”字,却没解释什么,

赟乘泰抬起微垂的目光,不用做任何吩咐,除了喻文州外,周围其他官员全部散开,上旁边聚着去了,连右侍郎也是如此。

没了其他官员,喻文州摇头笑道:“这齐世子是一天不得闲,昨日马牌之事惊动了宫中,宫中欲下官敲打一番。”

“敲打齐烨,还是?”

“京兆府,齐烨是京兆府的主事,打的是京兆府的名义惹祸。”

“原来如此。”

“还有一事。”喻文州压低了声音:“看来这齐烨当真被开革出了亲军司卫,非但如此,和东宫似是也毫无关联,陛下要下官在朝堂之上提及此事,齐烨所作所为,与东宫无关。”

“未必。”

“老大人的意思,此事与东宫有关?”

“非也。”赟乘泰笑了:“此事与东宫无关,若是有关,陛下何故于此,只是这齐烨上蹿下跳,有关,也变的无关了。”

喻文州点了点头,他也想到了,齐烨之前是否和东宫有交情,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没交情了,现在没了,代表以前也没有,惹的祸,自己承担。

殿外传来了鸣鞭之声,赟乘泰吹了吹笏板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莫要做的太过分,齐烨这小子…终究是为我户部铲除了害群之马,无论性子如何乖张,这德行…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最紧要的,不要忘记他爹是谁,莫要给户部,也莫要给你喻家招灾引祸。”

“下官知晓轻重,老大人勿忧,不过是朝堂纷争罢了,牵扯不到幽王府。”

说完后,喻文州感慨万千:“齐将军太久没有回过京城了,太久太久了,以至于好多人…”

“哪来的好多人。”赟乘泰哑然失笑:“知晓当年内情的,满京中,屈指可数。”

“老大人说的是。”

台阶上传来了“上朝”之声,文武百官开始入殿,要么说还是京兆府有牌面,最后入殿的,啥也不是。

啥也不是也就算了,张瑞山一个属官都没带,穿着正三品的绯红色官袍,明明是那么显眼,又是那么的没什么存在感。

文武百官入殿后,分站两排,天子已是端坐在龙椅之上,没有戴玉冠,鹰一般的双目扫视着群臣。

不少人感受到了天子凌厉的目光,微微诧异。

要知道前一段时间,也就是年关的时候,宫中传出了天子龙体抱恙的传闻,因此才有了康老六想要传位给太子康老二的风言风语。

原本只是“风言风语”,可宫中并没有辟谣,加之天子开年后的确是一副精神不佳的模样,外朝也就信以为真了。

结果最近不知道怎么的,老六精气神越来越足,宫中也没什么天子身子欠安的传闻,许多不知内情的臣子也就以为老六身体好了,太子还得再等等。

就比如今天,老六双目炯炯有神,特意没有佩戴玉冠,仿佛在宣示着某些事情一般。

随着文德一声开朝,三省开始奏事。

多是灾民之事,雨季来临,各道都有受灾的地方,不过在朝廷英明领导下,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三省之后是六部,六部也说的灾民之事,各道都有受灾的地方,不过在天子的英明领导下,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三省和六部说的都是一个事,不过前者说的是“朝廷”英明领导,后者说的“天子”英明领导,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如果灾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那么并非是天子或者是朝廷不够英明,而是地方官员的锅,和京中没关系。

总之,天子是英明的,朝廷是英明的,百官是英明的,只有地方官员不英明,如果连地方官员也英明的话,那么就是灾民们不懂事。

至于受灾的百姓为什么会“不懂事”,那大家就不知道了,反正还是那句话,天子英明,朝廷英明。

这就是朝堂,这就是百官,至少是大部分官员的真实写照。

功劳,未必时时刻刻都有。

但是背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

这也就导致了朝堂上的此种现象,任何事情,政事、军事、民事,所有事情,一旦出现,先推卸责任,先将自己摘出去,确定有了退路,确定会全身而退后,才思考是否能捞到政绩。

能够来到这座大殿上朝都是中高级官员,混到了这种地位想要再向上走一走,不是靠一份功劳两份功劳就可以的,可要是出过一次失误,或是背一次锅,半辈子的“奋斗”全部付之东流。

三省六部奏完了事,没等喻文州出来完成“任务”,九寺出来人了,九寺之中的太仆寺,而且还是太仆寺寺卿。

“臣,有事要奏,事关马政一事。”

喜欢纨绔世子不好当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纨绔世子不好当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