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324章 血勇尚在

纨绔世子不好当 第324章 血勇尚在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4:05 来源:书海阁

君臣,没人知道齐烨要干什么,他们依旧还处于极度震惊之中。

别说武将这种内行,就是文臣们,往年看过那么多次演武,没吃过猪肉总归是见过男足踢球的,那么多次演武,大康有胜有负,尤其是这个步战,打的和回合制似的,射箭,举盾,然后另一方射箭,挨射的再巨盾,射的差不多,开始结阵缓步向前,最终撞在一起乱战。

结果现在生生让齐烨给玩成了一击KO,瞬秒。

喻斌扯着嗓子在那喊,喊了半天,可算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几个京卫和牛似的,拖着盖着黑布的板车,看车轱辘印就知道板车上面的东西有多沉了。

喻斌转头,朝着百姓区域高喊道:“生死之斗,输赢各安天命,既瀛使技不如人,自交由幽王府世子殿下处置。”

齐烨提前安排的“托儿”,站起身了,声嘶力竭。

“瀛贼作恶多端,杀了他们,杀了他们,为万千东海百姓报仇…”

“瀛贼烧杀掠夺,辱我妻女抢我儿,罪不可恕…”

“他们分明是私掠船上的海盗,不是使节…”

“杀了他们…”

托儿都是精挑细选的,好多都是大剧院的熟面孔,演技不是盖的,那目眦欲裂的模样仿佛亲眼见过瀛贼的残忍手段一般。

虽然是托儿,说的是真话,前朝中后期是瀛贼最为猖獗的时候,便是连京中的百姓都听闻过应瀛贼在东海三道的所作所为。

一时之间群情激愤,百姓中的女子捂住孩子的双眼,大呼着干掉瀛贼。

百姓,男女老少,无不高呼。

这种场面无疑是匪夷所思的,至少齐烨不是太理解。

其实也不是不好理解,古人的血性,后世人很难理解。

在后世,有人给你俩嘴巴子,家里没点矿都不敢还手。

在古代,别说动手了,同一阶层的话,就是骂了人家的双亲,直接血溅五步。

就说正史之中,隋唐之前吧,古人,哪怕是百姓,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简直不要太常见。

百姓的懦弱,只是因被拿捏了,被官府、被达官贵人,被惹不起的世家拿捏了,毕竟都拖家带口,自己委屈委屈就算了,别连累亲人。

可这种懦弱,并不代表对待仇敌时也会忍气吞声。

就说正史之中,从秦朝开始,始皇帝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的集权国家,一统天下之前,实行的是军功爵位制度,因此秦国的军士极为勇猛,只为多杀几个敌人以头颅换取赏赐,其悍不畏死的程度让匈奴蛮夷无不退避三舍。

尊王攘夷,也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纵观整个秦朝,强硬的手段和好战的特性,可以说是历史上华夏民族对外族最为强硬的时期。

再者说了,华夏文明的起源最早只在黄河流域,再看几千年后地盘有多大,不会有人真的傻乎乎的以为这些地盘是打扑克赢来的吧。

秦朝过后,汉朝有点拉胯,刘邦建立的汉朝不是说不行,人们骨子里依旧有着秦人的血性,不过这种血性和秦人尚武的风气还是有些不同,因为军功爵位授田制被取消了。

这也导致了汉朝的军士不如秦朝时期的士兵作战勇猛,不是贬低谁,事实就是如此,因为缺乏了动力。

真正让人们的血性慢慢消失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儒家思想。

董仲舒的一句“君权神授”,深得当权者的欢心,因此儒家成为了正统思想,官方指定唯一正统思想。

三纲五常、中庸、礼、大国气度、死要面子活受罪,等等等等,开始变为了“主流”。

儒家文化成为正统,百家争鸣的局面彻底消失了,墨家、法家等思想,变成了异端。

儒生恶心就恶心在这,儒学没错,错的是儒生,从一件事就能看出来。

孔子,根本不是什么好脾气大叔,你以为人家弟子几千人周游列国是为了开培训班不成,人家是去开片去了,听不懂儒学,人家也稍微懂点武学。

不错,孔子是谈过教化,是宣扬仁、德、智什么什么的,反对暴力。

可从真实的历史记载上来看,说通俗点,孔子也有极为“激进”的一面,他的思想是反对暴力,可如果面对暴力无法“教化”时,那就以暴制暴!

历史真实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夏,问孔子,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大白话就是子夏问孔子,面对杀害你父母的仇人,你该怎么办。

孔子回答,将盾牌当枕头,睡在草甸上,别上班了,也别当官了,什么都不干,无时无刻不想着复仇,与仇人不共戴天,无论是在哪遇到,大街上也好,工作单位中也罢,都不用回家抄家伙,上去就干,往死里干,干死为止!

其实这样的记录不少,孔子并非是没有血性之人。

可儒学传下来了,得当君子,然后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说的好听,实际这不是扯淡吗,当初人家孔子说的明明是想要报仇,一天到晚,而不是十年不晚。儒生们为了迎合帝王,为了让统治者的地位更加稳固,孔子“激进”的一面,有血气的、有血性的,有狼性的,统统被有意无意的“修改”或者直接“抹除”了。

这也导致秦朝时的气吞山河,汉朝的虽远必诛,渐渐就这么“没了”。

最为显着的转折点就是宋朝,宋朝的窝囊劲儿都不用提了,唐僧见了都得直呼内行甘拜下风,就看宋朝吧,帝王被掳、割地求和、朝廷赔钱、公主陪睡,只有想不到,没有宋朝做不到。

看秦朝时,异族退避三舍。

再看宋朝,两个极端。

直到明朝的时候,一句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民族血性回来了三分,奈何只是昙花一现。

不过宋朝只是窝囊,只是丢人,要说真正的行家,那还得是清朝,在清朝面前,宋朝就是个弟弟,弟中弟。

清朝非但打压“血性”,还培养“奴性”。

设想一下,如果宋朝、明朝、清朝的军伍,全部替换成了秦朝的人,哪怕不是秦朝的军伍甲士,只是寻常的百姓,异族侵略,呵,只要是冷兵器时代,不敢说吊打全世界吧,至少成为东半球球长没有任何难度。

如今大康朝也是儒家当道,儒学正统,就说坊间百姓们,尤其是相比起各道来消息比较灵通,见识比较广的京城百姓,是有血勇的。

他们知道瀛贼在东海三道的所作所为,如果朝廷允许,他们甚至可以下场去宰了瀛贼。

大康朝的百姓,其血勇虽不及秦、汉,却远超宋、清。

一时之间,百姓群情激奋。

利用这一次比试,齐烨不但挑起了君臣们的好奇心,也挑起了百姓鲜少流露出的血性。

如今,齐烨要瀛贼死。

百姓,也要瀛贼死。

那么瀛贼,如何能不死!

齐烨,要利用今日让朝堂上的君臣们知道,最应考虑的不是现在适不适合与瀛岛开战,而是未来如果开战了,全国上下到底有没有血勇敢和瀛贼打上一场灭国之战!

喜欢纨绔世子不好当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纨绔世子不好当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