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702章 经历

纨绔世子不好当 第702章 经历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4:05 来源:书海阁

孩子好不好带,看幼儿园老师就知道了。

在幼儿园中,大门一锁,保安一杵,不行门口再放两只大狼狗,弄俩炮楼,怎么都出不了问题。

可若是离开幼儿园呢,去参加活动、过马路、等红绿灯、排排坐、定时定点吃饭、休息,不知多少幼儿园老师手忙脚乱。

孩子肯定是不好管理的,可军伍更难。

军伍在营中也就罢了,有军令和铁律压制着,压制不了心,也能压制住身体。

一旦上了战阵,军令和铁律的威慑力与效果就会大幅度下滑。

就如同熊思贤所说,士气低落、缺吃少穿、被困绝境、军心不稳,还有多好好多情况,都是不稳定的因素。

到了这时候,伍长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以身作则、激励同袍、软硬兼施,用任何手段来稳定其他军伍。

如果这么想的话,伍长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见到齐烨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熊思贤继续说道:“伍长已是如此,更何况是将军了,伍长,只需与军伍杀敌便可,可将军要想的,是如何与军伍打胜仗,如何叫麾下不战死,至于这大帅,更是难。”

熊思贤幽幽的叹了口气:“杀死军伍的,不止是敌军。”

齐烨下意识点了点头,到了大帅这个层面,需要考虑一些政治因素了。

真正的军人,不应该掺杂政治。

话是如此,可到了大帅这种地位,不掺杂也要考虑,因为他不考虑,政治也会考虑他。

“殿下之所以在南关无往而不利,是因南军本就是精锐,白帅坐镇,将军果断,军伍骁勇,可若是…”

熊思贤呷了口茶,语气有些莫名:“若是有朝一日,殿下独领一军,还会如南关这般得心应手吗?”

“这…应该不会吧。”

“是啊,殿下还不够格,关内,南地,尚无战火,又非军伍,而是百姓,只有区区三千百姓,与一千折冲府将士和你麾下战卒,三千百姓,啧啧啧,连这三千百姓殿下都无法统管,如掌上之兵那般得心应手,若是日后宫中叫你独领一军,老夫,呵,老夫可是万万无法安心的,以殿下之能,至多做个伍长。”

齐烨神情大变,随后连忙站起身,冲着熊思贤深深施了一礼。

“学生受教。”

“坐,听着。”

“是。”齐烨恭恭敬敬的坐下了,这一次,真的是开始洗耳恭听了。

“老夫是文官,是文臣,不敢说是精通战阵之事,可要老夫来说,这所谓的帅才,将才,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

放下茶杯,齐烨连忙为老熊添上热茶。

熊思贤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说这帅才,只说独统万人,不难,只需叫这万人令行禁止,敢于上阵,这便成了,可说不难,又何其难也,你要认得战旗,知晓这战旗下的旗官、小旗,是哪一营,你要认得校尉,知晓何时要校尉带着麾下冲锋陷阵,你要知晓这万人是人,活生生的人,有手有脚的人,这有手有脚的万人,可为你奋勇杀敌,可也反戈一击,各朝各代将帅何其多也,为何名将多是与军伍同吃同住,不止是因爱兵如子,更是因要知晓这麾下军伍姓甚名谁,喜甚恶何,上了战阵,谁会畏战,谁会先登。”

说到这,熊思贤站起身:“去吧,不说那些战卒与折冲府将士,单单说那三千百姓,殿下若是能将这三千百姓安安稳稳带回京中,有朝一日你若想要统军,老夫不敢说赞成,却绝不会横加阻拦。”

“是。”齐烨也站起身,再次行了一礼:“学生尽力而为。”

“机会难得,莫要马虎。”

留下这么一句话,熊思贤背着手钻进了马车之中,睡觉去了。

再看齐烨,脸上再无这几日的吊儿郎当模样,大步进入马车之中,开始一一阅览名册。

百姓都是从哪里来的,雇佣钱财几何,每日行走多少里路,何处适合歇息,何处适合加快速度等等等等,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想要熟记于心,想要“掌”在手掌之中。

熊思贤说了很多,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句话,机会难得。

各朝各代那么多名将名帅,大部分都是从基层爬上来的,这个基层不是官职,而是“从小至大”。

就说大名鼎鼎的冠军侯,十八岁就成了剽姚校尉,可最初一战只是率领了八百骑兵,只有八百,不是八千,不是八万,更不是十八万,只有八百。

不是说霍去病刚出道,皇帝就给了他几千人乃至几万人让他自由发挥。

抗金名将岳飞,刚出道的时候,官职和伍长差不多。

不提岳飞从军经历,就说他从大头兵开始干,干到正八品,只是正八品,用了六年的时间,整整六年的时间。

哪怕就是杀神白起,霸王项羽,也不是刚出道直接巅峰。

再举个例子,汉高祖刘邦。

西汉从龙之臣,跟着老刘开国的,全是一个地方的人,乡里乡亲。

丞相萧何,沛县的。

文武双修名将名相,曹参,沛县的。樊哙、夏侯婴、周勃、全是沛县的。

要知道这群人都是泥腿子出身,卖狗肉的、维护治安的、赶车的,没有一个能上得了台面,最有牌面的也不过是个当地监狱狱长。

与其情况相同的,明太祖朱元璋。

刘邦出自沛县,带领一群小伙伴们走上了历史舞台,老朱是出自凤阳人,身边的小伙伴也是一群草根。

老朱的班底则是淮西集团,徐达、常遇春、汤和、胡惟庸,都是出自一个地方,大部分都是草根出身。

那么问题来了,沛县和凤阳,究竟有多么的人杰地灵,会出现这么多牛逼人物?

其实答案显而易见,说白了就是两个字,经历!

不扯老六老朱这种高大上的,就说齐烨这种**丝。

很多人都说齐烨运气好,身边跟着一大群人才。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自然不是。

就说南庄,也有很多草根出身。

余大贵,看别人脸色过活的小商贾,现在成了余大掌柜,理论上可以这么说,京中但凡想要骑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他说了算,看似怂的和什么的,却能够在完全依照“马照”律令的同时,与各家府邸保持良好的关系,还有整个南庄的采买,也就是整个后勤工作,都他来负责。

老鸨子出身的语棠,南庄最赚钱的水云阁与赌档,都是她管理的,从未出过岔子,直接和间接管理的人少说二百多,井井有条,并且在各个达官显贵中如鱼得水。

段平也是如此,京兆府文吏出身,连官员都算不上,跟着齐烨后,连户部都眼馋他的身子,更是对朝堂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和没有出过错的判断力。

还有公输甲,公输甲出身墨家不假,可这个对齐烨感恩戴德的墨家钜子,当真就是出道本就是巅峰吗?

老公输当然不是,他之前在工部当匠人,指挥的是百姓,最多几百人,而且还没办法拿大主意,说白了就是监工。

再看跟着齐烨混之后,从救济灾民到南庄建设,最后跑到南关,建设南野六营,各种作坊、防御工事、军器打造、如堡垒一般的大墙,毫不夸张的说,最从初的几千人,到指挥数万人,全是大工程。

所以说,一切都是因为经历。

齐烨给这些人搭建了舞台,让他们有了舞台上的表演经历,不断累积经验,印证自己所学,所擅长的,最终不断优化,不断提升。

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

经历,比学习更加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熊思贤对齐烨说“机会难得”的缘故,去经历,去历练,去实际操作,最好的学习方式正是实践。

小伙伴们为什么对齐烨无比的忠诚,因为齐烨最初给的不是提携之恩,而是知遇之恩!

熊思贤对齐烨没有知遇之恩,却让这位心大的幽王府小世子懂得了一个道理。

总是搭建舞台的人,如果自己不尝试站在舞台上,不去累积经验,那么他搭建的舞台永远是那么大,连搭建舞台的人都不提高,又如何为他身边那些想登台的人搭建更大的舞台。

喜欢纨绔世子不好当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纨绔世子不好当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