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5章 此何人哉

风雨大宋 第25章 此何人哉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杜中宵在院子里一个人站着,看着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如梦似幻。已是深秋,地上的草早已经枯黄,月光笼罩在上面,好似下了寒霜。

韩月娘出来,对杜中宵低声道:“大郎,夜『色』凉了,还是回房吧。”

杜中宵低声道:“没事,我心里烦躁,在外面走一走。”

韩月娘走到杜中宵身边,叹了口气,低声道:“我听人说了谭二娘的事情,那『妇』人着实可怜,只是除了给她些钱粮,好好过日子,又能如何?这么多年她都在马家,也不去报官,也不留证据。等到官人来了这里,要处置马蒙了,忽然又一心以为自己大仇得报了。我问过别人了,事情哪里有那么容易。马蒙为人『奸』滑,做事谨慎,根本没有把柄被人拿住,谭二娘怎么就认准了自己的仇能报。”

杜中宵沉默了好一会,才道:“谭二娘弱质女子,没什么见识,讲这些道理没有用的。若是什么案子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官员只要按常规办理一下就好,这官就当得太容易了。此事最让我过意不去的不是谭二娘,她天『性』懦弱,受人欺负怎么做都无可指摘。我心里放不下的,是陶十七。那日他不合当街犯案,手刃仇人虽然痛快,也堵死了自己的生路。陶十七不死,我可以从容收拾马蒙,终究能给谭二娘一个交待。陶十七问斩,这一切还有多大意思?”

韩月娘不语,有些不理解杜中宵为何会如此说。

多了一千年见识,杜中宵总觉得自己应该比一般的官员强才是。作为治下百姓,谭二娘应该有愚蠢的权力。不管她怎么糊涂,自己都应该有能力替她伸冤,而不是推卸责任。实际按杜中宵的布置,最后一定会收拾了马蒙,但陶十七他实在无能为力了。只是儿子死了,最后的结果对谭二娘还有意义吗?

基层治理从来是艰难的,不要以为官小地位低就好对付。县乡势力盘根错节,官方的力量相对有些不足,很多时候只能求个平衡。不要说这个年代,杜中宵前世号称对基层管控最严的,还有许多城关镇五巨头的传说。没有上面的支持,坚定的决心,那个时代动地头蛇也不容易。

马蒙跟县里的官员关系并不密切,他交往的主要是衙门公吏,州里县里都有。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人没有势力,官员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实际阳奉阴违,甚至挟制官员才是常态。只要想想,在杜中宵前世,一个地方上有财有势的大户,跟县里市里的大量科局级官员勾结,查起来有多难就知道了。抓了人要么找不到证据,要么永远找不到证人,很多案子往往就不了了之。

当然,官员镇慑地方还有一招,就是法外施刑。只是面对衙门公吏的勾结,这一招不好用就是了。

想起此案,杜中宵的心情就有些沉重。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这种结果,难免有些失望。

重重地叹了口气,杜中宵对韩月娘道:“夜『色』凉了,你回房歇息去吧。我的心里『乱』得很,到外面走一走。月明星稀,去看一看汴河的夜『色』。”

韩月娘理解不了杜中宵的想法,只好由他去,嘱咐早点回来了,自己回房去了。

杜中宵唤了柴信,带了两个随从,出了巡检寨。

天上一轮圆月高悬,天幕上稀稀拉拉地布着几颗星,看起来深邃而悠远。杜中宵月下漫步,不知不觉到了汴河大堤上。

已近冬天,汴河水开始变浅,河面上的船稀少起来。船上挂了灯,三三两两布在河面上。

站在河堤上,看着此情此景,杜中宵莫名生出一种感伤。来到这个世界,中了进士做了官,一直都有个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到底做个什么官。是在历史的洪流中随波飘流,利用自己前世的知识求一个顺风顺水呢,还是站上『潮』头,举一面旗做一个弄『潮』儿。甚至呼风唤雨,改变这洪流的流向。

大河奔流终到海,可身处洪流中,却不知哪里是大海的方向,引导『潮』流又谈何容易。历史将向何处去,多了一千年的见识,就能找到方向吗?在杜中宵前世,曾经有数次人类以为已经到了历史的终点。欧美的资本主义者瓜分了世界,以为已经找到了历史的终点,把人类分为三六九等,肆无忌惮。可两次世界大战,一个红『色』帝国的崛起,告诉世界那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那个红『色』帝国以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可不足百年就轰然崩塌,人类历史又走到了另一条道路上去。

站在河的上流,你不知道是否有一条正确的河道通向大海,还是流向泥泞的沼泽。哪怕你学到了千年后的知识,满脑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依然茫然。照着前世学来的一鳞半爪,以为自己怎么做会引导社会走向什么方向,很可能会南辕北辙。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你就能分清这个时代的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的哪些要素促进生力发发展,哪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别搞笑了,认为自己搞清楚了的,都无一例外失败了。这本来就是个相辅相成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挖好了河道让你向里面引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看着天空,杜中宵突然想起了前世的一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从实践中来,而不是从课本中来。实践必不可少,教条只是镜花水月,一个美丽的幻影而已。

正在这时,一声悠扬的琴声从河面上传来,宛如天籁,一下划破了夜的寂静。

无论前世今生,杜中宵都是个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人,偶尔听听歌,也分不出好坏,分不清高雅低俗。到了这个世界,连小曲都很少听,他实在感觉不出那有什么好听的。

可那一声琴声传来,却蓦然拨动了杜中宵的心弦,好似自己与这天地溶为了一体。

天上月明星稀,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河上的点点灯火,点缀着这宁静的夜。清扬的琴声飘扬在夜『色』里,好似天地谱出来的曲子,连接着天地脉搏。

杜中宵站在夜『色』里,沉浸在琴声里,浑然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这个时候,从前被他当作应进士考试,死记硬背下来的经典慢慢在心里流淌,句子随着琴声跳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随着琴声,这句子自然而然自杜中宵口中诵出,抑扬顿挫,恰与琴声暗合。

随着杜中宵语落,琴声戛然而止。微风带着汴河的水汽,迎面扑到杜中宵的脸上。

杜中宵猛地清醒,对身边的柴信道:“到码头那里看看,是什么在这里弹琴!”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