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36章 时移事易

风雨大宋 第236章 时移事易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景泰举起酒杯,道:“明日石太尉和杨太尉就要各回本军。今日设一薄宴,为两位送行。恰好今日初雪,且饮一杯酒,去一去寒气。”

众人饮了酒,景泰放下酒杯道:“已经十月,天气冷了,河流很快就要结冰。契丹各部族兵马已经陆续到了幽州,想来不日就会南下。说实话,此次契丹顷国之兵而来,这一仗,必然辛苦。”

石遇道:“契丹人来,与他们战上一场就是了。几个月间,保州已经准备完足,契丹人南来,想破这里可不容易。幽州一地才多大?数十万人,一旦时间长了,契丹如何支撑?”

景泰点了点头:“不错,只要挡住不让契丹人越过边境,以幽州的粮草,是支撑不了的。只要战上两个月,契丹人攻不破城,必然撤退。但是,数十万大军,要守两个月,也不是容易事。”

众人点了点头。这话不错,再是准备充足,也难保会发生意外。契丹来的是倾国之兵,数十万大军聚集百里之内,很难说发生什么。宋军一要做好准备,还要有防备意外的能力。

卢政道:“战场瞬息百变,发生什么都不稀奇。最要紧的,是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能一有什么超出预料的事情,便就手足无措。只要妥善应对,防住契丹也不是难事。”

正在这时,士卒抱了一口小锅来,放在桌上。

景泰道:“煮的好羊肉,来,都尝一尝。今天我们饮酒赏雪,同时商量一下战事。纵然契丹来的是倾国之兵,也不必惧怕。我们后边有定州的刘太尉,还有真定府的窦太尉。只要数日时间,他们就可以坐火车到保州。契丹纵然全力攻这里,也没有什么。”

众人一起称是。饮了酒,各自吃端上来的羊肉。肉煮得酥烂,正适合这种天气。

喝了一会肉,饮了几杯酒,果然觉得身上暖了许多。

郭恩道:“安肃军有葫芦堤,水泽众多,几乎连成一线,行动不便。契丹最可能进攻的,还是广信军。那里正在山下,如果再有兵马从山中来,数路齐出,想防也不容易。”

景泰道:“先前与其余几军太尉议论战事时,刘太尉便说,契丹最开始的时候,很可能借着太行山南下。正面大军向保州来,另有奇兵从太行山中绕击后背,前后夹击。定州的刘兼济所部,也加强了治下的布置,筑了几城,太行山下坚壁清野。其实,契丹人正面来攻保州并不可怕,我们的城池可以互保,想攻破可不容易。最怕的是,他们从太行山中出来,断了保州后路,那时坚守就不容易了。”

杨遂心中一动:“太尉的意思,是怕契丹人攻定州?”

景泰点了点头道:“不错,帅司的估计,契丹人可能兵分两路,一路来保州,一路攻定州。”

想了一会,杨遂道:“定州有刘太尉的五万大军,契丹人想攻破那里,可不容易。”

景泰叹了口气:“按说该是如此。不过,战事一旦牵连定州,事情就会混乱。到时乱了,很多事情也就说不清楚了。石太尉、杨太尉,你们不需要理会这些,只要谨守地方就好。若是契丹真攻定州,有了事情自有卢太尉的兵马去处置。最要紧的,是你们一定要守住广信军和安肃军才好。”

石遇道:“太尉放心!我部近万兵马,枪炮齐全,必不会出岔子!广信军就只有那么大,契丹来多少兵马也没有用处。几个月时间,契丹人想围,也围不住我们。”

杨遂道:“安肃军北边有葫芦堤,契丹人可以越境进攻的地方本就不多。太尉安心就是。”

景泰点了点头:“为了防契丹人南下,枢密院提前数月开始布署。花了这么多心思,如果还是出了岔子,我们就无法交待了。保州地方,实际只能容下五万军队,再多人就没有用了。最关键的,我们不能被契丹人切断联系,分割包围。所以筑城的时候,都是数城聚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我们估计,只要守住两个月的时间,契丹人就该退去了。”

卢政听了,急忙问道:“契丹人退了,我们追是不追?”

景泰笑着摇头:“现在说那些还为时尚早。那种大事,非要朝廷做主不可。不过,你们可要做好准备。真击退了契丹人,岂会不趁势收回幽州?”

前线的将帅对宋军的战略并不十分清楚,对于最高层有意在幽州全歼契丹主力更不知情。他们现在得到的命令,是守住各州,先把契丹人的锐气耗光。

以守为主,各自筑城,而不追求主动进攻,是因为这个年代,守城有很大的优势。一两千人守的一座城池,只要防守方物资充足,攻方聚集数十万大军也难攻破。保州和雄州前线,宋朝筑了几十城,把百姓全部都收容起来,便就是这个原因。虽然城池较小,但契丹想攻破却难。

有铁路向前方运送物资,有充足兵力,宋军的打算,就是在最初几月先消耗契丹兵力。等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再投入大量的生力军,进行进攻作战。战略的重点,初期要让战事集中在前线几州,不要蔓延到内地。特别是要防止契丹大股骑兵,突破前方线,突然深入内地。所以对契丹可能攻定州,刘几和景泰等人都特别在意。

以前的宋军很少有主力兵团,往往是分城而守,每城的兵力都不多。契丹人南下,往往是突城几城之后,便就如入无人境。后方哪怕有没攻下来的城池也不在意,每城兵力不多,守城则有余,却没有进攻的能力。可能契丹主力已经到了开封府周围,后方的宋军只能看着,做不出反应。

以契丹骑兵的速度,一旦突破,数十日就可以到开封城下。那时往往宋朝来不及集结兵力,就面着两国决战。宋朝特别忌讳契丹南下,便就是如此。单以兵力算,其实宋军往往占上风。但分散各城,到了前线的战场,往往是契丹占有绝对优势。

以前线集结重兵,供养不易。纵然河北路的禁军需要的大部分粮草来自河北路,要运到前线去也不容易。分散驻军,除了守各个城池之外,也是就近取粮,不需运输。现在不同,在铁路修通之后,后方的粮草可以源源不断运来,宋朝的主力兵团靠前,都布置在了沿边境几州。

随着技术发展,宋朝经济改善,整个战略态势都不同于从前。依托铁路,宋朝可以组成各个重兵集团,防守要路。契丹如果不把边境重兵集团打败,一旦深入,就可能会被重重围困。不过,这种巨大的改变一时间契丹无法认识到,做的战略布署,很难适应新的条件。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