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35章 风雨欲来

风雨大宋 第35章 风雨欲来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杜中宵报到州里三天之后,通判刘几便就到了永城。

带着巡检寨里的官吏把刘几迎进自己官厅,杜中宵行礼:“通判辛苦。怎么来得如此突然?没有提前知会一声,下官这里一点准备没有。”

刘几苦笑着摇头:“你前几日的书信送到州里,把知州和我都吓了一跳。如此重案,怎么敢等闲视之?马蒙一案牵扯多桩人命官司,又有不少公吏参与其中,注定是一场大案。州里已快马报去庐州,转运使司着本州主审,隔壁宿州派一幕职官前来帮忙。”

淮南路转运使司本在楚州,因为地盘太大巡视不便,明道年间别设一员在庐州。亳州位于淮南路西部,属庐州转运使司管辖。此时的转运使是王素,刚刚到任,便就遇到了这一样一场大案。

听了这话,杜中宵出了一口气。说实话,这案子如果全交予自己,压力着实大了些,由通判刘几来办自然是好。反正到了这个地步,杜中宵的功劳已经稳稳抓在手里。

坐下用了茶,刘几道:“过几日,司理院郑参军会带着人手到这里来,审案主要靠他们。其他人人在一边查漏补缺,出些主意就好。”

杜中宵点头称是。到了这一步,马蒙一案就进入了正式审理程序,交给司理参军郑朋。因为涉案人员太多,杜中宵以推官的身份代表使院,加上通判刘几,小案直接就在这里断了。

喝了一会茶,杜中宵才道:“通判,依现在问出来的口供,数年之前委实是马蒙吞没了陶十七家的『药』材,并指使陆虞侯劫财杀人,陶十七为父报仇无疑。念陶十七年幼,不知——”

刘几摆了摆手:“此事我与知州商量过,陶十七的母亲谭二娘已死,再斩陶十七有些不近人情。只是国法无情,州里已经断案,不好就这么放了他。此案州里已上报朝廷,由朝廷定夺吧。”

说到底,人到底该不该杀,要由大理寺做决定,州里已经没有办法了。要么就由皇帝下诏,直接赦免陶十七的死罪。以报父仇为理由推翻死刑判决,算是春秋决狱,看朝中大臣的想法。

谭二娘死在州衙门口,百姓议论纷纷,杀陶十七委实下不去手。不过由于已经断案,除非重审,不然陶十七还是难逃一死。亳州官员不想背负骂名,便把此事推给朝廷,关着陶十七就是不杀。要不是陶十七是当街杀人,人证物证确凿,而且『性』质过于恶劣,韩亿早就吩咐重审了。

此事是杜中宵的一块心病。谭二娘是从自己这里去的州城,陶十七又是自己面前杀人,他总觉得那个孩子不应该就这么结束自己的一生。

杜中宵马蒙所犯重要的案件跟刘几杀了,道:“现在最麻烦的,是有多起案件牵涉永城公吏,事情一旦传了出去,不知会发生什么事。现在我把人关在巡检寨里,严禁消息走漏。不过等到州里来了人,只怕难以隐瞒下去。这不是小事,通判当早做布置。”

刘几冷笑一声:“猾吏把持地方事务,也不是多新鲜。只要证据确凿,衙门敢下重手,难道他们还敢造反么?吩咐何寨主,把寨里所有的兵士全部调回来,随时应变。还有,我会知会巡河使臣,在永城附近布置些人马,以免有江湖匪类行险。”

听刘几早有安排,杜中宵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可是记得前世的水浒故事,谁知道附近哪里有没有一伙梁山一样的人,永城有没有一位宋押司?自己穿越千年,碰到那样的倒霉事找谁说理去?这些日子他不但让寨主何昆把巡检厢军大部撤回,垦田的人也严加组织,随时应变。

汴河漕运繁忙,平时有维持秩序的巡河使臣,有一定的兵力。现在即将入冬,漕船减少,附近河段的巡河使臣要带人到永城附近过冬,刚好用得上。

聊过正事,刘叹了口气:“唉,待晓你年少登科,初仕便就遇到这种大案。直到现在,一切都办理得井井有条,甚有条理,极是不易。此案办下来,你是首功。”

杜中宵心道,若不是机缘巧合陶十七在自己面前当街杀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不错,自己也不会下这么大的力气办这样一件案子。马蒙固然可恶,可因为此案自己花的精实在太多了,甚至拖累了最重要的垦田的进度。当然,如果最后能留住陶十七的『性』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与杜中宵聊了一会家常,刘几道:“前几日陈州通判韩绛送了一台什么机器到州城,说是要给你参详一番。我来得匆忙,没有带来,等过些日子,你派些人到州城运到这里来好了。”

杜中宵知道刘几说的是韩绛新制的蒸汽机,他到陈州为通判,一直没有放下对这机器的改进。反倒是自怀因为马蒙一案,几乎把此事忘光了。现在马蒙一案告一段落,杜中宵可以抽出身来,真正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开垦田地,研发机器,这才是杜中宵擅长的事情。

刘几回去休息,特意叮嘱杜中宵等人,晢时不要把他来到永城的消息散布出去,一切要等司理参军郑朋等人来了再说。此案牵扯的人员太多,还是要防县衙那里出现意外。

送走了刘几,杜中宵立即把何昆和金书召两人找来,对他们道:“这几日派些人手,注意永城县衙那里的动静。巡检寨虽然与县衙来往不多,但寨里总有人跟那边的公吏熟识,甚至勾结。我们以为在这里做得天衣无缝,说不定那些消息灵通的吏人早得了消息。还有,孔目去一趟县衙,把我们这里的事情跟顾知县详细讲一讲。注意让他不要声张,只是放出风声去,不管马蒙一案查出什么,牵扯哪些吏员,都只办首恶,绝不会大肆株连。到了最后,一切小心,免出意外。”

金书召叉手应诺。他自己就是公吏,知道自己的同行很多神通广大,耳目灵通。这边抓了马蒙家里那么多人,一关好多日子,县城的公吏岂能坐视不理?只是现在除了有数几人,都不知道马蒙这些人扯出了哪些案子而已。一旦有风声传出来,牵涉其中的公吏不说杀官造反,跑总是跑得掉。

公吏多是出身本地大户,在地方的关系复杂,杜中宵都有些投鼠忌器。所以这里查马蒙,对衙门的公吏不管不问,有人跑就跑了。跑了之后再抓,总比把人『逼』入绝境,发生不可预知的事情好。

因为抓了一个马蒙,搅动了满城风雨,此时的永城县早已是乌云密布,随时有大事发生。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