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55章 不重要的战场

风雨大宋 第55章 不重要的战场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河间府帅司,杜中宵把乾宁军来的公文放在案几上。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对一边的刘几道:“马怀德把手下所部分成三师,指认师主,摆开了阵势。契丹人第一天胜了两场,第二日并没有进攻。”

刘几道:“契丹停了下来,倒是出人意料。还以为他们胜了两阵,会接着进攻呢。”

杜中宵道:“第一天最后攻谢池,契丹人吃了个闷亏。如若不然,他们第二天怎么会停下来?现在看来,契丹有可能在那里等着调兵,等大军到了,再进攻乾宁军。”

正说着话,富弼从外面进来,道:“刘兼济所部,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救乾宁军。”

杜中宵摇了摇头:“暂时先让他准备着吧,不必急着去。等到契丹人把城外的军队战胜了,开始围城的时候,再去救比较好。如果契丹人做不对,就让马怀德跟契丹人战一场。还有,命令李惟贤所部,立即向乾宁军进发,与马怀德合兵一处。契丹可能增加军队,我们不能只靠马怀德的四万人。”

富弼一怔:“如此说来,乾宁军以南,就不布置军队了?”

杜中宵道:“倒也不是。朝廷派出的骑兵,已经到了德州,过几日就会到永静军布防。有他们,李惟贤就不必再守南边了。现在看,契丹很可能派大军攻乾宁军,与我外面大军交战。马怀德所部都是新近成军,战力还不能够指望,多些人总是好的。”

刘几道:“沧州来的消息,契丹军队已经围城,不过攻城不顺利。城中火炮威猛,契丹人根本到不了城下。纵然曾经不计伤亡,派人蚁附攻城,面对城上火枪,也没有半分用处。”

杜中宵点头:“这一仗最要紧的,就是沧州城能不能守住。如果沧州城守住了,契丹人此番南下就无寸功,只怕想走也走不了。沧州那里攻城不顺利,契丹更有可能调兵去乾宁军。”

几人走到桌前,看着上面铺的地图。杜中宵道:“契丹从信安军而来,而后过黄河,直奔沧州。侧翼渡黄河攻乾宁军。第一次渡河被发现,立即就被打了回去。第二次夜里渡河,突袭我军成功。如果他们攻沧州不顺的话,很有可能会调大军到乾宁军附近,与我军大战。人哪,不撞南墙不死心,到现在契丹人还是认为自己野战强过我军。乾宁军那里,有数万大军,他们怎么会放过呢?所以接下来的战事,很可能就是乾宁军那里。南边有守军,我们把今年河北路整训的军队,就全部调到乾宁军,与契丹战上一场。”

富弼有些担心:“河北路禁军只整训一年,军官不足。他们与契丹人作战,会不会发生意外?”

杜中宵道:“没有办法,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军官了,只能让河北路的禁军自己选人了。现在与契丹军队作战,主要目的,是拖住契丹军队。等我们其余军队准备好了,断其归路。派其余的几军去,怕把契丹人给吓跑了,河北路禁军正好合适。他们战力说强不强,与契丹对阵,恰是刚好。”

富弼不说话,明显心中不忍。知道他们战力不强,还派上战场,心里那关过不去。

杜中宵道:“没有办法,不如此做,契丹大军受挫,很可能就退回去了。他们全是骑兵,退了我们想追也难。四十万大军,能够聚在幽州,是难得的机会。不能抓住机会,把他们全歼,说不过去啊。而且河北路的禁军虽然军官不足,体系还不完善,战力也不要小看了。只要将领用心,指挥得当,契丹军队也难说会占到什么便宜。马怀德已经重新编组过,全军聚在一起。依我看,加上李惟贤所部,契丹哪怕出动十万大军,也不一定能占上风。”

看富弼不信,杜中宵摇了摇头,微微一笑,也不分辨。

现在看得出来,契丹军队的战力,与新的宋军有根本的差距。哪怕河北路禁军时间不足,军官也不完备,也不是契丹军队能比的。士卒训练了一年,其实已经够了,现在缺的是指的挥。军官不足又怎么样呢?在战争中,人才会很快成长起来。八万人的部队,能够练出一军来,也不是契丹能对付的。

为了吸引住契丹人,杜中宵并不介意牺牲掉沧州。要想围歼数十万契丹军队,付出这样的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沧州如果能守住,就是此战的大功臣。

战兵四十万,签军四十万,为了供应他们,会把契丹国力抽空。让他们多留在宋军一天,契丹国力就弱一分。等到宋军进攻,就由摧枯接朽一般。

刘几道:“契丹数十万大军入境,终究是大患。如果赵太尉那里计划妥当,准备就绪,还是及早发动战事的好。只要我们攻入契丹,他们必定回援,沧州的围也就解了。”

杜中宵道:“昨日公文,圣上欲要再调五万人去京东,彻底堵死契丹南下之路。一两个月后,与我们一起合围契丹大军于沧州。看起来,圣上对于此次围歼军队,看得很重。不是我不顾乾宁军的安危,而是要尽可能消耗契丹实力。再过一个多月,契丹的军粮就该困难了。那个时候我们也准备好了,一举攻进契丹境内,合围契丹大军,岂不是更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富弼叹了口气:“圣上一向中正平和,不是冒险好战的人。这一战也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是下了决心,一定要置契丹大军于死地。哪怕冒上些风险,也在所不惜。”

杜中宵笑了笑,没有说话。赵祯是个明智的人,却未尝就是什么中正平和,不好战。党项元昊初叛的时候,宋朝的措施非常激烈。只是宋军的表现实在糟糕,赵祯只能接受现实,最后与党项讲和。这几年以来,杜中宵对外战事连战连胜,未逢一败,最远已经恢复了西域。有这样的强军,跟皇帝讲应该天下和平,不对外生事,怎么可能?

随着契丹南下沧州,宋军的包围圈慢慢成形,赵祯的信心越来越足。如果能把契丹军队拖在乾宁军一带,赵祯可能还会向前线增兵。能把契丹的主力一战歼灭,倾尽国力又如何?

杜中宵对此心知肚明,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弄清北边幽州的地理民情,做好战事计划。赵滋带着一帮官员,天天为此事忙碌。幽州一带的地理基本搞清,正在慢慢绘制更详细的地图。进攻的时候,每一军到每一团的任务,进攻的路线,都尽量标出来。

现在做的计划,很可能与将来发生的战事并不一样。但有了这计划,各军就明确知道了自己的作战任务,不会成为无头的苍蝇。数十万大军齐头并进,那种场面,杜中宵想起来都有些激动。

现在正是最无聊的时候,乾宁军战事对宋军其实并不重要,真正的主力部队并不在那里。可数万大军作战,又不能不用心,胜败随时影响人心。为了不让局面发生大的变化,杜中宵手据十万大军在河间府坐镇,一有意外,随时救援。为的,也只是把契丹军队留住而已。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