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

风雨大宋 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汴河北边,有一座万胜镇,京城的万胜门就依此镇而来。以前,这里是万胜军的驻地,周围有大量的军营。现在万胜军裁撤,万胜镇的营房空了下来。枢密院又在旁边买了农田,改成了专门用来改造契丹人的牢城营。幽州一战俘获的中高级将领,大多关在此处。

二月初一,杜中宵忙完了枢密院的事情,专门到了万胜镇,布置牢城营事宜。

牢城营指挥使崔向迎出来,陪着杜中宵进了营衙门。

看杜中宵不断看这里的建筑格局,崔向道:“这里原来是万胜军都指挥使衙门,我们接收过来,为牢城营所用。牢城营的官员,大多都在这里。”

杜中宵道:“都指挥使衙门,用着倒是无防。不过,牢城营不是战兵,这衙门过于严整了些。可以推倒一些墙,显得宽阔,也显得轻松一些。”

崔向拱手称是。

杜中宵笑道:“我只是建议如此,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商议。”

话是这样说,作为枢密使,杜中宵提一句,下面肯定就会卖力去做。不过这些细节,杜中宵也不怎么关心。他最关心的,是牢城营如何运作,如何改造犯人。

关在这里的契丹战俘,约有一千五百多人,大部分都是契丹的达官显贵。契丹的名门望族,几乎全有人关在这里,很少遗漏。这些人改造好了,对后边的契丹战事有很大帮助。

进了官厅落座,几个其余官员过来见礼。副都指挥使程连,计置粮草官李机,诸如此类。

上了茶来,杜中宵道:“这处牢城营,不比其他地方,关的都是契丹的高官显贵。最重要的,不是关他们多少日子,而是尽快明白,他们现在是什么身份,能够安分守己。将来放出去了,能够做一个安分良民。你们这些人,管这些人自然不容易,做得好了,朝廷有重赏。”

崔向等人急忙拱手称是。

杜中宵道:“想改造一个人,单靠打骂上刑是不行的。特别是关在这里的人,许多都身份高贵,自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稼穑艰难。所以牢城营里,主要是种田。现在关着一千五百人,朝廷在周围买了大约七万亩地。按照一夫耕田二十亩安排,其余土地,用作种植桑枣之类,也有池塘果园之属。具体怎么安排,你们请教本地农夫,自己商量。”

崔向拱手:“太尉,不知一年要产出多少粮食,枢府可有安排?”

杜中宵摇了摇头:“这些人,真正愿意配合干活的只怕没有多少人,多数还是要看你们管理。最初三年,枢府不具体安排产粮数额。多了有赏,少了有罚,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到时再议。”

崔向有些为难:“若是如此,犯人们知道没有数额,只怕更加不好好干活。”

杜中宵道:“枢府不安排,不代表你们不安排。附近一亩农田产粮几多,是有数额的,你们可以问了安排下去。做的好的赏,做的差的罚,赏罚一定要分明。所谓的赏,尽量以吃食为主,比如酒肉。所谓的罚,第一就是罚吃食,第二是多做活。真正冥顽不灵,完全不听指挥的,单独关押起来。不必用刑,只要吃的不好,不许别人跟他说话就好。人哪,虽然有硬骨头,但大多数人在做活和一个人关起来之间选的话,还是会选做活的。”

众人点头。

崔向问道:“现在几位官员,最疑惑的事情,就是朝廷设置牢城营干什么。若只是关他们几年,每年多产些粮食,赚些钱财,是一个管法。若真要他们学会种田,自然又是另一个管法。”

杜中宵道:“这样一座牢城营,一年才能赚多少钱?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以后怎么生活。所以除了种田,牢城营里也可以有其他的事情。比如可以酿酒,可以种蚕织锦,可以栽种果树,诸般种种。反正这些人出了这里,是要出去过活,要学会这些。”

众人沉默了一会。过了一会,崔向才小声问道:“太尉,他们从牢城营里出去,就只是做寻常百姓吗?若是出去做官,我们在这里管得严了,只怕以后会有麻烦的。”

杜中宵道:“你们放心,就是做百姓。契丹大国,又多为后族皇族,让他们做官,朝廷每年哪有那么从俸禄发?不杀他们,允许他们做百姓,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这是杜中宵一直坚持的,这些契丹贵族被俘后,只能做平常百姓。甚至一两代内,不许科举。不是没有人提议给他们封官,由朝廷养起来。当然,也有人建议直接杀掉。在杜中宵看来,俘虏敌人,还封他们做官,让参加战役的前线将士怎么看?杀掉更不可行。不说杀俘不祥的话,杀了他们,剩下的契丹人更不投降了,是以后的麻烦。想来想去,还是进行劳动改造合适。

听了杜中宵的话,一众官员才放下心来。这里关着的可是契丹皇帝、枢密使、宰相一应俱全,哪怕是王爵,在这里都不算什么。很多人都是出生在富贵之家,家世显赫。如果他们出去之后,朝廷还会重用的话,将来找麻烦,这些官员可扛不住。

说过一些细节,杜中宵道:“还有一些契丹官员,幽州之战的时候,主动投靠朝廷。朝廷安排了他们在这里做事,拿些俸禄。他们都身份不凡,拿的俸禄不是你们可比。不是一回事情,你们不要乱想。”

崔向等人忙道不敢。耶律仙童等人,在牢城营做事,一个月可以拿几十贯,一般的官员可拿不到这个数字。这些官员知道,这些人本来是契丹高官,投降了之后,宋朝应该给他们重赏的。一个月几十贯钱俸禄,很大程度上是对他们酬功,而不是那些职位真能拿那么多钱。

没有办法,按照契丹的官职爵位发钱,对于宋朝来说,这些人太多了。不如就让他们做普通人,每月几十贯钱,在开封府可以舒舒服服地生活下去。在牢城营里,管的都是原来熟悉的契丹人,他们对这种生活熟悉。至于以后,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几年时间,学不会怎么赚钱,那也实在没有办法。

看着众人,杜中宵道:“建这样一处牢城营,我们是第一次做。能不能做好,就看你们了。做得好了,以后有对外战事,就知道该怎么对待俘虏。做不好,诸位的仕途可就堪忧。”

崔向几人急忙拱手:“太尉放心,我等一定尽心尽力!数年之后,从牢城营里出去的人,必然都会些手艺,知道怎么大宋生活下去。”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