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27章 该让而让

风雨大宋 第127章 该让而让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衙门不远有一处桃园,此时花开得正艳,如同粉色的海洋。有蝴蝶,有蜜蜂,在花间忙碌不停。杜中宵站在桃园旁,看着一处花海,没有说话。

从庆历二年登第,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想起这二十年官场,杜中宵感慨不已。说心里话,自己独创的东西不多,大部分成绩,都是把前世的知识,移植到这个世界换来的。惟有最后幽州一战,是自己亲自指挥,靠着强大国力,和自己的小心谨慎,取得了完胜。

想起这二十年,杜中宵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不多。整个仕途,除了随州营田的日子,多是在边疆渡过,对于内地的政治生态,有些不熟悉。官场上面,虽然没有敌人,但也没有信得过的盟友。以后的日子若是自己继续生官,这是个麻烦。

看了看李复圭,杜中宵叹了口气。说起来好笑,自己没有盟友,有的只是这些手下。随州练兵时的几位将领,现在都位至高层,在朝廷举足轻重。可幽州战后,自己不会再掌军,这些武将支持有多少用处?

叹了口气,杜中宵摇了摇头,觉得有些茫然。若是让自己现在做宰相,其实并不容易。虽然依靠自己的功勋,可以压制别人,但缺少盟友伙伴,政治上施展不开。怎么办?杜中宵也不知道。

看了一会桃花,李复圭道:“太尉,战后禁军整训,要重新建军校。我听人说,武松和姚守信等人要回军校。这一战虽然他们都立功甚多,却还是不带兵。”

杜中宵点了点头:“此事我也听说了。不过,还没有定下来。以后一部分将领,可能会在军校和带兵之间来回切换,不必大惊小怪。数十万禁军,将领要调来调去,做什么都正常。”

杜中宵知道,还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十三郎和姚守信这些自己带出来的将领受到压制,轻易不让他们带兵。当然,现在军校的待遇也好,倒没有什么。以后自己不带兵了,或许他们才能不受牵制。而且这个杜中宵可能任宰相的时候,文彦博等人的态度可不好,两人重回军校是很可能的。

有什么办法?不管文武,一人独大,总是要受到猜忌,这是正常的。自己不是权臣,没有想过用自己的小集团把持权力。只能够用时间,一点一点把别人的猜疑打消。

李复圭见杜中宵对此事并没有激烈反对,有些失望。自己的这位老上司,能力没有话说,但过于佛系了。也不争功,也不抢位,让自己这些手下人着急。现在谁看不出来,杜中宵在军事上面,有着可以说一不二的潜力。偏偏在战后最关键的时候,杜中宵放下那一切,跑到牢城营来。

看着李复圭,杜中宵笑了笑:“审言,你仿住,朝廷的权柄,是在圣上手里,不是大臣手里。如果大臣权柄过大,圣上难以心安,就要惹出祸端了。对于大臣来说,知进退,不让圣上为难,是明哲保身的当然之理。很多东西,你的就是你的,别人抢也抢不走。但还有很多东西,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去抢。要不然纵然抢到手里,也不是你的。明白不明白?”

李复圭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但明白是一回事,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接受了之后,真能泰然处之又是一回事。做到这个位置的,有几个傻子?很多事情都明白,只是做不到罢了。

杜中宵主动避开战后论功的时候,包括赵祯在内,朝廷大臣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有的欢喜,有的可惜,各有各有想法。但他们不得不佩服杜中宵,能够真地放下。

身在官场,功名利禄,哪个能够真地放下?很多时候,哪怕知道怎么做会有长远好处,为了眼前利益,也不能那样做。不是他们看不到,而是他们不甘心。

看着眼前的一片花海,杜中宵道:“我不满二十登第,至今二十年了。二十年做到今天,升官说不是特别快,但也不慢。最重要的,每次升官,我都心安理得。为什么?因为我自己知道,不是侥幸,是靠着功绩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我与圣上不熟,朝中没有大臣赏识,做到今天可不容易。”

李复圭道:“太尉从知火山军起,做的事情,都是别人一辈子望尘莫及的,自不必说。后来开拓河曲路,恢复西域,哪个不是盖世军功?此次幽州大战,太尉一手指挥,更不必说了。”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我是因功绩而升,不是靠着有人赏识升官。所以我看的,只是自己有哪些功绩,不去想会得到什么奖赏。你们也一样,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李复圭点了点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从心里面,他也不知道跟着杜中宵这种长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许开始的时候升得没那么快,但长久。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道:“今夜备些酒肉,我们畅饮一番。好久没有跟你们痛快畅饮了。”

李复圭拱手谢过,两人转身回衙门。到了门口,杜中宵道:“此次战后,纵然功多,回去告诉其他人,也不要争功,更不要抢着升官要爵。这种时候,人人都想着升官发财,上面也为难。退一步,后边就海阔天空。功劳先记下来,不必一定要立即兑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复圭道:“太尉的意思,军功也让?”

杜中宵摇了摇头:“军功岂能让?功劳是自己拼命挣来的,而且不是自己的事,还是手下许多将士的事,不能让的。但有了军功,不要想着立即就能升官发财,这是两回事。”

李复圭想了想,点了点头道:“下官明白。太尉放心,大家不会生事的。”

杜中宵点头,与李复一起进了衙门。命手下士卒去杀了一只羊,在院子里与李复圭饮酒。

杜中宵没那么高尚,连自己的功劳都让出去。功劳可以不立即兑现,漏掉却不行。自己这样,这些老部下也这样。军功可以先不兑现,却绝对不能漏掉。只要功劳在,一时退一步,后面总会有合适机会。

李复圭锐意进取,总觉得战后赏赐不满意,才巴巴来找杜中宵支持。杜中宵不反对他这样,有军功有能力,凭什么不能升官?自己的人,就什么都要让别人?但总体上,不希望自己的手下,战争一结束就脸红脖子粗地要升官。官职只有那么多,你也想做,他也想做,最终总有人不满意。

人生的路还很长,不必争在这一时。二十年间,从小小州县官做到枢密使,杜中宵升得够快了。不只是自己,手下这些将领也是一样。像李复圭,不是跟着杜中宵,怎么就敢想着做宰执了。十三郎和姚守信十年时间,做到高级将领,已经够快。不要老想着做狄青,十年升官高级将领,还想着做枢密使。官升得太快,后边要吃苦头的。

杜中宵现在做宰相,能做多少年?年不到四十,难道还真跟吕夷简一样,做二十年宰相?哪怕做二十年宰相,自己那时才六十呢。宋朝最快升到宰执的是寇准,最后的结果如何?有时候,要让一步。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