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1章 摊派差役

风雨大宋 第11章 摊派差役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从酒楼出来,杜中宵对身边的冯原道:“冯员外,见过了并州城的毛皮商户,觉得此事如何?”

冯员叹了口气:“依小的看来,这些商户未亲眼见到鞣制毛皮,心中不信。不得他们信任,只怕这货场建起来不易。官人说得好,这种生意,本就是商户聚得越多越好。”

杜中宵点了点头:“我们建货场,要发展毛皮产业,不是卖给本城的人,而是要销到别处去,所以要商户聚集,生意才好做。不过你不用担心,货场的关键不是毛皮商人,而是鞣皮匠人。试想不管你贩来多少毛皮,在这里都能找到足够的匠人,又快又好地把生皮制成熟皮,会不会在这里开商铺?所以,并州城里的这些商户眼皮子浅,是他们自己失了机会。只要有足够的鞣皮匠人,他们不来,你们这些外地客商还不来么?在货场有官府撑腰,不需理会行会。”

冯原听了大喜,拱手道:“谢官人栽培!”

杜中宵说得明白,商户向货场聚集是自愿的,官府不会强行搬迁。但货场其实不是为毛皮商人而建的,其核心是鞣制皮革的能力。只要在那里聚集足够多的工匠,形成强大的毛皮加工能力,商户会抢着搬过去。本城的商户不支持,杜中宵不介意用手中的权力,给外地商户提供方便。

几人出寿宁坊,到了宰相坊,杜中宵对陶十七道:“你回州衙唤齐孔目来,我在那边茶铺等候。”

陶十七叉手应诺,转身去了。

杜中宵带着冯原三人到了茶铺坐定,道:“皮毛商人任凭自愿,制革匠就无法如此做了。货场做不做得起来,全看他们,这些人可比毛皮商人更难说话。”

冯原点了点头,深有同感。在永利监的时候,从钟阿大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生意本来就不错,小本生意,衣食有余,店就是家,轻易不想挪动。

几个人在茶铺里喝了半个多时辰的茶,齐孔目才和陶十七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齐孔目上前行礼,杜中宵道:“我欲在城里建处毛皮货场,辛苦孔目。”

说完,把自己要在寿宁坊建货场的打算,找城里毛皮商人的情形说了一遍。又道:“货场的关键是鞣皮的匠人,这些人不比毛皮商人,都是小本生意,劝他们到货场来是劝不动的。”

齐孔目这些公吏,直属上司就是掌使院的杜中宵,到了这个时候心中有数,拱手道:“官人意欲如何?但有吩咐,小的万死不辞!”

杜中宵笑道:“不是什么大事。既然鞣皮匠人请也请不来,那只好安排差役。你吩咐下去,凡是本城及阳曲县、榆次县和永利监的鞣皮匠人,轮番到货场服役。跟他们讲清楚,此次当差是和雇,而不是强差。当差期间,计日发米,以后还有工钱。数目多少,你来定,记住不要刻薄这些人。除此之外,你从本城厢军里面,再差一百人来。要青壮,不要老弱病残。”

齐孔目一一答应。

杜中宵道:“好了,记住此事。现在去把本城鞣皮匠人的行首找来,我在这里问话。”

齐孔目应诺,急急去了。

鞣皮匠人是小生产者行会,比不得毛皮商人那么排场。杜中宵又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见三个人跟在齐孔目后面,到了茶铺。

当先一个是头发胡子都已花白的老头,身躯瘦小,穿了羊皮袄。后面一个强壮汉子,油光满面,晃着膀子跟在后面。最后面一个则是个白面员外,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到了茶铺,几个人一起向杜中宵见礼。

吩咐几个人坐下,杜中宵道:“天气凉了,正是贩运毛皮的时节。我与知州相公商议,意欲在本城建一处毛皮货场,今日特意找你们来。你们三人是本城行首,不知怎么称呼?”

前面的小老头拱手道:“小的洪福通,承衙门和同行抬爱,管着城北的鞣皮生意。这一位大汉是崔立言,管着城西。那一位白面员外是李松,管着城东。官人要我们做什么,尽管吩咐就是。”

杜中宵道:“建毛皮货场,要引商人前去,总要有个由头。现在想的,就是在那里建处鞣制毛皮的场务,你们轮流前去当差。放心,场务都是和雇,钱粮都会发放。你们三位行首,回去安排妥当,把匠人分作三轮,旬日替换。话说在前头,若是借口不当差的,衙门会重罚!”

洪福通看了看其余两人,拱手道:“官人可怜小的们则个!现在正是生意好的时节,若是到衙门里当差,岂不误了衣食?不如等上半年,生意不那么忙了,再开始如何?”

杜中宵笑道:“你也知道现在是做毛皮生意的时候,现在不做,半年之后要你们有什么用!到货场当差,会发钱粮,怎么会误了你们的衣食。依我估计,一般匠人,得的钱粮不会少于自己做生意。”

洪福通摇了摇头:“官人何必欺我们小民见识少?衙门发这么多钱粮,和雇便了,何必轮差?”

“本来就是和雇,我不是说得清楚!只是时间紧急,不让你们轮差,我哪里找这么多人去。再者货场初建,没有生意做,钱粮也发不下来。我说话算话,你们不要胡乱揣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洪福通摇了摇头,显然不信杜中宵的话,看看其余两人,再不吭声。

白面员外李松拱手:“官人,实不相瞒,我们这些手艺人的生意不多,每日里得些财货堪供一家吃食。如果到衙门当差,一家人吃食没了着落,望官人垂怜。”

杜中宵看了看齐孔目,对李松道:“从你们当差开始,便就发下粮米,保你们吃饭无虞,不必为此担心。如果这处货场做起来,不知有多少毛皮商人会聚集并州,那里你们生意红火,一样得好处!”

一直不说话的崔立言道:“官人,我们手艺人比不得做生意的,靠着双手吃饭。城里的毛皮商人再多,我们也只能做那么多活计,有什么额外好处?还望官人念我们找食不易,罢了这差使吧。”

杜中宵吸了口气,暗中摇头,觉得跟这些人无话可说。工匠聚集到一起,怎么可能还会让他们跟以前一样生产?聚集效应之下,效率提升不知多少倍。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赚的钱当然多了。不过这种事情没法讲得让他们相信,说再多也是浪费口舌。

站起身来,杜中宵对齐孔目道:“孔目,事情我已吩咐清楚,你安排吧。我还有事要回衙门去禀报知州,就不耽误你了。”

说完,招呼了陶十七和十三郎,径直去了。

看着杜中宵离去的背影,洪福通三人面面相觑,竟不知该怎么办好。本来以为杜中宵找他们是商议的,没想到就这么离去了。

齐孔目咳嗽一声,对三人道:“这是本州签判杜官人,执掌一州政务,不知多少大事要忙!今日找你们来好言相商,却推三阻四,不给官人面子么!”

三人吓得急忙拱手,连道不敢。

齐孔目道:“杜官人做这一件事,是给你们造福,不知道吗?糊涂!等到毛皮商人多了,你们自可多收些学徒,扩大生意,怎么说没有好处?货场真建起来了,最得好处的就是你们!”

洪福通讪讪地道:“孔目,我们都是靠手艺吃饭,再多的生意也只能接那么多,城里来再多的毛皮商人又如何?杜官人或是好心,却是不知我们如何做事。”

齐孔目板着脸,面上毫无表情,斩钉截铁地道:“官人正榜进士,见识比你们多多了,你们能想到的官人必然早就想到了!此事不需再议,你们只管回去安排,所有匠人每旬轮差!我话说在前面,这是官人到任交待我做的第一件事,哪个办砸了,就不用在并州待下去了!”

见齐孔目说出狠话,洪福通三人再不敢吭声。杜中宵是官,做事有许多顾忌,他们可以在他面前不住地叫苦,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齐孔目可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他管着衙门里许多公吏,是真会找这些匠人麻烦的。没有这些手段,衙门凭什么管住各种行会。

其实齐孔目现在也不知道,杜中宵到底要怎么做。他只知道一点,这是杜中宵到并州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交到自己手里,一定不能办砸。不然,自己的地位只怕保不住。公吏归使院管辖,杜中宵作为签判管着使院,一句话就可以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洪福通三人低声商量了一会,无法可想,只好对齐孔目道:“既是衙门吩,小的们只好遵命。这便回去吩咐,让本行匠人准备轮差。何日开始,还望孔目明示。”

齐孔目点了点头:“如此最好。你们只管提前预备,有了准备,我自会知会你们。”

洪福通三人应诺,一齐起身,告别齐孔目,唉声叹气地去了。官府摊下来的差役,不敢不从,可惜了今年生意最好的时候,遇到了这种事,都在心里埋怨杜中宵。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