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31章 炒钢

风雨大宋 第31章 炒钢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看着炉里火光熊熊,陶十七眯着眼睛,让人盖上了炉盖。

一从炉上下来,孙大郎便迫不及待地上前问陶十七:“这炉子盖得好么?可以放铁了么?”

陶十七摇了摇头:“急什么,这盖好炉子,这才烧了一夜,还没有干呢。要等到炉内干了,炉壁不会烧裂,才会投料。你看那边,已经备好生铁,等一个多时辰,就可以进炉了。”

孙大郎搓着手道:“投料好多!这一座炉子,就足以当那边山上的一家大户。”

“那是自然。这种炉子炒钢,可不是你们以前的小铁炉可比,不只是投得料多,出钢也快。”陶十七有些自豪。跟在杜中宵身边几年,他成了合格的技术人才了。

孙承平跟在杜中宵的身后,查看各处。

炉子旁边是几处工棚,三座巨大的锻锤,都是用的旁边河水做动力。孙承平虽然是第一次见,却可以想象得到,这东西一旦开起来,锻的效率不知道比人工强多少。这一座锻锤,便可以赶得上几十个抡锤工人。而且由于力气巨大,锤制的铁块更大,质量更好。

旁边还有两座小的铁砧,是用来打制刀剑等铁器的。紧挨着,是一排数座,缝隙不同的钢辊。

其它的设施孙承平都能想得出来是干什么用的,惟有这一排钢辊,怎么也想不明白。见杜中宵今日心情不错,实在忍不住,指着钢辊问道:“官人,不知那些是做什么用的。”

杜中宵看了看,随口道:“那是用来制钢板的。我这里的铁不只是要制铁锭,还要制成钢板,有许多用处。——不必看了,这种东西你们用不到,只要知道如何制铁锭就行。”

孙承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里的东西是好,可于自己却没有用处。一是财力不足,建不起来。就是建起来,也找不到这么多来做事的人。大通监现在没落了,还是与县平级,现在人力充足,可不是民间力量能够相比的。逼得急了,杜中宵还可以让附近冶户到这里来当差。

杜中宵走了一圈,最后回到制钢板的钢辊面前站住。这也是利用的水力,带动巨大的链条,让这些钢辊转动。这种粗糙的传动,链条结构简单,是最容易制造的环形链,其实就是前世最常见的铁链。至于前世常见的滚子链,杜中宵也想用,只是做不出来。

这一套装备,肯定是能够制造钢板的。杜中宵不能确定的,是炒出来的钢,准确说应该是熟铁,合不合格。如果里面的杂质太多,这样拉制钢板容易崩裂。

钢板的用处很大,军事上可以制做盔甲。冷锻之后,由于冷作硬化,即使是熟铁,也会有很高的硬度。虽然没有必要制造板甲,用来制造关键部位也省时省力。当然,杜中宵现在不准备用钢板制盔甲,他还有更重要的用途,铸钱。

铁制的钱,民间盗铸容易,因为铸造不需要特别的设备。铁钱一旦改为冲制,再想私造就难了。能够对厚钢板进行冲压的设备一是昂贵,一般民户买不起。二是巨大,只要有心查,很难藏匿。

河东路之所以铜钱铁钱并行,一是因为铜钱不足,再一个与契丹和党项交界,为了防止铜钱流到境外。现在用铁钱,契丹那边就有劣质铁钱走私到宋境,也不知道是民间盗铸,还是官方行为。

这一带铁钱是有实际需求的,除非用纸币,铜钱是不合适的。

大通监储存的这几十万斤铁,还是铸造铁钱合适,其他的都可以等到以后做。如果能够制造出精美且难以仿制的铁钱,价值还要超过并州的毛皮市场。

看了看诸般齐备,杜中宵到了炒钢炉前,对陶十七道:“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可以下料?”

陶十七飞快地爬上炉口,看了看火焰,高声道:“差不多了!且稍待,我去看一看进料的地方。”

下了炉子,跑到一边进料口看了看,见炉壁已经彻底干燥,热气逼人,大喜道:“禀官人,这炉子已成了!现在下料,下午就可以炒钢出来!”

等陶十七回来,杜中宵对一边的唐孔目道:“吩咐下去,凡是定好在这里的工匠,部都安排的地方去,一切听陶十七指挥!今天第一锅钢,不得出任何差错!”

唐孔目叉手应诺,转身去吩咐等在一边的匠人,各人到定好的岗位。

陶十七指挥着人,把准备好的生铁,缓缓放入进料口,进行预热。准备妥当,才到炉子一边,对五个壮汉道:“从现在开始,你们鼓风!每半个时辰,轮换一次!此事至重,不得有丝毫马虎!”

五人叉手应诺。陶十七又跑到炉顶看火候,忙得不可开交。

孙承平带了三个儿子,紧紧跟在陶十七身后,生怕看漏了一点。这里炒钢,跟他们自家以前的工艺完不同,必须要从头学起。这是以后自家的饭碗,半点马虎不得。

随着鼓风箱送风进炉室,里面的温度骤然升高,火焰的焰气都变了。炉顶的陶十七有些紧张,生怕炉壁砌得不好,造成干裂。好在一切顺利,并没有意外发生,才出了一口气。

跟着从炉顶下来,孙承平对大儿子道:“大郎,你到那边看鼓风。这种风排,从没见过,没想到风力如此之大!如果没有此利器,这钢就炒不来了。”

孙大郎应诺,慢慢走到鼓风箱边,盯着风箱看个不停。此时的风箱还是推拉木板,利用扇风的方法向炉膛里送风。杜中宵利用前世记忆,改为了前世通利的活塞式,推拉皆送风,风力大了数倍不止。这一点小小的改进,炉膛里的温度便就升高了很多,也有利于热几通过火道进入一边的熔炼池。

听着风箱发出的呼啸声,孙大郎心中暗惊,没想到这起眼的物事,有如此大的威力。

在另一边的杜中宵看见,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自己还是疏忽了,忘了在风箱旁边建个火道,对进入炉膛的风进行预热。现在送进炉子的是冷空气,平白降低了温度的积累速度。

炼钢的关键便就是温度,如果能够超过铁的熔化温度,炼出来的铁就会非常纯净,省了许多锻打的功夫。使用煤炭,加上成熟的风箱,再加上合适的冶炼方法,可以大提高铁的产量和质量。

自己建的这一处炒钢工地,其实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比如风箱也可以使用水力,应该建更多的火道进行预热,炉型还有改进的空间。不过杜中宵只是临时到这里来,没有必要追求完美。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