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39章 垄断涨价

风雨大宋 第39章 垄断涨价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不知不觉就到了暮春三月,春暖花开。汾河全境解冻,河上的船一天一天多了起来。

夏竦在二月带兵巡边,从代州到府州,一个月的时间连过数州,引得契丹和党项都很紧张。特别是契丹进攻党项失败之后,两国关系破裂,对宋的军事调动格外在意。这一举动也引起朝中争论,最终支持了夏竦的行动,由河东路经略使调往河北,任河北路经略使。

得到消息,夏竦命杜中宵立即从大通监返回并州,把制钱事务交给交城知县李规。

从城南的开远门入城,杜中宵骑在马上,看着路边的柳树一片碧绿,路上行人如织,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大通监位于群山之中,非常偏僻,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种繁华热闹的场景了。

到了州衙,杜中宵径到夏竦住处,让吏人通禀求见。

花厅里,夏竦看着进来的杜中宵,起身道:“大通监数月,签判辛苦了。你在那里制钱,解了我许多疑难。现在并州政通人和,你出力不少。”

杜中宵忙道不敢,向夏竦见礼。

分宾主落座,夏竦开门见山:“朝中调我往河北路为帅,兼知大名府。我本意带你一起去,辟你为大名府签判,不想被朝中驳回。唉,你便先在并州再待些日子。”

杜中宵吃了一惊,夏竦这种边路大帅,辟幕职官,特别是签判,朝廷是很少反对的,急忙问:“相公,边帅辟签判是常例,朝中因何驳回?”

夏竦叹了口气:“漕使施昌言,说你在并州设『毛』皮货场,又制新钱,诸般作为,于朝廷大有用,不当别迁。这些日子朝廷得了你新制的铁钱,重臣以为大有用处,可推行全国,让你在这里完善钱法。”

杜中宵无话可说,一时有些茫然。难道自己能干还有错处了?如果跟着夏竦调往大名府,虽然还是签判,官总会升上一阶两阶。现在留在并州,岂不是错过了升官的机会?

夏竦道:“你在并州半年,政绩良多,我已上书朝廷,本官升上一升。你只管安心,等到并州的事料理完了,我再想办法把你调往大名府。”

杜中宵拱手道谢,心中却道,既然我的本官已经升了,我还去大名府做什么?夏竦赏识自己,可自己并不赏识夏竦啊。在他手下,这半年来跑来跑去,反倒是本职的事务没做多少。

问过杜中宵在大通监几个月的情况,夏竦道:“我之后来知并州的是原陕西经略郑侍郎,其为人刚正不阿,御下极严,你小心谨慎。”

杜中宵忙拱手道谢。这一番话夏竦说得真诚,杜中宵谢得也真心实意。郑戬为官数十年,出了名地不畏权贵,当年京城小吏冯士元一案,扳倒了数位宰执大臣,受牵连的重臣数十。而且他有个特点,凡是一般百姓与豪门巨户有矛盾,他会一门心思收拾豪门巨户。

这是个好官,但不是个好上司,杜中宵突然又想跟着夏竦走了。自己在并州建『毛』皮货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直观上,得利最多的是大商人,和城里的豪门。这位郑侍郎眼里,自己只怕不受待见。夏竦可能是听到了什么风声,特意提醒杜中宵。

两人聊了很久,杜中宵才告辞夏竦离开。出了他的住处,见天边一轮夕阳,洒下万千霞光,杜中宵一时失神。夏竦与郑戬比起来,毫无疑问郑戬是个好官。夏竦贪财,多权术,为人阴险,与刚直的郑戬简直是两个极端。但作为下属,杜中宵实在不想碰到这样的官。自己有千年记忆,可以做一些实事,但在修身养『性』上,却比不得这种正派官员,甚至在他眼里很多『毛』病。

这是两种不同观念,杜中宵更加注重官员的实绩,而不怎么关心官员的私德。而对郑戬来说,政绩固然重要,私德也不可忽视,对于下属的要求过于严了。

陶十七和十七郎等在门外,见杜中宵的脸『色』有些不好,急忙问道:“官人,有什么不妥么?”

杜中宵摇了摇头:“没有什么,夏相公要调往河北路,不在并州任职了。”

陶十七道:“夏相公升官了么?那官人有没有升?”

“沿边三路,河东路在中间,地位最低,夏相公往河北,可以说是升官了吧。至于我,因为朝廷正议新铁钱,就不跟着相公去河北了,依然在并州为官。”

陶十七点了点头,也想不出个什么名堂。一边十三郎听杜中宵没有升官,有些失望,低声道:“官人在并州为官,做了多少大事,怎么官也不升一升。”

杜中宵笑道:“你们想什么,官是那么好升的么!多少人做到老,都是个幕职官,『乱』想什么!”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出了子城。在深山里待得久了,好不容易回到并州这繁华之地,难免想找个热闹地方,好好喝上一杯。并州罗城设四门,不过四门正对的大街并不相同,而是几条“丁”字路。出了子城北门,便是罗城的北门正街,正对着怀德门。三人左右无事,便沿着北门正街一路北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走不多远,突然从后边赶上一个人来,到杜中宵面前行礼:“听说官人回城,小的在州衙外面等来等去不见人,听人说了,再赶上官人。”

杜中宵一看,原来是数月前认识的北地『毛』皮商人康成栋,对他道:“员外找我何事?”

康成栋看了看四周,指着北面的一座彩楼道:“那里是本城有名的春风楼,官人莫推辞,小的在那里做个东道,请官人饮酒。”

说着,康成栋连连作揖,请杜中宵。杜中宵正要带着陶十七和十三郎喝酒,也不推辞,与康成栋到了春风楼。到二楼一个靠窗的阁子坐定,康成栋拣上好的酒菜点了一桌,分宾主落座。

酒过三巡,杜中宵对康成栋道:“员外,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

康成栋叹了口气:“官人离开州城数月,却不知道货场里乌烟瘴气,眼看着生意做不成了!”

杜中宵吃了一惊:“哪里有这种事?我问过人,货场的生意一向红火,怎么生意做不成了?”

康成栋道:“官人不知,去年冬天并州的『毛』皮生意红火,远近皆知。不知是河东路,就连中原和北地都知名,生意做得越发大了。小的从北地进了许多皮『毛』,想要大弄,却不想被本城商行挤兑。他们不许别人再开鞣皮工场,连涨价钱,我们这些外地商人,无钱可赚,可是被坑得苦了!”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