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43章 自有人买

风雨大宋 第43章 自有人买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杜中宵放下手中的书,看着陶十七带了两个商人进来,面目极为陌生。

带两人进房,陶十七道:“这便是我们签判官人,你们有什么事,尽管上前。”

两人上前行礼,一个道:“在下石标义,这一位是柯振兴,俱是旁边汾州的商户。小的们原来在乡间有几百亩薄田,种地为生,也养一些羊。去年并州『毛』皮生意大兴,有利可图,小的们跟乡合伙,向这里贩卖『毛』皮,颇赚了些利息。今年熟皮涨价,生皮鞣制不及,也卖不出去,这生意没法做了。”

杜中宵道:“现在『毛』皮生意艰难,人人皆知,不必多说。”

石标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官人勿怪,实在这两个月生意不好,在城里煎熬,话就多了。昨日小的们在货场外面,见官人所揭榜文,言要建新的鞣皮工场,正筹本钱——”

见石标义说到这里住嘴不说,杜中宵点头:“不错,现在并州城的『毛』皮生意不好做,关键就是生皮鞣制不及,当然要建新的工场。只是现在衙门没多少现钱,本钱不足。”

石标义道:“小的们虽然不富足,数代积累,倒是有些本钱。只是,除了买衙门债券,还望官人开恩,让小的们凑钱也建一处工场。现在的工场被并州商户把持,我们这些外地商人实在难做得很。若是有外地商人的工场建起来,必不会再出今年这样的事。”

听了这话,杜中宵觉得惊奇:“你们的本钱足么?两处工场,要几千贯本钱。”

石标义连连点头:“虽然不易,大家凑一凑,总能凑出来的。”

几个汾州乡下的土财主,能拿出几千贯钱现钱,杜中宵一万个不信。再三盘问,才知道石标义和柯振兴两人只是代表,是一群贩运河东路『毛』皮的商人。他们不敢跟并州的鞣皮商会闹翻,便私下串连,想借着这次机会,获得官府支持,建一处能够跟原来工场抗衡的工场起来。

汾州在并州南边,地处要道,养羊的又多,是以推了那里的商户出头。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汾州地近大通监,新钱发行之后,他们得了地利,手中的现钱最多。现在并州汾州一带,最赚钱的生意除了贩运『毛』皮,另一项就是从大通监换新铁钱。由于新铁钱的需求太大,大通监制的铁钱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在交城买制钱原料,如锡之类的物资。

由于钱法混『乱』,再是有钱的员外,其实手中的现钱都不多。新铁钱出来之后,由于制作精良,没有盗铸,受到民间的欢迎。很多商户做生意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喜欢收现钱。

详细问过石标义,杜中宵喜道:“城里鞣皮价格上涨,最害最深的其实就是你们这些人。你们有心自救,是极好的!放心,只要拿本钱出来,衙门必然全力帮忙。原来衙门那一处工场,因为是差本城匠人轮流做工,很多事情受他们钳制。新的工场,不再轮差了,而是和雇。要想吸引手艺好的匠人来,只能给他们涨工钱。你们只要肯下本钱,有衙门出头,就不用理会鞣皮商会!”

石标义和柯振兴连连道谢,道:“敢问官人,小的们要买多少债券,才能新开工场?”

杜中宵想了想,道:“我原想发两千贯,应该尽够开新工场了。这样吧,现在卖出去两三百贯,你们先买七八百贯,凑足一千贯。以后,再慢慢看。”

石标义道:“官人,现在生意做不成,小的们都心焦。此事等不得,不如买足两千贯,把工场尽快开起来,岂不是好?无非是各州的商人凑一凑,几千贯总能凑出来的。”

杜中宵笑道:“城里建新的鞣皮工场,得利的可不只是你们。其实获利最多的,是北地商人。他们跟契丹做生意,贩来的生皮最多,卖出的熟皮也最多。建新工场,他们岂能不出力?”

石标义连连称是,心中却道可惜。其实现在的情况,只要官方支持建新的工场起来,肯定赚钱。三月两成的利息,算不上高,但也过得去。最关键的是,现在买债券,工场建起来后,就可以优先处理自己的『毛』皮,怎么算也不亏。可惜杜中宵要搞平衡,不能完全把北地商人排除在外。

谈过了开两处工场的细节,杜中宵让陶十七把人送足,闭目思索了一会。

陶十七回来,杜中宵道:“去请北地贩『毛』皮的康成栋康员外,就说我有事相商。”

如果事情顺利,此次最重要的不是扩大了鞣皮生产能力,解决了目前的危机,而是打破了并州商会的垄断。外地商人这次联合建工场,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危机,他们可以照方抓『药』,建新的工场。这些新的工场建起来,杜中宵不会允许像以前那样依赖行会管理,而是让他们互相竞争。到那个时候,并州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毛』皮加工中心。

行会存在的意义,是辅佐官府对行业进行管理。不只是收税,更重要的是科配,没有行会,官方的科配会非常麻烦。但以现在并州的形势,根本就没有对『毛』皮科配的必要。有耶律不花做后台,康成栋是北地『毛』皮商人的领袖。最近并州的鞣皮工场,针对北地商人,不只是工钱涨价,工期还被拖延,让他们苦不堪言。最急需新工场的,就是他们。只是此次野心太大,一心想建自己控制的工场,迟迟不买杜中宵发出来的债券。

随在陶十七的身后,康成栋有长出了一口气的感觉。看来自己判断地不错,杜中宵终究忍不住,主动来找自己了。他已经打听过了,现在衙门拿不出本钱,并州城里,不用鞣皮和贩皮行会,除了自己杜中宵还能到哪里凑本钱?几千贯钱康成栋还是拿得出来,只要杜中宵让自己开工场,不要利息康成栋也愿意借出来。那点钱算什么?开了工场,自己有进生皮的渠道,卖熟皮的渠道,多少钱赚不出来?

到了书房,康成栋上前行礼:“不知官人唤小的来何事?”

杜中宵看着康成栋,面上『露』出笑意:“员外,由于城中鞣皮工场不足,生皮积压,你们这些商人叫苦不迭。衙门为你们着想,欲再建几处鞣皮工场。只是衙门本钱有限,只好向商户举债,发行债券。”

康成栋拱手:“小的已经看了榜文,知晓此事。正在与同行商量,筹备本钱。”

“那要快一些才好,时间不等人啊。”杜中宵神『色』轻松。“依我打算,三日之后,此事便就要定下来。如今的债券,尚余约一千贯,员外若是有心,我便留给你。”

康成栋一怔:“怎么如此紧急?一千贯不是小钱,小的要跟亲友凑一凑。”

“凑?那可要快,不然我可卖给别人了。你不知道,买债券的人太多,不好一再拒绝他们。现在摆明了的,并州城里只要建鞣皮工场便就赚钱,不知多少富贵员外盯上了这条路子。”

听了这话,康成栋着实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千贯不是小钱,并州城里面能够拿出来的有几户人家?官人莫不是说笑?”

“我是朝廷命官,哪有闲心与你说笑!员外,错过这次,以后鞣皮工场视你为外人,不要怨我!”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