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51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风雨大宋 第151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九月初,新任火山军知军程师孟到来,杜中宵与一众官吏把他迎进城里。

进了衙门,分宾主落座,上了茶,程师孟道:“来时,经略相公一再叮嘱,此地紧要。可看这新筑的城池,并不高大,是不是简陋了些?”

杜中宵道:“现在不比从前,并不是城墙越高大越好。契丹和党项人均不善攻城,更加不要说周围的蕃落,这城池足够了。火山军小地方,要筑大城,没有那么多人手。”

程师孟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来之前,他就听说火山军这里火枪火炮用得多,但怎么个用法,没有见过。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不好多言。

接风宴后,程师孟自去歇息。杜中宵找了程文礼和潘振道:“这两日,你们清理账籍,以备新知军查看。我离开之后,你们还要在程知军手下做事,不可有半点马虎。”

程文礼和潘振应了,各自回去安排。

新旧官员交接,查看各库账籍是重中之重。旧任有了亏空,接任的必须要说清楚,签字画押,由上司认可,不然就替人背了黑锅。一切料理清楚,新官才上任,旧官才能离去。有的地方过于离谱,出现过新官无论如何不肯上任,导致旧官走不了的。

杜中宵到火山军一年多,赚了无数钱财,不但没有亏空,各库还都有积蓄。这种情况下,程文礼和潘振做事特别卖力,纷纷拿着账籍到程师孟那里邀功。

牧场里,杜中宵跟陈勤相对而坐,就着一锅肉一条鱼饮酒。

酒过三巡,杜中宵对陈勤道:“新官上任,这几日到处都在清查府库,牧场这里如何?”

陈勤道:“程知军前日来过一次,看了牧场里的牲畜,甚是赞赏,并无别事。”

杜中宵点了点头:“如此就好。现在你补了官,比不得从前了,不必随着我回京,且在火山军这里做着看看。若是新任知军赏识,便搏些功劳,想办法升一升官。若是做得不如意,及时跟我说,我自会想办法。你这种监当官,朝廷管得不甚严,不必委屈了自己。”

陈勤称是。这话说得很明白,做得开心就做下去,做得不开心,杜中宵想办法给他调离。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便脚底抹油,走他娘的。这种监当小官,朝廷多不在意,回到杜中宵那里,以后还有机会。

安排了以后的出路,陈勤叹了口气道:“我倒没有什么,以前什么身份?现在做了官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只是赛赛,听说官人回京,他要跟我留在这里,十分不满意,与我闹了几次。”

杜中宵道:“夫妻么,打打闹闹,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你做了官,他在人前也风光。”

陈勤点了点头,笑笑,没再说什么。在一起数年,卢赛赛虽然还跟以前一样懒,但不再动不动就要离开陈勤了。在永城的时候,两人算是凑在一起过日子,几年磨合,终于算是真正的夫妻了。

看了陈勤的表情,杜中宵知道陈勤和卢赛赛折腾数年,终于稳定下来,对他道:“趁着年轻,你们也生几个儿女,踏踏实实过日子。”

卢赛赛年少时在画舫长大,不知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生孩子,想来是她们这些人的秘法。留在家里的罗景都已经有了儿子,卢赛赛想来也能生。

陈勤对此也摸不着头脑,只是含糊答应。陈勤主管牧场,除了俸禄,还有许多外快,两人日子过得相当富足。按说卢赛赛只要定下心来,该好好过日子了。

见陈勤不说话,杜中宵摇了摇头,不好再说会么。过了一会,突然想起,又对陈勤道:“对了,此次晶晶随着我回京,知会你一声。没了晶晶,你家娘子断了念想,好好做生活吧。”

陈勤默默点了点头。卢赛赛一直是那个性子,从骨子里就没有做良家妇人有心思,一直有依靠晶晶养老的意思。哪怕现在晶晶是杜家的人,她这想法还在,不想自己生儿育女。

在杜中宵想来,陈勤碰到这样一个妇人,着实有些脑人。不过陈勤自己乐在其中,也就不好说什么了。现在做了官,以后多多提携他,想来卢赛赛也会慢慢改变。

当年在永城跟着自己的几个人,陶十七到相州去做了铸枪炮的监当官,陈勤管牧场,都已经有了官身。罗景在自己家里,现在是家中的主管,生活还要好过这两个人。现在杜中宵的身边,只有一个十三郎跟着。杜中宵也想过,让十三郎从军,搏个出身。可自己在军中并无人脉,现在又没有仗打,他到了军中未必有出息,还是先跟在自己身边。

离开了牧场,杜中宵骑着马,带着随从,慢慢向不远处新建的火山县城走去。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带都开成了农田,土地平整,道路整齐,沟渠纵横,再没有了杜中宵初来时一片荒凉的景象。大路上,不时走过一辆大车,赶车人坐在车辕上,悠闲地赶路。

从一片荒原到阡陌纵横,这种变化让人有一种成就感,杜中宵颇多感慨。此时宋朝人口不多,除了江南、福建少数几个地方,到处都是荒地。只要组织得当,不应该出现缺粮的事情。对于地方官来说,杜中宵其实是个好榜样,照着他做的照方抓药,好多地方都能发展起来。

财政年年紧张,三司对民间绞尽脑汁搜刮,有许多原因。第一就是军队太多了,这么大的国家,一百多万正规军,相当于几十户养一兵。而且军队大多位于北方,北方百姓的负担太重。再一个物流水平太低,物资远距离调运的成本太高,运往边地的粮草,绝大部分浪费在了运费上。

与契丹和党项相比,宋朝人口和经济强得太多,若能转化为军事实力,按说一个打两个,也应该把他们压着打。可在火山军待了一年多,杜中宵知道远不是那么回事。不说更加偏远的陕西,就以河东路来说,本地只能支撑十万军队。从外面运粮,两京一带运来,到地方能剩下十分之一就不错。更远的地方就全浪费在路上了。十万军队,对契丹和党项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看着路上偶尔行过的大车,杜中宵强烈地感觉到,这种不起眼的交通工具,其实对现在的宋朝非常重要。如果有发达的道路,大车可以一直到京城畅通无阻,河东路军队增加几倍不成问题。

即将离去,杜中宵回想起自己在火山军一年多的施政,其实花费心思最多的唐龙镇并不是最有意义的,营田务也不是。反而这为了配合唐龙镇的商业,初步发展起来的大车物流系统,给河东路西部的数十州带来最大的影响,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