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9章

风雨大宋 第19章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第二天一早,明镐和王信、麦允言、王凯等主要将领,当然还有新到的走马承受李继和,与杜中宵一起,绕城一圈,查看形势。

看回到城南,指着不远处正在修复的曲城,明镐对杜中宵道:“上次被城中妖贼得了机会,烧了曲城,此物未建奇功。前些日子小校刘遵献计,官兵猛攻北城门,在南城这里潜挖地道。单等地道挖通,选精锐之军从地道潜入城内,夺了城门。那时乘城中妖贼不备,不必夺下城门,官兵也可由曲城登城。”

杜中宵点了点头:“声东击西之计,说不定能奏奇功。”

一边说着,杜中宵停住马,抬头看不远处的贝州城头。贝州正当契丹南下要道,城池坚固,防御体系完备,马面瓮城一应俱全。城西就是永济渠,有水门入城,官兵从南北东三面围住,主攻南北两面。

记得看过的影视剧里,古代攻城,经常有数十壮汉抬着巨木,嗨呀嗨呀把城门撞开的镜头。来之前杜中宵还心存侥幸,如果贝州有那种便利,自己用大炮几炮就能把城门轰开。现在现场看了,果然那只能想想而已,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做到。中国建城史几千年,怎么可能留下这种漏洞。

城门的外面是马面,城门的里面是瓮城。马面把城门的正面挡住,从任何角度,大炮都不可能轰到城门。不要说是大炮,实际上马面的设计,挡住了所有直射武器,也使攻城部队不能从正面进攻城门,只能从城门两侧接近。接近的过程中,会受到两面城墙上守军的集中攻击,而且还得不到火力支援。哪怕是侥幸进了城门,面对的也是瓮城这种死地,九死一生。

攻城的时候,直接建攻城门,对于攻城方来说实际是取死之道。要取城门,必须先攻占旁边的一段城墙,为进城的部队开避一条安全通道。占住了城墙的一部分,打开城门才有意义。

看过了南城这一带的形势,杜中宵问明镐:“谏议,不知地道什么时候才能挖通?”

明镐道:“我们做得隐蔽,城中妖贼丝毫没有发觉。再有五六日,就能挖到城里。”

杜中宵暗叹了口气,五日之后,有些晚了。今天初五,等到初十挖通,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有上元节的期限在那里,怎么等得起?只要稍有差池,自己就白来了。

想了想,杜中宵对明镐道:“谏议,下官以为,现在有了大炮,还可以从曲城上想办法。”

明镐其实并不知道大炮怎么用,贝州这么坚固的城墙,他不相信能够轰塌。见杜中宵说有办法,心中一喜,急忙问道:“学士有何计,尽管说出来,我们一起商议。若能破城,你是第一功!”

杜中宵摆了摆手:“功不功的,先不说这些,尽快攻进城去才是第一要务。谏议且看,南门附近的城墙,因为西边临水门,又没有官兵,城头只有一二十妖贼巡逻,兵力不多。为防我们从这里登城,妖贼在城墙上建了几处战棚——”

“妖贼管那战棚叫‘喜相逢’,与我们建的曲城相若。他们看城外的曲城建得多高,‘喜相逢’便就建多功,以此相敌。此物最可恨,曲城将近城墙的时候,他们从‘喜相逢’用火箭,甚至用火把,把造近的曲城烧毁。上次便是吃了这一亏,曲城白建了。”

听了这话,杜中宵问道:“听说军中也有铁炮,不知可曾用炮打那战棚?”

明镐道:“神卫相王太尉曾献此计,用火炮打战棚。可在城下离得又远,又是由下向上等,火炮的准头又不足,并无太大用处。纵然火炮把战棚打塌了,不等官兵靠近,妖贼又建了起来。”

杜中宵看一边的王凯,王凯道:“用火炮试了几次,奈何那战棚是竹木所制,很难轰塌,妖贼又备得有木料,很快就重新建起来了,用处不大。”

杜中宵问道:“不知军中用炮,是如何用法?有没有把所有的火炮集中起来,一齐发炮?”

王凯摇了摇头:“那倒不曾。学士,有什么分别吗?”

杜中宵道:“当然有分别。火炮齐射,可比零散打炮威力大得多了。”

说到这里,杜中宵对明镐拱手:“谏议,下官建议,今日把军中所有火炮调来,加上下官新带来的大炮,一起把城门以西的敌楼之类,全部轰塌。让妖贼知道厉害,也提振军中士气。”

明镐此时无法可想,杜中宵有建议,自然听从。点头应允,又问:“之后呢?如何登城?”

杜中宵道:“先把城门以西这一段城墙上的敌军扫光,而后用火炮压制,用曲城登城。我们到时把炮移到东面,封住妖贼支援城门的路,一鼓作气,攻入城内!”

明镐将信将疑,想象不出那是什么样的场景,不过总要试一试,点头同意。

看完城墙,众人回到帅帐,商量接下来的战事。

明镐吩咐各将,立即把配属各军的火炮全部调到南城墙下,听候杜中宵吩咐。又命王凯,从神卫军中选五百精兵,以五个指挥使为都头,别设一将,统一指挥由曲城登城。王信所部则集中于南门外,等城门大开,由南门攻入城内。其余郝质等人的军队,则继续在城北猛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禁军上四军,捧日军为骑兵,天武军为步兵,隶殿前司,统一归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指挥。龙卫为骑兵,隶马军司,神卫为步兵,隶步军司,统一归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指挥。捧日天武两军合计约三万人,马步各半,龙卫和神卫与此类似。这六七万军队是精锐中的精锐,小卒到别的军中就是小军官,不是其他各军可比。两位都指挥使,均位列管军大将,地位尊崇。

党项之战,上四军大量被调往西北,加上主力留守京师,王凯只带了三千人来贝州。

明镐吸取了上次登城的教训,让精锐的神卫军登城,而且精挑细选,不再让基层军官指挥。

一切准备妥当,已经日上三竿。各将分别离去,指挥所属部队,明镐则跟走马承受李继和与杜中宵一起,来到南城外,指挥炮击。

配属军中的火炮有二百多门,此时全部集中到南城下,蔚为壮观。

杜中宵对明镐道:“谏议,这些火炮应该排成数排,轮番攻城。每列各派一将,以旗为号,旗举则装填,旗落则发炮。下官则派人调整大炮,把城上的战棚一一轰掉。”

明镐道:“如何用炮,这里没一个人比你清楚。你尽管发号施令,无人敢不从。”

说完,叫了炮手中的小校来,让他们听从杜中宵的吩咐。

杜中宵让小校们报了自己名字,道:“你们所有的炮,分成三排,各相隔三步。每指选一指挥,举旗为令,旗落发炮,旗举装填。第一排先发,次之第二排,次之第三排,各依次序。发炮时炮手不得争先恐后,务必整齐划一。越是整齐,晚上发赏钱,有酒肉。”

众人一起应诺。

杜中宵向明镐告罪,带着几个小校,到了炮手面前,把众人分成三排。铁炮虽不大,每门还要用三人,一人操炮,一人装填火药,一人装填铁弹。杜中宵在火山军制造铁炮的时候,有试验的性质,并没有炮架。用于守城还好,平地操作的时候,只能放在地上,用土堆让炮口抬起,操作相当不便。

选了三个有声望能服众的小校,让他们各自挑选,把炮手分为三排,前后相互错开。

旗帜是军中的指挥工具,各种各样,应有尽有。杜中宵选了三面三角红旗,分给三位小校,对他们道:“你们先各自操演手下,旗起装填,旗落发炮,务必整齐划一!”

三人叉手应诺,各自把属下的炮手叫到一起,申明约束。刚开始并不装填火药弹丸,在那里模拟操演,尽量做到整齐。此事并不容易,杜中宵看了一会,便让他们自己操演,自己带到陶十七准备大炮。

众炮手看着这门巨大无比的火炮被骡马拉过来,都眼睛发直,没想到炮还可以长成这个样子。等到卸下骡子,火炮在炮架上,炮手左右调整,众人更是觉得新奇无比。

调整炮的高低,最好是用螺纹,只是时间紧急,制做不易,实在来不及了,杜中宵只能打了孔的铁板代替。铁板固定在炮架上,炮身则有销子,调整到位销子插到孔里。如此麻烦了许多,而且不能无级调整,不过将就以用而已。

炮架上有滑轨,可以小幅度地左右摆动,不用频繁变换炮位,用样用销子固定。

火炮带炮架,除了方便调整之外,还可以让发射的后座力转移到炮架上。一炮发出,炮架后退,炮手及时把火炮推回原位即可,不像固定炮位那样麻烦。

等到大炮调整到位,太阳已经升上头顶,到了中午了。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