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61章 水车

风雨大宋 第61章 水车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韩月娘手里拿了一把挂面,对杜中宵道:“自从制了这种面,周围的人家都买了来吃,说是清爽可口。现在天气热了,家里人吃不下饭,我们也下些来吃。”

杜中宵直着眼睛,看着韩月娘手里的面,过了好一会才道:“那么你要怎么下来吃?”

韩月娘道:“我见外面铺子里,都是在水里煮得熟了,而且加入肉汤,香美可口。我们家里没那么多时间煮肉,下了之后,从外面买两斤熟肉来,切了放进去。”

杜中宵道:“那么腻,怎么吃?我给你说个吃法,把面放进开水里煮熟,再用凉水冲。待到重新冲得凉了,炒个肉淋在上面,简单又味道好。”

韩月娘笑道:“这么是胡说!好不容易煮得熟了,再用水冲凉,哪里有这种吃法!”

杜中宵道:“你吃管照我说的去做就好了。又不值什么钱,不好吃重新做过就是。”

韩月娘满脸不信,摇着头去进了厨房,吩咐照杜中宵说的做。

看着韩月娘离去,杜中宵不由得连连摇头。挂面哪里是什么好东西了,不过是简单,而且耐储存好运输,比较容易商品化罢了。论起好吃,哪里有擀得鲜面条好吃。

人之常情,一种新的东西出来,大家都吃个稀奇。挂面的价格不高,比白面贵不了多少,生产出来之后,衙门好多官吏家里买了吃。跟其他面食相比,挂面的做法简单多了,放水里煮熟,汤面捞面各种吃法都可以。不过这个年代吃面的花样少,倒是在衙门中很快流行起来。

工业不发达,任何工业方法制出来的商品都受欢迎。好似一种信仰一样,在百姓眼里,工业品天生比手工产品高端大气上档次。由于物流限制,再加上贫民获得货币困难,哪怕是挂面这种简单的商品,也只有城镇居民才能买得起,乡下人家是舍不得花那几个铜钱的。能不能用工业品,在前工业化时代,就是区别城里人和乡下人的标志,自带光环。

等到工业发达起来,到处充斥着工业品,风气又会换过来。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品,成了低端的代名词。纯天然生长,纯手工制作,最好再带上浓浓的情怀,才称得上高端,才有档次。

哪怕像挂面这么简单,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哪怕营田务卖的价格不高,推向市场之后,也是只有城里的小康人家,乡下的土财主才会买挂面吃,甚至拿来待客。就连自己家里都不难免俗。

杜中宵真想告诉韩月娘,下面的时候多下个鸡蛋,还能当病号饭呢。

吃过了饭,杜中宵到了前衙,跟苏颂喝了一会茶水,聊了一会闲话,道:“这些日子天旱,营田务下的各村,以前都是拉纤的纤夫,不知如何种田。听下面的人说,好多都坐视田里干枯,禾苗枯死,而不想办法浇水。我们下去巡视一番,教导乡民,不要偷一时懒,到了秋天后悔莫及。”

苏颂道:“说的是。虽然现在田地开垦出来,但乡民不知种田,委实让人头痛。”

杜中宵又道:“前两日我让十八郎制了一台水车,可以用骡马水井里汲水灌溉田地,用起来极是方便。一起去看一看,若是好用,推广到各村去。”

两人出了衙门,带了十三郎和一众随从,骑马到渡口过了河,走不多远便就到了最近的村里。

村人早得了消息,本村的狄都头带了村民,早早迎在村口。见到杜中宵一行,急忙迎进村里。

进了村,杜中宵对狄都头道:“趁着现在天不太热,我们去看一看那台新制的水车,好不好用。”

狄都头道:“回官人,那水车好用得很!用一头毛驴,一日可浇三亩地,用处可大了!”

杜中宵笑道:“好用就好。我们去看,你们若是用得好,便就也让其他村里开井。”

狄都头带着村民前头带路,向村南走不多远,就是一片菜园。此时已是初夏,菜园里青青一片,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以前拉纤,各家房前屋后也种菜,这些人的菜园比田地管理得好多了。

进了菜园,就见到一头毛驴蒙着眼罩,在那里不紧不慢地转圈。旁边两个半大孩子,坐在旁边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斗蛐蛐。

狄都头高声道:“三郎、七郎,让你们看着提水,怎么在那里疯玩!”

两个半大孩子站起来,不敢回嘴,一起站在田埂边。

那毛驴拉着的,就是新制的水车。这水车是一个新制的木架,一条铁链从水井里提水出来,旁边一个引水口,汩汩流水不断。水流不大,似一条山间小溪般,胜在不断。

井的木架上还披了一块红绢,随风飘扬,在烈日下分外显眼。这是杜中宵吩咐人来做的东西,乡民分外重视,特意打扮了一番。除了红绢,旁边还乱七八糟插了些野花,也不知谁插上去的。

到了跟前,杜中宵对苏颂道:“以前的水车都是从河中取水,多有不便。营田务这里,渠道修的不多,那种水车不方便使用。这里地下水多有,用人掘井,一丈余就可出水,用之不竭。用这种水车,大多开出来的地都可浇水,旱涝保收,有无穷好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水车从汉代就有,发展到现在形制已经完备,由刮板改成了筒式,用起来极是方便。东汉建武年间杜诗任南阳太守,又明了水排,利用水力推动鼓风冶铁,是冶铁技术上巨大的进步。唐州一带,东汉时属于南阳郡,不管是水排还是水车,民间都不罕见。水排鼓风的原理,是把旋转运动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变成了往复动动,跟蒸汽机刚好是反过来。见怪了水排,苏颂、韩绛这些人对蒸汽机就很容易接受。

不过水车提水有局限性,因为是利用河流的水力,只有在比较大的河流上才可使用。营田务新开的田地,渠道尚且不足,能够使用水车的地方少之又少。这一带雨水充足,地下水充沛,水位也高,很容易打井出手。如果能用井水灌溉,就省了许多建渠的功夫。

苏颂看这水车,是利用一对齿轮,把驴子的水平旋转改成了竖直旋转,带动链条,深入到了水井里面。链条上绑了竹筒,竹筒用皮钱封口,进入井水中的时候,水筒灌满。随着旋转,链条出了水井,皮钱因为水重开启,水筒里的水倒出来,流到水口里。

杜中宵小时候在自己的小村里,曾经见过一口这样的井,用来浇园。前些日子偶然想起,根据模糊的印象,和十三郎制了这水车出来。这水车结构并不复杂,一对锥齿轮,是铸铁铸出来的,粗糙得很,在现在水磨上非常常见。最关键的是链条,专业点说是环形链,而不是前世常见的滚子链,其实就是拴狗的大铁链,让铁匠打出来的。链轮同样是铸造,其实用木头的也可以,一切从简。

这种水车有个名字,叫做解放式水车。后世建国之后,曾经大规模推广,很长时间是北方农村灌溉的主力。其实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不过没有推广罢了。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