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24章 郊外探查

风雨大宋 第124章 郊外探查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第二日送别了欧阳修和向综,杜中宵带了十三郎察看枣阳地理,选择合适开田的地方。为了与地方保持距离,特意选了那个无可事事的县尉黄田正做自己的向导。

红日初升,黄田正吃喘吁吁地跑到驿馆,向杜中宵行礼。

杜中宵道:“天色尚早,你何必如此匆忙?”

黄田正拱手道:“回运判,下官每日都是这个时候,到衙门去点卯。到了这里六年,一日不落。只想着运判这里也是如此,点过了卯,便急急忙忙赶来。”

杜中宵笑道:“衙门那里并不需日日点卯,谁家能没有事情?知县自会通融。”

黄田正连连摇头:“下官没有职事,本就许多闲言,若是不点卯,只怕克扣钱粮。”

杜中宵微笑。这人倒是实诚,当官就是为了每月那点钱粮,只要钱粮到手,其他一切都不在意。六年时间,一日不落地到衙门点卯,这种官员杜中宵还是第一次见。大部分县衙,点卯都是由属下吏人代签的,只要不误了事,知县也不会管这些。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起身道:“今日我们向北去,看看周边地理。这里闲田不少,不过湖泊沼泽众多,不是处处适合开田。你前头带路,我们察看一番。”

黄田正恭声应诺。

带着随从出了驿馆,杜中宵问一边站着的黄田正:“你没有骑马吗?怎么不带随从?”

黄田正拱手:“回运判,下官没有职事,怎么会有随从?家里租了几亩菜园,赖以存活,不过温饱而已,哪里有钱买马?若是一定要骑马,下官到城里去租一匹。”

杜中宵愣了一下,没想到他混得这么惨,对十三郎道:“你去县衙,借匹马来。”

黄田正连连摇手:“运判,不必了。县衙里的官马只有那么几匹,昨日一匹生了病,剩下一匹知县官人要骑,还有一匹潘县尉要骑着巡视乡间,着实没有马了。”

杜中宵一时无语,没有想到这个小地方竟然如此凄凉。不过这个地方,一匹马要几十贯钱,不是小数目,县里买不起也是平常。让随从里让出一匹马来,给黄田正骑了。

县里收上来的钱粮,除了几位官员的傣禄,都要解到州里去。除此之外,再无收入,也没有公使钱之类。枣阳这里又没有什么商业,仅有的酒楼之类商税,一样有定额解州,几位官员,除了靠着俸禄养家糊口之外,手中确实没有钱。迎来送往,各种日常花销,向来都是由经手的公吏差役摊派。

如果是在中原江南等发达地区,还可以用各种杂捐名目,从地方百姓手里抠些钱出来。枣阳这个地方,城中百姓不多,地方上全是大户豪族,一般官员,没有点特殊手段,哪里找钱去。不要说科敛,就连他们的职田都租不出去,都是靠着家人耕种,收多少算多少。

严格说来,县里是没有财政收入的,上边又不拨经费,百姓手里抠不出钱,就是这个样子了。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那得你手里有力量才行。整个县里除了几个官员,公吏差役全是从那几家大户里出来的,乡下的壮丁,几乎全是他们的庄客,县里靠什么跟他们斗。

小地方的官员,这是经常的事情,习惯了也就好了。若不是如此,一有好地方出缺,京城里的官员能打破头。杜中宵离开永城的时候,为了那个知县,朝中大臣很是争执了一番。在这种地方做一任,跟在杜中宵离开之后的永城做一任,那差别可大了。

离了驿馆,向北不久就到了浕河渡口。这里人口不多,渡船一时没有过来,众人等候。

黄田正指着不远的地方道:“运判,那就是下官租的菜园。这个时节,正是收菜的时候。”

杜中宵笑着道:“你租地种菜,收入如何?既是本县县尉,哪个敢来收你的租金!”

黄田正田连连摇手:“运判切莫如此说,下官在那里种菜数年,可从没欠过租地的钱!那五亩菜地种着虽然不易,勉强够我一家糊口。这小小县城里,大多都是买我家的菜。”

这么小个县城,五亩菜地差不多把市场全部占了,黄田正还是占了当官的便宜。

过了河,离了县城不远,便就没了人家。只见荒草萋萋,杂树丛生,一切荒凉景象。路边不时有甘桔之类,杂生路旁。偶尔还有大桑树大枣树,枣树开花,桑椹满树。

枣和桑是不允许砍伐的,刑罚极重。没了村落,这些树还生在那里,诉说着曾经的繁华。

正行走间,黄田正道:“运判,前边一树好枇杷,不如去摘些来。难得出城,不能空手回去。若是在城里,要吃这些可是要钱。”

杜中宵道:“既是果树,当有主人,怎么好去采摘?”

黄田正摇头:“最近的是史员外庄子,离着还有十几路呢,这一带并没有人家,都是无主之物。”

听了这话,十三郎道:“既是如此,我与黄县尉去摘些来。如此鲜灵的水果,城里还不好买呢。”

杜中宵看了看四周,点头道:“也好,我们正好歇一歇。”说完,下马在路边一块大石上坐了。十三郎和黄田正一起,到不远处的枇杷树去,摘那果子。

数百年前,这里都是村落,四野无闲田。这些果树,或许就是前人留下来,留到现在。

不大一会,十三郎和黄田正两人回来,一个捧了一捧枇杷,一个捧了一捧桑椹,给杜中宵吃。

这里是郊外野果,也不需要去洗,杜中宵拿了几个果子,吃着解渴。

正在这时,不远处的树林里钻出一个人来,高声道:“哪里来的撮鸟,摘我家的果子吃!”

杜中宵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高体壮的少年,高高卷起衣袖,露出一截花绣,手中捏了一张弓,对着自己高喊。在他身后,跟着五六个汉子,有牵狗的,有架鹰的,显然是在打猎。

黄田正见了,急忙上前道:“原来是史大郎。这是本路的运判官人,因本县营田,特来查看这一带地理。路上走得渴了,摘几个果子吃。”

史大郎打量杜中宵,看他身边十几个随从,其中一个极是高大,不是好惹的。这才把弓交给身边的人,向黄田正拱手:“原来是黄县尉,到我庄里怎么不知会一声?”

黄田正看了看后的杜中宵:“大郎,运判官人只是四处查看,并不一定到底庄子去。若是叨扰,自然会派人前去通禀。再者这里离你庄子十几里路,还远着呢。”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