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83章 专业化

风雨大宋 第183章 专业化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杜中宵指着刚端上来的滑蛋虾仁对其余几人道:“附近河沼大虾不少,我让取了虾仁出来,加了蛋液炒成此菜。如此炒了,极是鲜香可口,诸位尝一尝。”

刘几和杨畋吃了,赞不绝口。这种做法,既有虾仁脆脆的口感,又混合着蛋香和虾仁的鲜。

这个年代野生的食材非常丰富,杜中宵每想起一道前世的名菜,便就让手下取最好的食材,想方设法做出来。随州湖沼遍布,水产多得根本吃不完。就是河虾,也是要挑大个的吃,小了看都没有人看。

杨文广和赵滋几位武将,咂了咂嘴,却只觉得不过瘾。好男儿吃饭,就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弄这许多花样,一点都不爽利。

饮了几杯酒,杜中宵道:“我们练兵许多日子,现在都该有些眉目了。有两件事,难以抉择,今日与几位商议。一是现在教阅编成的军队,约是从营田厢军中五抽一,难免将多兵少。现在教阅厢军中所用的军官,多是临时抽来,不知其贤与不肖。前几日军中一个都头只因命士卒买鸡下酒,士卒有怨言,便打了几十军棍。还有就是以前用刀枪,我们现在用枪炮,练法打法都不同了。新的战法对于将领自然就有新的要求,似现在这般,难以培养出合用的将领来。”

赵滋道:“军中低级将官,因为没有公使钱,多有向士卒敛财的。教阅厢军还好,以前军中克扣军食的就不知道有多少。更不要说役使士卒,或开场开货,或长途贩运。提举,依我说,既然营田务的钱粮不缺,不如也向下级将官发些公使钱,不让他们打普通士卒的主意。”

杜中宵道:“人欲难填,发了公使钱,也难根本上改变。”

杨文广道:“如此,就只能严明军纪。一有将官法外施刑,或是聚敛财物,重惩就是。”

刘几摇了摇头:“严明法纪又何用?营中之事,上官又怎么能知道?若是许士卒投告,将领便就心存忌惮,如何管军?不许投告,将官再是违法乱纪,军中也无法知道。”

宋朝军队管理的基础是阶级法,一级压一级,每一级军官总揽大权。与阶级法对应,不许下级告上级,以免动摇其权力基础。如此统兵官可以为所欲为,下级士卒只能忍受,哪怕明知上级干犯军法,也投告无门。这样的格局另一个附属产物,就是骄兵悍将难制。将领专权,管理属下就是其个人事务,管好管不好看个人手段。将领软弱,拿下级没有办法,权力就转移到了小团伙中,无法依制度理顺军中关系。

这几个现象相辅相成,同时存在。理想的是统兵官专权,用严厉的军纪,让整个军队成为一体,号令严明。其实不可能做到。没有制度约束,统兵官和士卒的关系就如老鼠和猫。猫能抓老鼠,耗子就天天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没本事抓老鼠,耗子骑到猫的脖子上,也不稀奇。

杨畋道:“今年朝廷兴武举,颇选了些人。不如军中也选官如何?”

与进士相对应,从唐朝起便有武举,入宋之后或兴或废。对外作战不力,便有举行武举的声音。今年就是武举之年,选了些人出来,补到了军中。

这是简单的办法,既然文官能用科举选出人才来,武将为什么不行呢?其实就是不行。依杜中宵的了解,明清时代武举几乎常设,虽然出了些优秀将领,但根本无法改变军事面貌。有人认为,是因为武举的科目不合适。简单地试弓马武艺,甚至定名次以策论,与军事实际脱节,当然选不出人。其实这没有什么关系,进士考试也是策论,跟政务关系不大,又怎么成功的。

文科进士成功,是朝政就是常握在他们的手中,从制度上保证选出来的人掌权。而军队却不在武举将领手中,封建化的皇家私军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掌权。军队的将领,是由各级封建化的军中大小贵族们来决定的,并不是靠能力。战功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条件,还要是体系中的人才行。

封建的本义是分封国土成为贵族,但随着大一统,贵族与土地脱钩,而与权力联系了起来。军中特别典型,将要专权,实质就是对权力层层分封,形成一个一个的小独立王国。宋军以营为基本单位,就是一个一个的小封建主,所以指挥使以上必须由皇帝任命。这个体系打不破,武举就只是点缀,并不能改变军队局面。实际上宋朝的武举就是点缀,没有什么优秀将领是从这个渠道出来的,经常废掉不举行。

武举的地位很尴尬。如果真用这种手段选拔人才,就会跟文官体系一样形成官僚阶层,军权就被从皇帝中手中夺了过来。皇帝既不能完全掌控政权,再不能完全掌控军权,就面临被官僚阶层架空的危险。

与欧洲相比,他们立宪是各种各样的传统贵族或新兴贵族与国王分权,大一统的制度下其实是官僚掌权。不管是文官官僚,还是武官官僚,再怎么分,他们也还是官僚。作为官僚的总头子,宰相的地位就会提高,把持朝政,成为权相。历史上南宋权相层出不穷,便与官僚系统对军队的控制加强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旦权力体系中的官僚封建化,由各种世袭家族把持职位,事实子孙相继,皇帝就被架空了。

杜中宵知道武举,但更清楚这个办法无用,不然他就会向朝廷要几个武举人来军中了。

见几人没有其他说法,杜中宵道:“选官是个办法。只是不能用武举的方式,与文官相比,军中的将领,必须具备带兵和打仗的本事,只会管人可是不行。不如这样,用铁监的办法,广开学校,我们编制些教材,学的好的人便到教阅厢军中来带兵。你们觉得如何?”

这几个人对铁监不熟,一时没有答话。刘几想了想,道:“只要是选官,怎样都行。”

用铁监的办法,其实就是让军队专业化。只有专业化了,制度才成为制度,才能被执行。只要是不改变一个一个小独立王国的局面,制度再好也是没有作用的。

杜中宵道:“刚才说到公使钱,下级军官没有,只能向士卒摊派,这是事实。地方的县衙,没有自己的公使钱,一样会摊派给差役。有廉洁自律的官员,做县职极苦。俸禄微薄,养家不易,一年吃不上几次肉的县令大有人在。若是肯向差役摊派,则天天灯红酒绿,也不是难事。军中的低阶统兵官,一样是如此。选出官来,有专人管钱粮,有专人管军械,有专人管军纪,如此等等,就可以发放公使钱了。”

公使钱实际上是办公费用,当然,有时候会被做为官员将领的私人福利。特别是实际不在职的使相等名义武臣,就单纯只是官员福利。如与党项交战的时候,八大王自动要求减半发放公使钱,他的公使钱就是俸禄的一部分。军队专业化了,可以把公使钱做为军费的一部分,让专业后勤军官管理。

一旦实现了专业化,有上级专业部门为下级专业军官撑腰,使其可与统兵官抗衡,很多问题就应刃而解了。专业化,才是解决军中顽疾的出路。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