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1章 党项收人

风雨大宋 第11章 党项收人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独轮寨内,刘胜向轻宁德光叉手:“太尉贵人,不知因何事来此荒远之地?”

轻宁德光看着刘胜道:“听说前些日子,有河曲的本族人户要投本国?你因何不纳?”

刘胜道:“太尉,对面宋军强盛,两月前刚刚毙了契丹国主,如何敢撩拨他们?”

轻宁德光连连摇头:“什么话!接纳族人,怎么就成了撩拨宋军!河曲本非宋地,无非是契丹双帝并立,无意与宋国争雄罢了。那里既然有本族人的蕃部,要投过来,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此来是奉国相之命,让你接纳他们。投过来之后,正好耕种附近屈野河的荒地。”

刘胜听了大惊:“太尉,此事可使不得!我们接纳了投过来的人户,宋国河曲路的官员前来讨要怎么办?若是还回去,有失国体,且失人望。要是不还,他们大军进逼,我如何抵挡?”

轻宁德光道:“本国早已与宋国议和,他们怎么会轻启战端?来讨要人口,你只推托不知即可!”

刘胜哪里肯信这种话?只是不从。屈野河一带的荒地,开出来之后收获的粮食,都归没藏讹庞家私有,不税不赋的。为了他一家私利,致启战端,刘胜哪里当得起这个责任?

没藏讹庞贪得无厌,掌握朝政之后,只知贪钱,尤不满足。党项特殊的社会制度,朝廷的钱并没有多少,大多当于各家,没藏讹庞贪也贪不了多少。他的主意就打到了屈野河的荒地上。

屈野河本是宋朝所有,因为与党项交战,划为禁区,西岸数十里之地全为不耕地,从而抛荒。因为常年没有巡视,没藏讹庞便指使家臣,不断侵耕。独轮寨在屈野河上游,位于东岸,已经是党项对宋朝最突出的地方。接纳宋境降民,宋朝岂会不趁机把这里拔掉?当年契丹为什么开战,刘胜还没忘呢。不就是元昊接纳了契丹境风的党项降民,连战了数年之外。

轻宁德光是奉没藏讹庞之命而来,哪里管刘胜怎么想。开垦屈野河荒地,没藏讹庞尝到甜头,正在兴头上,急需大量人口。至于宋军因此开战,他是不信的。

见刘胜不从,轻宁德光道:“此事不需你愿意,奉国相之命即可。明天便就派人,让那些有意投过来的蕃部,到这里来见我!他们过来,我自会安排。”

刘胜道:“可宋国官员到我这里要人,我该如何回复?”

轻宁德光不耐烦地道:“只管推说不知即可!若是他们兴兵前来,国相自会带大兵来救!”

刘胜沉默不语,也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就在那里默默站着。

轻宁德光缓了口气,道:“寨主,人投过来后开屈野河地,是国相自家得粮。现在朝政都是国相一言而决,你为国相做事,未来必有好处!”

刘胜苦笑:“属下怕的是,没有得到好处,先把前途断送了!”

轻宁德光挤出笑脸:“怕什么?只要把人接过来,我便回去禀明国相,让你到别处为官。到时升你官爵,赏赐钱粮,岂不胜过在这荒凉之地!”

见轻宁德光苦苦相逼,刘胜叹口气:“太尉莫忘今日的话,我的身家性命全在这里。把宋境的蕃部接过来,便就调我去别处。独轮寨兵马不足一千,到东胜州三百里路,时间一久可是死地!”

轻宁德光满口答应,只要人接过来,便回去禀报没藏讹庞,调刘胜回京重用。

被逼得没有办法,刘胜只好找了亲兵过来,依着先前商定的办法,让他到宋境去找拓跋兀埋和梁三锤等人。这些蕃部被杀的人多,不断动荡,已经集结到了大青山和黄河之间的区域。

东胜州衙,杜中宵正处理公文,刘几快步进来,道:“经略,新得的消息,北边不少蕃部,正要投到夏国去。若是他们过去了,番人必然动荡!”

杜中宵抬起头道:“有多少?以哪些人为主?”

刘道:“据估计是有两千余帐。这种事情以前都是党项人为主,此次却不同,除了党项人,还有突厥和吐谷浑、柔然等部。这些蕃落,大多是因贩卖宋人奴婢,被重惩过的!”

杜中宵站起身,走了几步,问刘几道:“知州以为该如何?”

刘几愣了一下道:“温言抚慰,怕是不行了。我欲派兵监视,把他们全部赶到黄河以东来!”

杜中宵摇头:“蕃部游牧,本就是逐水草而居。在没有变为定牧之前,监视不是办法。眼看着正月就要过去了,过不多久,他们就要寻找牧场,那时又该怎么办?

刘几道:“依经略意思,就不管了?有人带头,后边不知多少人叛逃,如何向朝廷交待?”

人口是官员执政效果的重要指标,大量人口叛逃,杜中宵和刘几都是要负责任的。河曲数州本就没多少人口,任由番人逃走,岂不成了白地。

杜中宵沉吟一会,道:“任由叛逃自然不行,但强行拦阻也不是办法。招揽人口,最有效的办法是得人心。所谓天下治,远人自归。只是我们这里不一样,定牧还没开始,治理的好处没有显出来。重惩贩卖汉人奴婢,又失了番人之心。已失人心,又没有招揽的办法,叛逃是早晚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说到这里,杜中宵转过身,对刘几道:“导不如疏,可我们现在却必须堵住。我们堵,自然让番人加倍怨恨,后边会动乱不断。我们不堵,那就只能让党项人堵了。知州,你派人密切监视,只要有人逃到党项,立即行文独轮寨,让党项把人送回来!”

刘几道:“如果党项不肯还人呢?”

“那就好办了。最近两月,乱世用重典,确实很多番人被刑、流放。对此不满的,想得他们的人心着实不易,我们需要时间。但是大军在此,对党项就没有这么麻烦。如果党项不还人,那就出动大军,先把丰州百里之内犁一遍,重建丰州城!”

刘几想了一会,道:“丰州百里之内,党项只有独轮寨,经略的意思是攻那里?”

杜中宵摇头:“一座孤城,攻之何益!过独轮寨不入,把麟州、丰州对面的党项寨堡,全部拔掉!”

刘几吓了一跳,急忙道:“党项与本朝争战数年,麟州对面堡寨不知有多少。多在山谷之中,行军不易,攻之更难。经略强攻那里,当出动大军。”

杜中宵笑道:“知州,现在不比以前,军中有炮,那些寨堡当得什么事?一处寨堡,里面军兵少者二三十,多者不过一两百。只要轰破寨墙,还不是任凭宰割。此战并不需要多少人马,只要一营,再由麟府路配合,便就摧枯拉朽。把那一带的寨堡全拆了,烧成白地,并不费多少功夫。”

麟丰府称为河外三州,在黄河以西,是对抗党项入侵的最前线,双方拉锯多年。那里地形崎岖,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两国都建了无数的堡寨,占据要地。和平时以此为据点,耕种河谷的土地,战时则依寨堡而守。那一带的人口,几乎全部都居住了堡寨里。

宋军有炮,以前坚不可摧的堡寨,现在大多没了用处。堡寨不是城池,大多是依托地形,城墙并不坚固。只要使用马匹驮运的火炮,就足以轰开。

数量太多,每处堡寨里的兵卒并不多。很多堡寨守卫士卒就一二十人,再多收的粮食根本支撑不起脱产人口了。平时守御,理论上是以半兵半民的屯垦民户的壮丁为主。只要城墙一塌,这些人哪里还能够守得下去。只要一两千人,由麟府路配合,就可以把一两百里内的堡寨扫荡一空。

杜中宵早看那一带的堡垒犬牙交替不满了。放任不管,可以支撑到来的党项大军,酿成大祸。这边只好以堡寨对堡寨,徒耗人力物力。

占领了河曲一带,宋军获得了沿黄河直攻祁连山的进军路线,没必要跟党项在横山一带死磕。进行必要的扫荡,去掉后路隐患才是该做的。只要攻破了之后拆掉烧毁而不占领,就容易得多。

契丹两帝相争,短时间没有威胁。宋军要作战,目标应该是西边的党项。现在党项内部,没藏讹庞独揽大权,贪财而又刚愎自用,有可乘之机。

杜中宵兵力有限,短时间无法攻灭党项,但打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实力还是足够的。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